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香港大学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香港大学办学条件

香港大学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19年,香港大学下设10个专业学院,另有研究学院、专业进修学院、数码港学院等数十个独立机构。
院系设置
类别名称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房地产及建设系城市规划及设计系
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学院英语系中国语文学部
中文增补课程英文学院中文系本部
跨文化研究系语言与沟通系人文学院
比较文学系艺术史系历史系
语言学系音乐系现代语言及文化学院
哲学系日本研究系美国研究系
欧洲研究系语文研习所法语系
德语系西班牙语系意大利语系
葡萄牙语系希腊语系瑞典语系
韩语系日语系泰语系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商学院经济及金融学院——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资讯科技学部语言及文学学部学习、发展及多样性学部
公共行政及社会科学教育学部科学、数学及计算机学部言语及听觉科学学部
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工业及制造系统工程系
机械工程系电机电子工程系
香港大学法学院法学系比较及公共法中心法律专业学系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外科学系临床试验中心麻醉学系
解剖学系生物化学系临床肿瘤系
社区医学系放射诊断学系内科学系
微生物学系护理学系妇产学系
骨伤学系儿童及青少年医学系病理学系
药理学系生理学系精神医学系
香港大学牙医学院牙医学系————
香港大学理学院化学系生命科学学院物理系
地球科学系统计及精算学系数学系
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政治及公共行政学系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社会学系

师资情况

截至2023年9月,香港大学有常规教授1108名,非本地教授(以国籍厘定)780人,非本地教授(以国籍厘定)百分比69·8%;累计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

教学人员一览(2022/2023年度)
教职员类别(教学人员)常规暂任名誉/访问总计
教授人员1,108103,5634,681
研究人员3601,9434972,800
教学人员5882365151,339
其他教学492-51
合计2,1052,1914,5758,871
参考资料:
两院院士名单
支志明张佑启苏国辉郑耀宗
任咏华章梓雄叶嘉安徐立之
莫毅明张翔陈清泉李焯芬
范上达袁国勇何大一赵国春

()

优势学科

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在1997年推出了“卓越学科领域计划(the areas of excellence scheme)”,在全部18个领域项目中,香港大学主持了8项,并协同其他机构参与了6项;截至2013年,香港大学已完成“经济及商业策略”、“药物合成与研发”两项,关于“海洋环境”、“大规模流行疾病”、“鼻咽癌”、“骨骼疾病”、“高分子材料”、“新兴电子建模与仿真”等领域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从“卓越学科领域计划”中不难看出,医学、商科、信息科学都是香港大学传统且极具竞争力的学科领域;除此之外,港大的土建、法政、教育等学科亦处于世界领先行列。

2022年4月,香港大学牙医学、教育学、地理学、语言学及社会政策与管理5个学科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0名。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
学科2014年2013年2012年
会计与金融182326
生命科学4251-10042
化学35209
新闻传播学5051-10021
计算机科学及信息系统141022
地球与海洋科学3451-10019
经济与计量经济学283029
教育培训16118
化学工程51-10051-10051-100
土木工程10814
电子电气工程271920
机械工程344130
环境学51-1002037
地理学25————
历史与考古学38————
法学182016
语言学18————
材料科学51-10051-10051-100
数学454425
医学242428
现代语言学171815
药学3751-10034
哲学4130——
物理学101-15051-10051-100
政治学161219
心理学251822
社会学414019
统计及运筹学191516

教学建设

港大以小班教学为主,人数不多,课堂内容详实,且十分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得益于班级的大小,在课堂上教师随时都会向学生提问,他们非常鼓励学生问问题。同时,团队协作成为日常学习中的重要一环,在香港大学的课程中,需要团队共同合作完成的比例很大,这对提升交流、合作能力十分有效。

港大没有强制性要求学生上课的措施,更不靠点名保证出勤率,保证学生出席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课程的质量,自然地吸引学生来上课。港大采取的是渐进式的教学模式,淡化了期末考试的重要性;为了更加合理地评价一名学生的水平,老师平时会留一些很有针对性的作业,其目的是考察学生跟随课程学习的进度。这种渐进式教学方式既可以保证学生平时的学习质量,又给了学生充裕的自由可支配时间。

港大十分重视评教,这也是港大的老师教学质量普遍比较高的原因之一;对于一门课程,不仅主任老师要被评教,助教也要被评教。学校的管理部门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负责学术的教授和老师,一个是负责服务学生的管理部门,两个部分平行运行,各司其职,互不干涉;这种模式某种程度上保障了教师的教学、学术自由性。

2012年起,香港大学采用了新的四年制学位课程。新课程架构将赋予学生更灵活、多样化且多层面的选择,以汲取知识。新课程架构除有助学生建立强大的本科及跨学科知识基础外,更着重培训学生的批判性思考与独立思想能力,并协助他们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成为出色的团队成员,最终成为想象力与创造力兼备的领袖。新课程中引进了“核心课程”和“体验学习”两大模式。其中,“核心课程”主要有科学与科技、人文学科、全球问题和中国研究四大主题,而各个学院设立的多种“体验学习”包括了诸如工作实习等让学生体验真实专业领域工作,提供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卓越学习经历,提供与全球共融且具国际视野的大学教育。

对外交流

1998年,香港大学创立全球学生交换计划,为本科生创造在世界各国生活和学习的机会,并予所有交换生以支援。香港大学同时还是universitas 21联盟的创始成员,这个联盟旨在推进各个成员间的交流合作并促进自身的国际化水平。

2012年4月26日在上海复旦大学光华楼,“香港大学千人中国内地交流计划”启动仪式举行。“香港大学千人中国内地交流计划”是港大2012年着力发展的新项目,其缘于李克强总理出席港大百周年校庆典礼时,宣布由2012年开始,中央政府会成立专项资金,每年支持1000名港大学生和老师到中国内地去学习、考察和开展科研工作,加强中国内地与香港两地教育交流。

2013年2月1日,香港大学与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签署合作草案,加入“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与两所大学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中国内地的科研单位和学者,在人才交流、研究生培养、分享研究资源等多方面展开合作。

2020年4月2日,与南京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高校发起成立国际大学气候联盟。7月10日,参与发起成立“粤港澳高校智慧校园联盟”。

2021年7月,加入全球高校人工智能学术联盟。

香港大学是英联邦大学协会、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之一。

社会评价

大学排名情况
2026qs世界大学排名11名,2025-2026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44位。
2025qs世界大学排名第17位,202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5位,2024-2025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44位。
2024qs世界大学排名第26位,2024qs亚洲大学排名第2位。
2023qs世界大学排名第21位,泰晤士2023年世界大学排名第31位,2023qs亚洲地区大学排名第4位。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第22位,2022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0位,2022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76位,2021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第34位,入围2022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年度技术创新奖。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第22位,2021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9位,2021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第83位,2020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第30位。
2020qs世界大学排名第25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第35位,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第4位,2020qs亚洲大学排名第3位,2019莫斯科国际大学排名第31位。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