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绿梧桐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上海绿梧桐公益促进中心绿梧桐公益计划

上海绿梧桐公益促进中心

绿梧桐公益计划

背景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国本,日益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头等民生大事。随着新医疗改革方案的公布,政府通过加强对药品价格的监管,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然而,药品价格的降低也会促使越来越多的居民“囤积”常用药,滥用药、用过期药等现象也存在激增的问题。

权威调查显示,我国约有78·6%的家庭存有备用药品,但家庭药品中30%-40%超过有效期3年以上,高达73·6%的家庭忽视药品的储存条件,更有82·8%的家庭没有定期清理过期药物的习惯。由此带来三大隐患:

1、 过期药物对身体存在危害。过期药物会分解成其他产物,这些分解产物对身体会产生不良反应。如果服用变质的药物,不仅没有治疗效果,还会造成细菌感染。为了安全起见,对于过期的药物,绝不能手下留情,即使外观、气味无改变,也不能继续吃。

2、 不法药贩低价收购。不法药贩通过低价收购过期药物,经过二次加工再次流入农村、小型医疗单位等销售渠道,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将难以预料。据统计表明,农村市场2/3的过期药都来源于形形色色的家庭小药箱。

3、 过期药物污染环境。过期药物已被明确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如果随意丢弃或以生活垃圾处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过期药物容易分解、蒸发,就会散发出有害气体,对环境和空气造成污染,不利于居民的生活。过期药物污染胜过电池随意处置,过期药物带来的环境污染胜过废旧电池带来的污染。

理念

本项目以社区为主渠道,通过传播和倡导“随手公益”的理念,使环保行动可以更加贴近社区实际、符合居民体验,鼓励更多社区居民能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改变日常生活习惯做起,使建设美好家园更加务实有效。

成果

“绿梧桐公益计划”于2011年8月启动,以回收家庭过期药物、宣传合理用药为基本载体,截止到2013年底,组建了900多名青年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公益活动,覆盖全市344个社区,回收过期药物近2622千克,直接参与家庭超过10451户,宣传覆盖家庭62000多人,为协助政府参与社会管理、从源头上解决药品安全等民生问题,丰富了工作手段,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项目同时先后荣获:

荣获2012年度上海十大优秀公益项目称号(市社建党委、团市委、市民政局联合主办)

入围第二届中国公益项目实施类项目前50强(国家民政部等主办)

福特汽车环保奖大赛社区参与创意奖(福特基金会)

“绿梧桐公益计划”实施至今,得到新华社、环球时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青年报、环球企业家等全国和本市主要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