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景点
温泊
温泊座落在石龙台地上,由珊瑚池、金沙池、翠玉池组成,水清如镜。温泊是火山石龙上的一颗明珠,有三处盆景式的火山奇观,大大小小26个自涌泉,全长1800多米,特点有二奇:一奇是“水泊高磁”,据测定,这里是五大连池磁场核心区,没有爆发的火山熔岩流就在温泊的下面,这里是环境磁疗最理想的区域;二奇是“高寒温泉”,温泊水来自地下自涌温泉,这里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4℃左右,即使地面温度-30℃温泊仍然热气腾腾。
南北药泉
南北药泉与法国的维希矿泉和俄罗斯的纳尔赞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 。 五大连池有三条矿泉水带、五个矿泉水区,储量丰富。南北药泉是五个矿泉水区之一,主要的观赏景点有:南药泉、北药泉、南洗泉、药泉湖、药泉河、药泉湿地等。 南药泉由南饮泉、南洗泉、神泉旧址、石龙台地、药泉湿地等景观组成,是世界名泉养生区的主园区之一。南药泉矿泉水属重碳酸盐矿泉水,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和宏量元素。 北药泉由熔岩台地、药泉湖、玄武牌坊、饮水厅、休息长廊、石龙栈道、北苑赏苇、泉湖瀑布、湿地风光等景观组成,建筑以中国北方古典园林风格为主。北药泉与南药泉并称为“南北泉”,名列“世界三大冷泉”之首。
卧虎山
卧虎山民间称为“长寿山”,喷发年代105·3~141·6万年,年龄仅次于格拉球山,在十四座层状火山中,锥体底座面积最大,火口最多,属于多次喷发的“复式火山”,它海拔496·11米,四个火口呈圈椅状,底部平坦,西北侧有岩浆溢出口,火口直径分别是300~350米,深20~30米,熔岩共有29层。古火山的东南坡是“卧虎山生态园”,园区面积二十余公顷,前临古火山石塘,上接次生原始林带。这个生态型的园区有三道岗坡、四条溪流水道、十二处可视景观,椴树洼、桃红坡、红叶谷、达子香坡、山花幽谷、古火山断层、卧虎潭游人垂钓区、野生山葡萄观赏区等。
堰塞湖—五池水上游览区
综述
五大连池,是景区的核心景点。由莲花湖(一池)、燕山湖(二池)、白龙湖(三池)、鹤鸣湖(四池)、如意湖(五池)组成串珠状的湖群。
莲花湖(一池)
莲花湖是五大连池的第一个湖泊,也叫头池,是五大连池唯一有睡莲的天然湖泊,在五湖中面积最小,平均水深2至4米。它的景致别具特色:一是夏季的湖中睡莲;二是冬季波涛汹涌的溢出口。
燕山湖(二池)
燕山池是远近文明的天然养殖场,由于紧紧环抱着燕山期古岛,所以被称为“燕山湖”。它是五池中看朝霞最理想的水面,夏秋两季早晨水温平均可达30摄氏度,大胖头鱼最集中的水域。
白龙湖(三池)
白龙湖丰水期面积在21·5平方千米,最深处可达36米以上。池底是熔岩和砂底各占一半。开阔的水面倒映着14座火山。白龙湖的传说多,景观也最多,夏季“群山倒影”,冬天“三池冰断”。湖泊两岸,是新期火山熔岩台地和古火山绿色田园风光。 白龙湖是重要的“地质界湖”,湖区西岸是新期火山熔岩地貌,东岸是远古泥沙岩地貌。
鹤鸣湖(四池)
鹤鸣湖坐落在苇塘中间,背靠世界奇观喷气锥碟,面对古老石塘的湖泊,水深3~5米。水面以苇塘观鹤和环境幽静闻名,有两条宽50米的水生植物带,香蒲、芦苇、菱角等挺水植物十分茂密。水底是火山砂,池中鱼类丰富,盛产鲫鱼。四池湖岸水草丛生,野生水鸟白鹤、丹顶鹤常常双栖双飞筑巢产卵。
如意湖(五池)
熔岩冰洞猎奇区
水晶宫
水晶宫全长150米,深23米,正面的洞内大厅400平方米,另有两个分支侧洞,洞内最高6米,洞顶为穹窿状,四季平均温度-5℃,洞壁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熔岩流痕,洞顶是低垂下来滴淌状的熔岩钟乳。五大连池的四奇四怪“三伏赏冰雪”,指的就是这里。
地下冰河
地下冰河也是一处熔岩冰洞,全长515米,洞底呈阶梯式斜坡状冰体覆盖光滑如镜,洞的尽头有两个传说是锁白龙的巨大熔岩石柱,因此民间传为“白龙洞”。它是中国目前发现最长的火山地下熔岩隧道,成因与水晶宫相同。白龙洞鳞状的洞壁上形成多种荆棘状熔岩钟乳,上面结满了冰花霜挂,洞底凝冻了万载冰河,常年气温在-5℃左右。
古火山植物园
