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40个教学机构,开设29个本科专业。
院系设置名称 |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 |
山西医科大学麻醉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外语系 | 山西医科大学体育教学部(运动康复系) |
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系 | 山西医科大学计算机教学部 |
山西医科大学临床技能教学模拟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六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七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八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九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十五临床医学院 |
山西医科大学精神卫生学院 | --- |
本科专业设置学科门类 | 专业名称 | 学位类型 |
---|
医学 |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含儿科学方向) | 医学 |
临床医学(五年制)(含免费医学生) |
预防医学 |
法医学 |
口腔医学 |
医学影像学 |
麻醉学 |
儿科学 |
精神医学 |
助产学(2018年开设) |
基础医学(2018年开设) |
眼视光医学(2018年开设) |
护理学 | 理学 |
药学(含药剂方向) |
中药学 |
临床药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康复治疗学 |
药物制剂(2018年停止招生) |
眼视光学 |
医学实验技术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 |
公共事业管理(健康产业管理方向)(2018年停止招生) |
劳动与社会保障(2018年停止招生) |
健康服务管理(2019年开设) |
文学 | 英语(医药方向)(2018年停止招生) | 文学 |
法学 | 社会工作 | 法学 |
工学 | 生物制药 | 工学 |
智能医学工程(2019年开设) |
生物医学工程(2021年开设) |
教育学 | 运动康复 | 理学 |
直属附属医院名称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山西白求恩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
山西医科大学第六医院 | 附属汾阳医院(山西省汾阳医院) |
附属临汾医院(临汾市人民医院) | 附属运城医院(运城市中心医院) |
附属太原中心医院(太原市中心医院) | 附属忻州医院(忻州市人民医院) |
附属吕梁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 | 附属晋中医院(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 |
附属精神卫生医院(山西省精神卫生中心) | 附属肺科医院(太原市第四人民医院)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 |
学位授予
类别 | 名称 |
---|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 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 |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 |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 |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 应用心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医学技术 |
重点学科
类别 | 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 | 生理学 |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 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 |
省“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 | 基础医学 |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2个学科进入前40%,截至2017年12月,风湿免疫学名列全国第46位;截至2021年3月,核医学连续五年名列全国前10名;截至2022年9月,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教职医护员工7000余人,研究生导师2000余人,临床教师2200余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等国家、省部级专家及高层次人才430余人。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教学团队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 |
注:名单不全 |
教学名师一览表年度 | 姓名 | 单位 | 学科 |
---|
国家级教学名师 |
2011 | 王斌全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耳鼻咽喉科学 |
省级教学名师 |
2014 | 罗晓晋 | 口腔医学系 | 口腔医学 |
2014 | 张岩波 | 公共卫生学院 | 医学统计学 |
2014 | 韩玲革 | 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学 |
2014 | 郝敏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妇产科学 |
2014 | 高彩荣 | 法医学院 | 法医学 |
2013 | 张辉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影像医学 |
2013 | 王志中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社会科学 |
2013 | 解军 | 基础医学院 | 基础医学 |
2010 | 金瑞华 | 护理学院 | 护理学 |
2010 | 张明升 | 基础医学院 | 药理学 |
2010 | 张策 | 基础医学院 | 生理学 |
2010 | 殷国荣 | 基础医学院 | 寄生虫学 |
2009 | 王素萍 | 公共卫生学院 | 流行病学 |
2009 | 李荣山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肾内科学 |
2009 | 景雅 | 基础医学院 | 组织胚胎学 |
2009 | 王秀平 | 管理学院 | 信息管理学 |
2009 | 卢莉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医学心理学 |
2008 | 李健丁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影像医学 |
2008 | 影像医学 | 法医学院 | 法医学 |
2008 | 刘桂芬 | 公共卫生学院 | 卫生统计学 |
2008 | 祁金顺 | 基础医学院 | 生理学 |
2007 | 曲成毅 | 公共卫生学院 | 流行病学 |
2007 | 王斌全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耳鼻咽喉科学 |
2006 | 郑建中 | 公共卫生学院 | 社会医学 |
2006 | 牛侨 | 公共卫生学院 | 劳动卫生学 |
2005 | 张淑秋 | 药学院 | 药学 |
2004 | 程牛亮 | 基础医学院 | 生物化学 |
2004 | 李青山 | 药学院 | 药学 |
2003 | 吴博威 | 基础医学院 | 生理学 |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1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5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等国家、省级教学团队24个;学校获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立项26项,其中指令性项目2项,重点项目8项,一般项目16项。
