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文物
综述
清远市博物馆有二级文物22件,三级文物251件。藏品来源主要为出土、征集、捐赠及上级部门调拨等方式,2008年,广东省文物鉴定站调拨了1000余件青铜器、陶瓷等文物至清远市博物馆。藏品类别有清远的历史文物遗存、新石器时期的各类石器、陶片,汉、唐、宋、明时期的随葬品,清代的陶瓷、铁钟、铁炮、石秤砧、字画,近代英国造大型防火保险柜、革命文物以及其他各类传世文物等,是研究清远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的实物例证。截至2021年8月,清远市博物馆藏品数为3289件/套。博物馆藏品重要藏品
《达摩面壁图》:纸本,水墨淡彩,纵133厘来、横67·4厘米。图中达摩身穿红袍,双目平视,神态自若地盘膝而坐。达摩前面,石峰浮凸,凌空而过,石缝里野草丛生:后面瀑布飞泻,山密连绵。画家们在画幅上以其娴熟的笔墨,虚实相应的构图,集中表达了达摩超脱凡间,来到优雅寂静的峡山后的自在安逸,同时也赞美了峡山的天然景色,是名画家联袂合作的一帧珍贵艺术品。
清同治《伍口勋献环图》:为清同治元年(1862年)住持僧鼎中(号本净)邀请伍口勋而作;该图为绢本,淡彩,纵109厘米、横65·5厘米。作者根据传说“白猿归洞献环”为主题,展示了当时峡山的秀丽景色。
曾宾谷《长寿寺后池修楔图》﹔卷轴纸本,全长1200厘米,宽36厘米。是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曾宾谷所写。图中林茂葱葱,山石磊落,画的中央为长寿寺,池中人物有读画论诗,有鸣琴细语。画幅之后,为刘彬华、胡森、周三燮等二十三人读画后所作的诗词,分别以篆书、隶书、梏书书写,大多是围绕着长寿寺的景致寓寄情怀。
东汉双系耳铜釜:盘口,耳饰绳纹,深腹,圜底,底部有一周直径为19·5厘米的凸弦纹,犹如圈足。腹部有凸棱纹一周,腹内壁有花纹,已不清楚。釜内底有双鱼纹,双鱼之间是一竖行隶书铭文。铜釜通高21厘米,口径35厘米,腹径30·5厘米,底径29厘米。
藏品保护
清远市博物馆为加强馆藏文物安全防范工作,该馆按照博物馆二级风险单位要求完成了“安防”报警系统工程及“110”联网,并顺利通过公安局技防科检查验收。藏品专人管理,专门设立陈列保管部,所有藏品依照文物管理规定进行登记建档,并逐步按要求实现藏品的数字化管理,加强藏品的保护和利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