古火山植物园是次生林植物群观赏带,占地面积约二百公顷,分为野生花卉和乔灌木观赏区,这里的火山植被处于大小兴安岭植物区系的交汇区,是寒温带与温带针叶阔叶混交林的过渡带。由于这里火山多期喷发的特异作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野生花卉百合、报春、婆婆纳、剪秋萝、柳兰等三百多种;乔灌木落叶松、白桦、云杉、水曲柳、黄菠萝、佛头花等百余种;中草药三棵针、桔梗、龙胆、黄芪等四百多种。
前卧龙泉
药泉山—宗教活动朝圣区
综述
药泉山宗教朝圣活动区,位于药泉古镇的西部,主要包括药泉山、钟灵寺、二龙眼泉、火山文化广场等。药泉山喷发于105~142万年间,海拔355·8米,相对高度65·8米,火山口直径320米,由于年代久远,火口浅而平坦。上世纪初,云游天下的高僧行脚于此,见山体古意盎然、山下流水淙淙,并有二龙眼泉治疗眼疾,能明双目、生慧眼,因此惊叹为神山圣水,发大誓愿在山顶建造钟灵禅寺。庙宇落成后,百余年来暮鼓晨钟、香火不断,每有重大佛事活动即吸引八方信众来此朝圣,使之成为北疆地区的佛教活动中心之一。
二龙眼泉
二龙眼泉又名洗眼泉,是呈弱碱性的矿泉水(苏打水),除对眼科疾病有疗效外,尤其能平衡呈弱酸性人体的内环境。二龙眼泉流量达到每天3000立方米,其珍稀价值不亚于南北药泉,含锶,微甜,水温低于5℃,其成份中还有:钠、氡、重碳酸根等,是做食品、白酒、啤酒、饮料最好的基础水。著名的矿泉豆腐,是用此水加工的。二龙眼泉是传说中的药泉圣水之一,也是风景区的主要供水源。
钟灵禅寺
钟灵寺始建于民国七年(1918年),当时普陀山云游僧人,著名的经一大师寻找经书中的“北海眼”,来到五大连池(因为佛家曾有:“56万年世间龙华三会”在北海眼的流传),见这里山仙水圣,古木参天,民风古朴,是自己梦想的极乐世界,恰与经典所言相合,“塞北十四山,五池相连,遇水泉涌,遇洞则仙,北海钟灵,极乐早观”,随即称药泉山为“极乐山”,并拟定寺名为“钟灵禅寺”(钟为:钟响通天入地,感应十方神圣;灵为:法性灵妙无比,梳理世间万象)。于是带领僧众化缘建寺,历经了11年之久,终于建成了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有五层大殿和二百多尊佛像的钟灵禅寺,成为方圆千百里的佛教圣地。后经战火和文革浩劫,这一佛教圣地就此衰落。“花落自有花开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五台山修行的觉悟大师继承经一的遗愿,历经三年,募化二千余万资金重修钟灵。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普初亲笔为钟灵寺中大雄宝殿题词。
龙王庙
龙王庙坐落在古火山溢出口,面向西南平原的庙宇是“龙王庙”,小黑龙就是当地人世代流传的龙王。拜过龙王后由左侧的这个环形梯道下山,这条登寺之路,一共108个台阶,所以又叫登天梯和“仙人踪”,途经“弥陀院”,是俗家弟子修行学法的地方。
火山地貌景观
龙门石寨
龙门石寨位于五大连池景区内。喷发于28~34万年前的龙门山首期喷发的盾火山滚滚岩浆浩浩荡荡顺坡而下,上部凝固后,下部的岩流破裂成块,后经多次龙门山喷发运动和大地震筛抖推移,喷涌起许多石块、石柱。大小石寨相距千米,总面积可达近50平方千米。
格拉球山天池
格拉球山天池位于西列火山群的南格拉球火山口内。格球山爆发于203万年前,南北山体相距只有150米。南格拉球山海拔高度为596·9米,是十四座火山中的截锥体盾状山形,这里火山体完整,无缺口,顶端火山口呈圆盆状,曾经盛满过200多万年积累成的湖水。
火烧山
火烧山与黑龙山同期喷发,整个火山锥体都由黑色、褐色、紫色浮石和玄武岩堆积而成。海拔392·6米,相对高度73米。底座直径800米,火山口内径450米,深63米。火山锥体南坡较陡,北坡徐缓。火山口垣高低不平,西北部有一缺口,为熔岩溢出的通道。火山锥四周较为平坦,大面积火山熔岩裸露地表。
黑龙山
火山地质博物馆
五大连池火山地质博物馆坐落于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新镇的中心地带,总用地面积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展陈面积8500平方米。内部展示空间主要分为世界火山与世界地质公园、五大连池火山、五大连池矿泉、五大连池生态、五大连池文化五个展陈大厅。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