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19年6月,学院设有3个系、开设2个本科专业。
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系、特种经济动物与水产系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6月,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博士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有1门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学科和优势学科。
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院畜牧学获评b+。
博士后流动站:畜牧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畜牧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学、动物生物工程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生产学、动物生物工程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畜牧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共有教职工130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30人,博士生导师34人、硕士生导师62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2人、岗位专家5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 2人、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5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人、教学名师1人、双创博士1人;南京农业大学钟山新秀9人;获”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 1人。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王恬等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恬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朱伟云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孙少琛等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王恬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朱伟云
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获得者:王恬
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孙少琛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刘红林
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孙少琛
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高层次人才:刘红林 、李春梅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石放雄、孙少琛、朱伟云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6月,学院设有珠江校区畜牧试验站;设有10个教研组,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动物科学实验与实习基地;有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视频公开课、2门资源共享课,有2门省级精品课程;有1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江苏省特色专业。
截至2021年3月,学院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1门线上一流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动物科学、水产养殖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动物繁殖学(线上一流课程)、鸡胚孵化及蛋鸡饲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国家级视频公开课:动物福利
国家级资源共享课:饲料学、动物繁殖学
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类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动物科学
教育部特色专业:动物科学
江苏省特色专业:动物科学
江苏省精品课程:饲料学、动物繁殖学
学院教研组:动物遗传育种教研组、动物繁殖教研组、动物分子数量遗传教研组、猪生产教研组、禽生产教研组、草食动物教研组,饲料学教研组、动物环境卫生教研组、饲料学教研组、动物环境卫生教研组、动物营养教研组、水产养殖教研组
教学成果
截至2016年10月,学院获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学院教师主编教材13部。
截至2019年6月,学院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
成果名称 | 成果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三结合”协同培养动物科技类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王恬 | 国家二等奖 | 2014年 |
基于学研产结合的动物繁殖学教学改革实践 | 王锋 | 省级二等奖 | 2013年 |
“三结合”培养动物科学类“双创型”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研究与实践 | 王恬 | 省级一等奖 | 2011年 |
学产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动物科学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沈益新 | 省级二等奖 | 2007年 |
(注:以上内容来源)
教学模式
截至2019年6月,学院设有动物健康与生产强化班(共建)、卓越农林复合应用人才班。
毕业学生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培养了3000多名本科生与研究生,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任继周和刘守仁。
硬件设施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6月,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丹麦、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日本等国2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与7所中国国外高校与学院建立了联合办学项目,如中美“1+2+1”本科双学位、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2+1·5”本科双学位、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本科双学位、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研究生、韩国国立庆北大学学生交换等;邀请中国国外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进行科研合作以及教师培训。
2019年7月,学院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签订对口合作协议。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