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服务领域
老年社会工作
一、服务目标
以“社区照顾”为依托,配合综合服务手法,提供一系列的社区服务,以舒缓老人的精神压力,协助老人建立一个可解决问题或满足其需要的社会支持系统。
二、服务对象
60岁以上有需要的老人。
三、服务内容
1、与老人及其家人协商,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合力解决老人所面对的困扰,帮助其提高个人能力,促使老人的身心健康;
2、协助老人适应不良的社会环境,并拓展老人的社交关系,;
3、鼓励老人参与社会活动,通过与他人及社会的互动满足其精神需求;
4、为老年人营造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的氛围,提高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感;
5、为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等。
儿童社会工作
一、服务目标
建立一个有利于儿童成长发展的学习、娱乐环境,有助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协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增强其照顾及培育幼儿的态度和技巧。
二、服务对象
12岁以下的学龄儿童及其家长。
三、服务内容
1、协助儿童及家长了解儿童成长阶段面临的问题及需要;
2、建立的四点半课堂,帮助家长解决儿童放学无人照顾的担忧,同时对儿童开展课业辅导、人际沟通、团队游戏等活动,提高儿童学习及沟通交流能力;
3、通过接触儿童或监护人的转介,协助儿童解决成长中遇到的困惑。
司法矫正社会工作
一、服务目标
通过社区矫正组织进行的社会化服务,使罪犯适应并适应并顺利回归社会,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二、服务对象
接受社区矫正的罪犯(社区服刑人员),包括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决定暂予监外执行、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区上服刑的人员。
三、服务内容
1、管理方面:通过规定活动范围等方法,加强对矫正社工的有效控制,规范他们的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的正常秩序,确保非监禁刑罚的有效控制,规范他们的行为,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正常秩序,确保非监禁刑罚的有效执行;
2、教育方面:通过教育,使矫正对象提高对所犯罪行的认识,认罪服法,接受组织的矫正教育,矫正他们的不良心理和行为,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在思想上、素质上、行为习惯和道德习惯上都能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人格的重新社会化,顺利回归社会。
3、公益劳动方面:通过组织矫正对象参加公益劳动,使他们充分认识自己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性,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改掉不良恶习、认罪伏法,回报社会。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