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琼海市嘉积中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琼海市嘉积中学历史沿革

琼海市嘉积中学

历史沿革

琼海市嘉积中学,原名崇实学堂,始建于1917年(民国6年),后改为琼崖东路中学,办学经费由琼东、乐会、定安、万宁、陵水等5县地方税拨助,校址设在嘉积镇崇实高等小学,校长冯启豫。

1923年(民国12年),易名为广东省立第十三中学。

1929年(民国18年),为适应教育事业发展,增设师范班,培训师资队伍。

1935年(民国24年),更名为广东省立琼崖中学。

1939年(民国28年)初,日军逼境,学校迁移于定安县石壁乡,借王家祠堂授课。10月,搬迁雷州半岛遂溪县麻章墟(有少数师生徙迁文昌蓬莱,后迁入琼山甲子)。学生来自四面八方,除海南岛的学生外,还有港澳和大陆沦陷区流亡来的学生,学校改称为广东省琼崖联合中学。时设高中2班,学生49人;初中6班,学生164人,教员24人。之后有部分师生转移到粤北韶关(战时省会),在“海南同乡会”的支持下,在曲江县黄田坝成立了“广东省琼崖联合中学粤北分校”。

1942年(民国31年),迁移于广西云开大山附近的化州县宝墟授课。

1943年(民国32年),校舍遭火焚毁,省政府拨款10万元修建。

1944年(民国33年),转移信宜县山区。

1945年(民国34年),日军投降,始迁回嘉积镇。复名省立琼崖中学。

1949年(民国38年),全校有高中3班,学生122人;初中8班,学生375人。

1950年3月,易名为广东省立嘉积中学。

1956年,琼东师范附中班并入。

1958年,东路初级中学并入,学生人数增加到1100余人。年底,改称为广东琼海嘉积中学。

“文革”期间,嘉中成为重灾区,教师遭批斗,图书仪器等教学用具,几乎损失殆尽。粉碎“四人帮”后,学校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正轨。县委、县政府多次拨款和发动社会力量资助,先后建起教学大楼3幢,面积3426平方米,师生宿舍楼房8309平方米,科学馆大楼2600平方米。馆内设有电化、生物、物理、化学等教学实验室,藏有各种图书4·55万册。

1990年,被县政府为县重点中学。校园占地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9万平方米。全校高中17班,初中16班,共有学生1952人,教职员工185人。

1993年,嘉积中学入选《中国名校》。

2005年,被评为海南省一级甲等高级中学。

2011年,学校再次通过海南省一级甲等高级中学复评。

2017年11月,嘉积中学迎来建校100周年校庆庆祝活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