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建筑特色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建筑特色

综述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成就了一个“国内第一”的建筑难度,建筑总长度为78米,前端悬挑跨度达48米,整个建筑的大半楼体都处于悬空状态。建筑的外立面用铝合金一块一块人工浇筑、敲打而成,通过光线的漫反射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合;其凹凸的手工感,像一块从天外飞来的巨大陨石,因此有人把这座建筑称为“飞来石”。

藏·隐·融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为了最大限度减小和自然环境的冲突,借助地段现状台地、林地的特点,将博物馆大部分功能“藏”在自然地形之下,大大减小了地面上的体量。即使是地面上的体量也采用部分悬挑,留出更多的地面空间为学生活动之用。悬挑提供了阴影,也是天然的雨棚,使夏季户外活动成为可能。整个设计最大限度的保护了主要树林,不仅能提供阴凉,建筑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时“隐”时现,人们永远看到的是它的局部而不是整体。

隐的概念还反映在材料的使用上。漫反射的表面材料可以捕捉它周边的自然环境,树林及天空,使建筑自然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

内外无边界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是外部空间向内延伸的一部分,沿着平缓的z字形坡道缓步而上,途经室外剧场,入口前的小广场,门厅,一层展厅,二层展厅,最终到达屋顶,远望珞珈山,图书馆。室内外连续及相似的空间经验,让人们强烈的感知到建筑没有内外边界,展览没有空间边界,活动没有时间边界。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