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景点
丽区
岱庙
岱庙位于泰山南麓泰城中部,又名东岳庙、泰岳庙、岱岳庙,俗称泰庙,是古代祭岱的主要场所。庙内有古建筑和仿古建筑186间,碑碣184块,汉画像石48块,古桧、侧柏212株,观赏植物292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岱庙创建历史悠久,西汉史料始有“秦即作畴,汉亦起宫”的记载。经过历代修缮,逐渐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岱庙位于泰安市城区北部,南北长405·7米,东西宽236·7米,呈长方形,面积为9·6万平方米。建筑采用了中国古代纵横双方扩展的形式,总体布局以南北为纵轴线,划分为东、中西三轴。东轴前后设汉柏院、东御座、花园;西轴前后有唐槐院、环咏亭院、雨花道院;中轴前后建有正阳门、配天门、仁安门、天贶殿、后寝宫、厚载门。主体建筑宋天贶殿位于岱庙内后半部,高踞台基之上,其他建筑则设在中心院落之外,彼此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岱庙城堞周长三华里,高三丈,四周8个门,向南开的5个,岱庙的四隅分别建有巽、艮、乾、刊角楼。岱庙是泰山文物最集中的地方,保存了历代帝王祭祀泰山神的祭器、供品、工艺品,以及泰山出土文物和革命历史文物,大量的泰山典籍和道经等。
普照寺
幽区
关帝庙
关帝庙位于泰山盘道起点处,坐北朝南,创建年代无考,庙门前影壁上的“神威巨镇”四个大字,是清乾隆登泰山时题书的。关帝庙依山就势而建,整体布局错落有致,建筑分别坐落在三进院落之中,主要建筑有山门、戏楼、拜棚、正殿、配殿等建筑组成。进入山门,山门之上的建筑是戏楼,在关帝庙第一层平台石阶两侧有两株古槐,枝叶连理,被称之为“龙凤槐”。沿着石级而上就是拜棚,在拜棚的正方就是正殿,殿内供奉的是关公坐像。关帝庙内古树繁茂,从正殿右侧进入后院,有一株古柏,其形态奇特,树体的主干、枝干都是扭曲生长的,树干高仅0·8米,而直径达1·1米,这株“汉柏第一”已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
孔子登临处
孔子登临处位于泰安市泰山景区一天门北,为四柱三门式跨道石坊。该地古藤掩映,额题“孔子登临处”五大字。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始建。设有柱联“素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坊两侧分立两碑,东为明嘉靖年间济南府同治翟涛题“登高必自”碑;西为巡抚山东监察御史李复初题“第一山”碑。北侧为两柱单门的“天阶”坊。
十八盘
旷区
白龙池
白龙池位于泰山建岱桥北,上有百丈崖悬流下掷,因似白龙顺峡越涧直泻入池而名。池北有巨石若圭,上刻“玄圭石”。北为三元石,上刻“白龙池”“龙潭”等大字。据志书记载,自汉至唐宋,众多帝王曾遣使至此祈雨。宋元丰五年(1082年),神宗皇帝封白龙为“渊济公”,并在池畔建神龙祠。白龙池东有招军岭,西有飞鸦峰,前有锣鼓湾,后有黑龙潭。夏暮秋朝,高峡深潭一涧飞泻,云雾升腾,古人誉为“龙洞甘霖”,列为泰安八景之一。
黑龙潭
黑龙潭位于泰山西溪百丈崖上,潭北是东百丈崖,瀑流下泻直冲崖下石穴。石穴因常年溪水撞击,腹大口小,形若瓦坛,深广数丈,附会与东海龙宫相通,故名黑龙潭。潭西有西百丈崖,西南有南百丈崖。每逢夏秋之际,阴雨连绵,3条瀑流从崖巅凌空而降。“龙潭飞瀑”是泰山西溪名胜之一。
傲徕峰
奥区
碧霞祠
碧霞祠位于泰山玉皇顶之南,始建于宋真宗年间,初名玉女祠,清代改称碧霞祠,延续至今。其供奉的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1983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二十一处重点道观之一。碧霞祠是岱顶规模最大的一组古建筑群,由正配殿、配殿、大山门、东西神门、钟鼓楼、南山门等组成。作为高山建筑,尤以金属铸件覆顶而有别于一般建筑。其主要建筑大殿五间均以铜瓦为顶,正脊、鸱吻、垂脊、戗脊、走兽等也为铜质,东西配殿、大山门则以铁质构件覆顶。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整个大殿雕梁画栋,殿内正中神龛内的碧霞元君贴金铜坐像。大殿左右为东、西配殿。东配殿祀眼光娘娘,西配殿祀送子娘娘。东、西殿之间是香亭,祀碧霞元君。
后石坞
妙区
南天门
南天门又名三天门,处于石壁谷的上口,海拔1460米,形势险要,位于整个登山盘道中轴线的上端,南天门创建于元代初年,岱庙主持道士张志纯集资创建。它是城楼式建筑,石砌拱形门洞,上筑摩空阁三间,黄琉璃瓦重檐歇山顶。门洞两侧有楹联:“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天门雄踞于泰山主峰,双峰夹峙,犹如天门自开。
孔子庙
秀区
元君庙
元君庙位于独足盘东北处,俗称“娘娘庙”,初建于明代。清顺治、康熙间均有重修,乾隆年间重修后改称石坞青云庵,光绪重修时称石坞庙。20世纪90年代中期重新修复。元君庙分东、西两院。西院由山门、正殿、配殿以及吕祖洞等组成,正殿祀元君,西舍祀天官、地官、水官,东舍为万松亭,后改为弥勒殿。沿石级而上,进“透天门”为东院,由正殿、东配殿、圣母寝宫楼组成。正殿祀天官、地官、水官,正殿西是圣母寝宫楼,该楼分三层,下为吕祖洞、中为“藏书楼”、上即圣母寝宫楼。东配殿祀“七真”。
彩石溪
彩石溪位于泰山桃花峪园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地质公园标志性景观。彩石溪上自桃花源龙湾断续而下,至桃花峪核桃园上游形成宽阔园区,全长约5千米,溪中浅色的石英条带和墨绿色的泰山岩群斜长角闪岩相间排列,构成了色彩斑斓的彩石溪河床。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