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民国初创
清朝康熙四十三年,简氏家族为纪念南汉时期的广东状元简文会,在于广州旧城墙以内的惠爱中街兴建简氏祖祠。
中华民国十四年,在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董事)的倡议下,简氏家族决定将原于惠爱中路桂香街的简氏祖祠迁到盘福路。
中华民国二十二年,简氏祖祠迁建工程动工。
中华民国二十五年,新简氏祖祠落成。
新中国以来
1950年,“私立广州众贤中学”与“私立广州广南中学”、“私立广州开明中学”合并,改为“私立广州开明、广南、众贤联合中学”。
1952年,“私立广州广南、开明、众贤联合中学”与“私立广州广中中学”合并,改名为“私立广州大北中学”。
1953年,“私立广州大北中学”随私校改公,改名为“广州市第十二中学”。
1954年,因城市规划需要,广州市第十二中学迁到西关,现为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1954年9月,“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建立。
1955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原广州市第十二中学校址继续办学,组建“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建校初,由教导主任谭汉钧代行校长职权,当年招收初一新生224名。
1957年11月,“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改为“广州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
1958年8月,“广州师范专科学校附属中学”易名为“广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同年开始招收高中学生,成为完全中学。
1962年,在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内开办“越秀夜中学”,由共青团越秀区委员会牵头开办。
1964年,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增建教学楼(现综合楼),共16个课室,解决了学校教学场地的不足的问题。
1964年8月,“广东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复名为“广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外语特色
1985年,广州市教育局与香港春田文化教育机构合作,将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中部改办为外语职业高级中学,自此学校就有两块牌子,分别是“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和“广州市外语职业高级中学”。
1986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于广州大学桂花岗校区对面组建“广州市桂花中学”。
1999年,学校尝试多种办学模式,将“广州市外语职业高级中学”改办成广州市第一所综合高中“广州市外语综合高级中学”,实行“普职融通、高三分流”的学制。
2002年5月,经越秀区人民政府批准“广州市桂花中学”改名为“广州大学实验中学”,同年被评为区一级学校。
2008年,“广州市第二十七中学”与“广州市外语综合高级中学”改名为“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
2010年7月,“广州大学实验中学”并入“广州市越秀外国语学校”,并将原广州大学实验中学的校址定为学校的北校区,作为高中部,原于盘福路的校区则为学校的南校区改为初中部。
合并发展
2018年8月1日,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与广东实验中学签订了《越秀区教育局与广东实验中学合作办学协议书》,宣布越秀区与省实合作筹建的“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正式成立,并同步组建“广东实验中学越秀教育集团”。在签订该协议之前,广州秀外与二十一中的初高中毕业生报考时使用原校名送生。
2018年9月1日,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广东实验中学越秀教育集团揭牌暨2018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于天胜校区举行。
2018年11月23日,举行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天胜校区新校门竣工落成暨广东实验中学越秀教育集团和广东实验中学越秀学校揭牌仪式。
2019年8月,原桂花校区2017级并入原天胜校区2017级并重新混合编班,桂花校区移交广州市第七中学。
2020年4月,省实越秀发布招生简章,为配合盘福校区改建工程,2020学年初高中新生均由天胜校区招收且均比2019年同期多招收1个班。
2020年8月,在承接完8月份的国家考试工作之后,盘福校区改造为高三封闭备考基地的工程正式进行围蔽施工,原盘福校区2018级并入原天胜校区2018级并重新编班。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