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示范中心 |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儿科学、基础医学、临床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 |
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 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护理 |
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 | 临床医学 |
山西省品牌专业 |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 |
山西省特色专业 | 口腔医学、药物制剂、麻醉学、医学影像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中药学 |
注:参考资料来源 |
专业建设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 临床医学 | 预防医学 |
法医学 | 护理学 |
药学 | 麻醉学 |
口腔医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眼视光学 | 社会工作 |
运动康复 | 生物制药 |
基础医学 | 精神医学 |
儿科学 | 临床药学 |
医学检验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 |
康复治疗学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医学信息学方向) | 公共事业管理 |
口腔医学 | 医学影像学 |
麻醉学 | 中药学 |
国家级一流课程课程名称 | 建设院系 | 负责人 | 获批类型 | 年度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基础医学院 | 解军 | 线上一流课程 | 2019 |
急性肺水肿的开放式整合实验教学 | 基础医学院 | 郭建红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2019 |
乙醇的死后再分布及其应用 | 法医学院 | 贠克明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2019 |
器官系统临床技能课程 | 基础医学院 | 周芸 | 线下一流课程 | 2019 |
社区护理学 | 护理学院 | 金瑞华 | 线下一流课程 | 2019 |
医学统计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王彤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019 |
内科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韩清华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019 |
精神病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徐勇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019 |
医学发展史 | 管理学院 | 程景民 |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 2019 |
医德教育实践 | 宣传部 | 张俊龙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2019 |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基础社会实践课 | 创新创业学院 | 周丽霞 |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 | 2019 |
基于esp虚拟病人的气胸临床前整合实验教学 | 基础医学院 | 王晓晖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 2018 |
山西省精品共享课程课程名称 | 建设院系 | 负责人 | 获批类型 | 年度 |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基础医学院 | 解军 | 线上一流课程 | 2019 |
医学生理学 | 基础医学院 | 曹济民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核医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李思进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医学发展史 | 管理学院 | 程景民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医学统计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王彤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赵长青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内科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韩清华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医务社会工作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王志中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苏果云 | 线上认定课程 | 2019 |
功能神经外科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郝政衡 | 线上建设课程 | 2019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王斌全 | 线上建设课程 | 2019 |
医疗大健康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 计算机教学部 | 吕晓燕 | 线上建设课程 | 2019 |
系统解剖学 | 基础医学院 | 陆利 | 线上建设课程 | 2019 |
外科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刘建生 | 线上建设课程 | 2019 |
精神病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徐勇 | 线上建设课程 | 2019 |
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王志莲 | 线下建设课程 | 2019 |
药剂学 | 药学院 | 杜艳 | 线下建设课程 | 2019 |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基础 | 创新创业学院 | 周丽霞 | 线下建设课程 | 2019 |
器官系统临床技能课程 | 附属人民医院 | 周芸 | 线下建设课程 | 2019 |
妇产科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王志莲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 药学院 | 张丽峰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牙周病学 | 口腔医学院 | 任秀云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卫生经济学 |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李菲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法医病理学 | 法医学院 | 孙俊红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护理管理学 | 护理学院 | 张培莉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口腔修复学 | 口腔医学院 | 赵彬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环境卫生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张志红 | 线上培育课程 | 2019 |
无机化学 | 药学院 | 张爱平 | 线下培育课程 | 2019 |
口腔科学 | 口腔医学院 | 杨连平 | 线下培育课程 | 2019 |
急诊与灾难医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李燕 | 线下培育课程 | 2019 |
护理学基础 | 护理学院 | 商临萍 | 线下培育课程 | 2019 |
分析化学 | 药学院 | 李云兰 | 线下培育课程 | 2019 |
