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18年1月官网资料显示,农科院共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60余人,占武汉市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三分之二以上,拥有博士50余人,硕士107人。累计有102人获各类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5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省政府专项津贴3人,省突贡青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人选3人,省高端人才引领计划1人。科研部门
直属科研机构: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安全检测研究所、武汉市农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武汉生物农业产业研究院。
教育部工程研发中心:动物生物药物教育部工程研发中心。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无果悬铃木良种繁育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武汉)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禽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长江特色鱼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渔用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水生蔬菜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园林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蔬菜种子种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设施果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宿根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园林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茶花育种与栽培应用研究中心、武汉市农业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畜禽中草药研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动物疾病诊断与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奶牛繁育与营养共享和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鳜鱼良种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鲌鱼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设施农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叶类蔬菜遗传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芽苗菜产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武汉市农业动物转基因工程技术中心、武汉市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研发中心、武汉市动物疾病诊断及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蔬菜病虫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奶牛繁育与营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种子种苗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水生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武汉市重点实验室:武汉水生蔬菜种质创新与育种重点实验室。
其他科研平台:华中农业大学园林植物良种繁育技术推广示范站、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花卉苗木研发与推广中心、国家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单位、中国花卉协会茶花分会湖北工作站、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江夏综合试验站、农业部(第十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农业部(第六批)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鲌鳜鳡分中心、湖北省武汉鲌鱼遗传育种中心、湖北武汉鲌鱼良种场、武汉水生蔬菜国家野外科学观察研究站、武汉市鲌鱼育种中心、武汉市兽用生物制品企业研发中心、蔬菜种质资源观测实验站、武汉市水禽种质资源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中博绿色渔药企业研发中心、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
设施设备
截至2016年11月,农科院黄陂武湖基地的称为北部园区,123公顷;江夏郑店、金口基地称为南部园区,77公顷。
北部园区
武湖基地(北部园区)已建成菜科所新品种展示园、药效试验园、茄果园、蔬菜栽培和采后园,总计约436亩,其中温室5423m2,大棚及网室50445m2;农科所西甜瓜、植物营养科研示范区,总计292亩,其中温室4100m2,大棚3872m2;维尔福种苗公司,占地120亩,建设40000m2温室;林果所葡萄展示园、宿根花卉(鸢尾)资源圃,计215亩;畜科所与春江合作的春牧禽苗孵化基地,计210亩。北部园区内配套有3700m2多功能餐厅会议室及3600m2住宿楼,可承办各类大型会议。
南部园区
水科所于2011年5月完成向郑店基地的搬迁。郑店基地水科所已建成鮊鱼、鳜鱼等长江名优鱼类繁育基地,其中三级温控育苗车间共6240㎡;水产科研实验中心2230m2。
畜科所于2011年9月底完成向金口基地的搬迁。金口基地畜科所内道路等配套完备,建成奶牛胚胎移植中心、大小奶牛场及配套的挤奶车间、鸭苗孵化车间、农村骨干培训中心及办公科研综合楼等项目,以及引进的饲料生产基地项目。
郑店基地国家水生蔬菜种质资源圃(武汉)于2012年开始水生蔬菜资源池等农田整理项目建设,已建成水生蔬菜花卉资源圃池约2000个。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