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盘山始记于汉,兴于唐。极盛于清。历史上建有72座寺庙和13座玲珑宝塔,一座皇家园林一静寄山庄,早在唐代就以“东五台山”著称佛界,清康熙年间以“京东第一山”驰名中外,民国初年盘山同泰山、西湖、故宫等并列为中国十五大名胜之一。
盘山旧名无终山、徐无山、四正山、盘龙山。相传东汉末年,无终名士田畴率宗族人隐居于此。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军队北伐乌桓时,田畴请为向导,为大破乌桓建功,曹操对其“表封亭侯,食邑五百”。但田畴不受,仍然隐居于此,因此人称田盘山,简称盘山。
至二十世纪上半叶,由于战乱破坏、年久失修,建筑多不复存。抗日战争时期,盘山地区是冀东革命根据地之一。日军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盘山许多佛寺等毁于战火和敌人的破坏。
解放后,盘山脚下建立了烈士陵园,供后人瞻仰凭吊。盘山的一些古建筑已经得到恢复、重建,盘山再次成为游览胜地。
1977年,天津市革命委员会决定修复盘山。
1978年5月,盘山游览区管理所成立,盘山林场归其管辖。
1979年11月,天津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总体规划中提及其范围为“北至挂月峰自来峰:南至莲花岭、烈士陵园:东至报国寺;西至青峰寺、法藏寺,另外包括花园、苗、外宾接待区以及界外云净寺、千像寺两个风景点,面积710·9万平方米,其中国有土地180万平方米,集体土地530·9万平方米,涉及官庄、许家台两个公社(乡镇)八个大队(村)的山林及部分耕地。”
1982年,盘山游览区管理所改为天津市盘山游览区管理处。
1984年,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复市农业区划委员会《津农区委关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报告》发《关于同意建立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质剖面等四个自然保护区的函》,盘山风景名胜区建立“蓟县盘山自然风景名胜古迹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为盘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