神经外科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郝政衡 | 线下培育课程 | 2019 |
法医病理学 | 法医学院 | 孙俊红 | 线上认定课程 | 2020 |
医疗大健康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 计算机教学部 | 吕晓燕 | 线上认定课程 | 2020 |
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 药学院 | 张淑秋 | 线上认定课程 | 2020 |
分子与细胞 | 基础医学院 | 郭睿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系统解剖学 | 基础医学院 | 陆利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分析化学 | 药学院 | 李云兰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组织与胚胎学 | 基础医学院 | 崔慧琳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精神病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徐勇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儿科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阴怀清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妇产科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王志莲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护理管理学 | 护理学院 | 张培莉 | 线上线下混合认定课程 | 2020 |
大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基础社会实践课 | 创新创业学院 | 周丽霞 | 社会实践认定课程 | 2020 |
医德教育实践 | 宣传部 | 张俊龙 | 社会实践认定课程 | 2020 |
”情境体验“思政实践课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董海涛 | 社会实践认定课程 | 2020 |
法医毒理学 | 法医学院 | 贠克明 | 线下认定课程 | 2020 |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 | 公共卫生学院 | 牛侨 | 线下认定课程 | 2020 |
药理学 | 基础医学院 | 张轩萍 | 线下认定课程 | 2020 |
器官系统临床技能课程 | 基础医学院 | 周芸 | 线下认定课程 | 2020 |
药剂学 | 药学院 | 范博 | 线下认定课程 | 2020 |
牙周病学 | 口腔医学院 | 任秀云 | 线上线下混合建设课程 | 2020 |
护理学基础 | 护理学院 | 杨辉 | 线上线下混合建设课程 | 2020 |
口腔正畸学 | 口腔医学院 | 武秀萍 | 线上线下混合建设课程 | 2020 |
无机化学 | 药学院 | 张爱平 | 线下建设课程 | 2020 |
天然药物化学 | 药学院 | 杨官娥 | 线下建设课程 | 2020 |
社区护理学 | 护理学院 | 金瑞华 | 线下建设课程 | 2020 |
数据挖掘与r语言 | 管理学院 | 于琦 | 线上线下混合培育课程 | 2020 |
传染病学 | 第一临床医学院 | 王勤英 | 线上线下混合培育课程 | 2020 |
神经病学 | 第二临床医学院 | 李东芳 | 线下培育课程 | 2020 |
口腔生物学 | 口腔医学院 | 张芳 | 线下培育课程 | 2020 |
截至2020年12月,共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2019年,学校教师作为第一主编共出版教材3种。
教学成果一览表年份 | 等级 | 成果名称 |
---|
国家级教学成果 |
2018 | 二等奖 | 大健康人文理念下创新医学院校人文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省级教学成果 |
2019 | 特等奖 | 基于信息技术融合的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2019 | 特等奖 | 卓越公共卫生医师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
2019 | 一等奖 | pbl与ssp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临床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 |
2019 | 一等奖 | 医教协同下护理专业案例资源库的建立与实践 |
2019 | 一等奖 | 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胜任力培养相关体系的构建 |
2019 | 二等奖 | 社会工作专业“校社直通,双工联动”专业化实践教学模式探究与应用 |
2019 | 二等奖 | 基于社会需求的环境卫生学教学改革与实践 |
2019 | 二等奖 | 基于中药鉴定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构建 |
2019 | 二等奖 | 三维医学实验动物学创新性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2019 | 二等奖 | 基于岗位胜任力需求导向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2019 | 二等奖 | 线下机能实验考核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2017 | 特等奖 | 医学院校健康人文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2017 | 特等奖 | 医学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特色资源库建设研究 |
2017 | 特等奖 | 以提升临床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卓越医生培养过程中基础阶段课程体系建设 |
2017 | 一等奖 | 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护理职业毒理与防护》课程构建研究与实践 |
2017 | 一等奖 | 拍摄《中华当代名医》系列片 培养大医精诚的医学人才 |
2017 | 一等奖 | 基于中药标本馆的中药学多维教学平台构建 |
2017 | 一等奖 | 基于卓越医生培养的临床医学课程体系建设 |
2017 | 一等奖 | 应用pbl和webquest模式探索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 |
2017 | 一等奖 | 病理生理学tbl教学模式探讨 |
2017 | 一等奖 | 多元化教学手段在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医学免疫学教学中的应用 |
2017 | 二等奖 | sse模式在内科风湿病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
2017 | 二等奖 | pbl和lbl双轨教学模式在无机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应用 |
2017 | 二等奖 | 生物化学开放实验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
2017 | 二等奖 | 基于病理生理学的医学桥梁课程考评体系的建立 |
2017 | 二等奖 | 基于临床实践应用的五年制本科生局部解剖实习教学改革 |
2017 | 二等奖 | 标准化病人在医患沟通技能训练教学与考核的应用研究 |
2017 | 二等奖 | cbl、pbl及联合教学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实验课和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 |
合作交流
截至2025年3月,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瑞士等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硕士研究生 1+1+1 联合培养”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社会评价
时间 | 名称 |
---|
2022年 | 软科中国医药类大学排名位列第23名(全国参考排名第174名) |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