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布局
综述
天门市博物馆新馆为四层仿唐式建筑,建筑面积约14151·64平方米,展厅面积8000平方米,内部划分为公共活动区、展陈区、文物库房区、办公区等若干功能区。常设4个基本陈列展区,即“文明之光——天门石家河文化展”“竟陵记忆——天门通史陈列展”“三乡宝地——天门民俗与侨乡文化展”“状元之乡——天门状元与进士展”。
展厅
基本陈列
1.文明之光——天门石家河文化展
石家河遗址发现于天门市石家河镇,距今4000—6000年,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新石器时代大型城址聚落。展厅分为“初生”“少年”“壮年”“老年”“葬礼”以及玉器展6个单元,以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来表示石家河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向观众展示了遗址发现的时代背景、石家河遗址与石家河文化、遗址群内涵及文明起源等内容。
2.竟陵记忆——天门通史陈列展
天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地上、地下文物丰富。无论是从地下文物遗存来看,还是从几十年来发掘征集的文物来看,天门文化遗迹丰富,分布面积广泛,地域无空白,时代无缺环,时间跨度约5000年。本展厅展示了天门的历史沿革、馆藏精品文物、彭家山楚墓发掘还原场景等。
3.三乡宝地——天门民俗与侨乡文化展
天门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被评为“民间曲艺之乡”,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江汉平原有着广泛的影响。展厅展示了天门花鼓戏、天门皮影、天门糖塑、天门纸花等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及各种表演道具。
天门是中国内陆著名的侨乡。旅居国外的天门籍华侨达28万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40多个国家,其中尤以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菲律宾、俄罗斯、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多。展厅突出展示天门华侨的生活环境、生活条件、生活方式以及华侨对家乡的重要贡献。
4.状元之乡——天门状元与进士展
在天门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了楚国令尹子文、世界文化名人“茶圣”陆羽、唐末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明代竟陵文学创始人钟惺和谭元春、清代状元蒋立镛等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展厅集中展示了与明清科举考试相关的馆藏文物,通过场景还原,再现科举考试、状元还乡等情景。
临时展览
2020年,天门市博物馆共举办临时展览4次。
2019年9月30日一2020年2月29日,举办“天赋青山绿水,门开盛世华章--庆祝建国70周年”摄影展。本次展览由天门市摄影家协会和天门市博物馆共同筹划,精选150余幅作品,通过城市美、产业强、生态好、民生优4个篇章,精彩呈现天门70年来发展变迁的壮丽画卷。
2020年1一3月,举办“瑞鼠吐宝--庚子鼠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此次展览展出国家文物局从全国30余家文博机构甄选的数百件以鼠为题材的文物、艺术品和珍贵标本,以及其他生肖文物,为广大观众奉上精彩的图文展览。2020年6月,举办“文物系荆楚祝福颂祖国”展览。此次展览共展出40余幅精美图片。
2020年11月一2021年2月,举办“体验科技力量,感受科技魅力--中国流动科技馆湖北巡展(天门站)”。展览由湖北省科协联合天门市科协承办,天门市博物馆协办。此次展出内容涵盖声光体验、电磁探秘、机械韵律、数学魅力等多个主题共50余件互动展品。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