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历史沿革
北京电视台时期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推出《电视新闻》《经典电影剧场》《电视剧》《动漫剧场》等栏目。9月2日,北京电视台开始黑白电视节目的播出,每周二、四、六、日在北京地区播出。
1960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改固定节目时间表,每周播出由上一年的6次增加到8次(星期天上午增加1次)。
1967年1月6日,受“文革”影响,北京电视台暂停播出,但遇到有重要活动仍然播出,2月4日恢复播出,每周只播1次,随后逐渐增加到每天1次。
1977年7月25日,北京电视台改成彩色电视频道。
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推出晚间新闻节目《新闻联播》。
开播初期
1978年5月1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北京电视台正式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为cctv;同日起,保留《新闻联播》《科教片之窗》《世界各地》《城市之间》《经典电影剧场》《电视剧》《动漫剧场》等栏目,频道开播时间由19:00提前到9:00。同时在每天14:30-17:00安排休台时段,夜间在23:30休台(春晚和特殊状况除外)。
1980年7月7日起,cctv-1在每天的《新闻联播》结束后开始播出由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
1983年2月12日,中央电视台开办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
1984年1月2日,新闻资讯类节目《午间新闻》(《新闻30分》前身)在cctv-1开播。
1985年8月1日,中国开始租用东经57°的国际通信卫星is—v的一个东半球波束转发器转播cctv的节目,1986年改为东经66°国际通信卫星转播。同年,张蕙兰和她的电视节目《瑜伽》正式播出。12月31日,法制类节目《规矩与方圆》(后更名为《社会经纬》)在cctv-1开播。
1987年2月1日,cctv-1开始向全国播出。
1988年,使用位于东经87·5°的“东方红二号甲”卫星转发cctv-1的节目。
1991年7月1日,cctv-1送上位于东经96°5′的俄罗斯静止卫星,覆盖一大片国家和地区。12月26日,《军事天地》在cctv-1开播。
1992年,cctv-1在台湾有线电视开始播出,后因两岸关系原因至1998年终止。10月1日,由于cctv-4的开播,不再安排每天下午的“休台时段”(周二下午除外),开台时间由9:00提前到8:30,全天节目开始连续播出。夜间休台时间略有变动,一般在0:10左右。
1993年3月1日,cctv-1改为7:00开播,新闻节目由4次增加到12次,实现滚动播出,夜间休台时间推后至1:00。5月1日,杂志型新闻节目《东方时空》开播,每日7:00播出。
1994年4月1日,cctv-1改为6:00开播,夜间休台时间推后至1:58(周三1:12休台),新闻评论类节目《焦点访谈》开播,每日19:38播出。
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时期
1995年4月3日,cctv-1定位“以新闻为主的综合频道”,新闻节目《午间新闻》改为《新闻30分》,每日12:00播出。同年,手语新闻综述节目《时事纵横》(《本周》前身)在cctv-1开播。
1996年3月16日,中国第一档谈话节目《实话实说》在cctv-1开播,并于当年4月28日起作为《东方时空》的周日版在每周日7:20播出(至2000年11月26日)。5月17日,新闻评论类节目《新闻调查》在cctv-1开播。
1997年5月5日,cctv-1提前至5:50开台,并取消周二下午休台,夜间休台时间略有变动,一般在2:00左右。同年6月30日-7月3日,推出香港回归72小时特别报道。直到2004年9月1日正式实现24小时播出之前,频道都未对全天节目播出时间做过明显延长。
1998年6月1日,中央电视台出台频道包装方案,开始推出以cctv-1为主兼顾cctv-2的包装,启用呼号为“中国中央电视台”。同日,大型科普类节目《走近科学》在cctv-1开播。
