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环境
新晃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最西部,居湖南“人头形”版图的“鼻尖”上,东连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南、西、北三面分别与贵州省天柱县、三穗县、镇远县、玉屏县及万山特区毗邻。全县辖9镇2乡137个村,总面积1508平方公里,居住着侗、汉、苗、回等26个民族,总人口27万,其中侗族占80·13%。
新晃侗族自治县森林覆盖率达69·09%,获评“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四季分明。新晃侗藏红米的生长期,正是四季分明中光照最强,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的时节。加之新晃独特的三山夹两水、南北纵切呈“w”形的地势,吸引着亚热带季风湿润气流的纵深推进。而星罗棋布的水库,以及群山之间有零星小盆地发育的生态环境,又形成了独特的山地小气候,白天炎热,夜晚凉爽,对新晃侗藏红米的蛋白质、直链淀粉等的形成存在较大的影响。再加上新晃以红壤、黄壤为主,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并拥有中国最大的硅酸盐钾矿床等特有的矿藏资源,新晃侗族自治县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侗藏红米提供了丰富的微量元素。
山涧的清清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而来的小鱼生长于软软稻田,后来又在稻田择时放小鸭。鱼(鸭)在稻田里一边吃草、一边吃害虫,鱼(鸭)粪还可肥田,等到秋天,能同时收获稻鱼鸭。这种山上封山育林,山下引水灌溉,林稻相间,水旱轮作的种植系统与养鱼养鸭系统的有机结合,无形中建立了一套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体系,也保证了新晃侗藏红米绿色天然的特质。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