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院设有9个二级教学部门,开设37个高职专业。学院名称 | 专业内容 |
---|---|
外语与经贸学院 | 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商务英语、电子商务、行政管理 |
食品药品学院 | 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生物制药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业技术与管理等 |
公共课教学部 |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
信息技术与创意设计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动漫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装潢艺术设计等 |
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 | 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材料工程技术(现代建材制造方向)专业、市政工程技术专业 |
继续教育学院(清远开放大学) | 本科专业开设有会计学、法学、英语、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教育管理、行政管理、汉语言文学、临床医学、医学检验技术、护理等,专科专业开设有工商管理、会计、计算机应用、行政管理、法律、英语、临床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 |
护理学院 | 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医疗美容技术 |
旅游家政与艺术学院 | 旅游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学前教育、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等 |
截至2024年11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630余人,其中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专业领军人才2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 3 人,省级科技特派员40余人,清远市高精尖缺人才25人,清远市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类别 | 名称 |
---|---|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 方少强等 |
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 | 汤永年 |
全国优秀教师 | 林日英 |
省级专业领军人才 | 徐吉祥等 |
省级优秀青年教师 | 张黎黎、李德平、李果 |
省级科技特派员 | 王飞生、杨敏陆红光、林昆、罗忠实、喻立等 |
清远市紧缺适用高层次人才 | 颜秋霞李斌、胡刚、植新培、刘庆原等 |
青年拔尖人才 | 何 晖 |
截至2024年11月,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建有26个实训基地、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260个实验实训室;有6个国家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训基地;拥有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8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实训基地 | 护理实训基地、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 |
国家级骨干专业 | 药品经营与管理、家政服务与管理 |
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 | 生物制药技术 |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 | 康复治疗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广东省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 护理技能培训中心 |
广东省实训基地 |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食品生物技术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实训基地、助产、商务英语实训基地、会计实训基地 |
广东省高职教育重点专业 | 护理、药品生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 |
广东省品牌专业 | 药品经营与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
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立项建设项目 | 护理专业群、药品生产技术专业群、大数据技术专业群、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群 |
广东省品牌专业建设项目 | 家政服务与管理 |
广东省重点培育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广东省现代学徒制招生试点专业 | 机电一体化技术、材料工程技术 |
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 | 省级专业领军人才、广东省技术能手、省级优秀青年教师 |
教学成果
截至2024年11月,学院获国家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10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 “广东特色现代学徒制研究与实践”(2018年) |
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 “网络化、规范化省校两级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管理平台创新与实践”(2014年) |
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总体国家安全观下‘战训一体’培养网络安全人次的创新与实践”项目(2021) |
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 “基于‘一横两纵’互链产教融合机制的智能制造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2019年)、“中小学教师城乡一体化‘三维四级’专业发展模式构建的理论与实践”(2021)、“‘国际理念,标准引领,南粤特色’家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2021) |
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截至2024年11月,学院与750多家企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各专业建立了大批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实习、就业基地。护理、旅游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省重点建设项目。
国际合作
截至2024年11月,学院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先后与澳大利亚、加拿大、韩国、新西兰、马来西亚、美国、丹麦、芬兰等境外高等教育机构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在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培训、交换生学习交流等方面展开合作,学习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