1999年1月2日,法制类节目《今日说法》在cctv-1开播。7月5日,《现在播报》开始在cctv-1每日21:00播出(至2003年4月29日)。同年3月1日,cctv-1实现每日24小时播出,但在周三凌晨安排休台。同年6月18日,外语教学类节目《希望英语杂志》在cctv-1开播。同年8月9日,频道告别播出运行了12年的半自动模拟播出系统,转入全数字播出系统,实行机械手全自动播出。10月1日,cctv-1参与直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系列活动。12月19日-21日,推出澳门回归48小时特别报道。12月31日17:30至2000年1月1日17:30,央视在cctv-1推出与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世界上62个国家和地区78家电视机构合作完成的《相逢2000年》24小时直播报道。
2000年6月1日,cctv-1从8:00-22:00播出《我们的世纪——“六一”国际儿童节12小时特别制作》,在中国电视史上尚属首创。
新闻·综合频道时期
2000年7月3日,由于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定名“经济·生活·服务频道”,中央电视台出台频道包装方案,开始推出以cctv-2为主兼顾cctv-1以及其他频道的包装,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定名为“新闻·综合频道”。7月16日,智力竞赛类节目《三星智力快车》在cctv-1开播。9月15日-10月3日,cctv-1与cctv-2、cctv-奥运频道等频道参与2000年悉尼奥运会赛事转播。同年11月27日,频道进行调整,《东方时空》在cctv-1改版播出,并推出《本周》《国际时讯》等栏目。同年12月15日,实现数字化播出。12月31日16:00至2001年1月1日2:00,cctv-1和cctv-4并机播出10小时特别节目《新世纪》。
2001年5月1日,cctv-1率先倡导实行长假节目的特殊编排制度。同年6月1日,频道在14:00-22:00推出2001年“六一”儿童节8小时特别制作《快乐起飞》,7月1日,频道于6:00至7月2日0:00推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18小时特别节目——《旗帜》,7月13日,cctv-1与cctv-4、cctv-5等频道联合并机直播北京申奥特别节目《新奥运》。11月5日,6:00、7:00《早新闻》和《新闻早8点》在cctv-1开播。
2002年2月11日,除夕特别报道《一年又一年》在cctv-1开播。5月31日-6月30日,cctv-1与cctv-2、cctv-5联合参与2002年韩日世界杯赛事转播,6月1日,cctv-1在14:00-22:00推出2002年“六一”儿童节8小时特别制作《开采未来》,该节目由纪实部分《开采未来——六一行动》和晚会部分《开采未来——联欢晚会》两大段落组成。8月5日,《午夜新闻》在cctv-1开播,每周一至周六0:00播出,每周日0:00播出《午夜国际观察》。9月29日-10月14日,cctv-1与cctv-2、cctv-5等频道联合参与2002年釜山亚运会赛事转播。
2003年1月11日,人物专访栏目《面对面》在cctv-1开播,2月14日,《感动中国》在cctv-1开播。3月20日-4月19日,随着伊拉克战争的爆发,cctv-1推出《伊拉克战争直播报道》。
综合频道时期
2003年5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新闻)试播,5月8日,cctv-1由新闻·综合频道改为综合频道。5月11日-17日,cctv-1与cctv-4、cctv-5、cctv-10及刚试播的cctv-新闻频道联合并机直播《“2003,站在第三极”——纪念人类登顶珠峰五十周年大型直播节目》。6月1日,推出“六一”特别节目——《六一故事》。7月5日,《道德观察》在cctv-1开播。7月6日,青春益智竞技类体验节目《金苹果》在cctv-1开播。
2004年1月4日,原《东方时空》周末版《世界》更名为《高端访问》在cctv-1开播,并作为《东方时空》周末版节目在每周日播出。4月3日,电影背后故事讲述节目《电影传奇》在cctv-1开播,并作为《东方时空》周末版节目在每周六播出。8月14日-30日,cctv-1与cctv-2、cctv-5等频道参与2004年雅典奥运会赛事转播。9月1日,频道改版并突出“综合+精品”的定位,并于该年10月1日起实现每日24小时播出。
2005年3月18日,cctv-1在每天晚间黄金档电视剧之后21:40分别推出《纪实十分》(周一至周四播出)和《轻松十分》(周五至周日播出)两档节目,7月11日-9月11日,cctv-1推出长达两个月的暑假特别编排。
2006年上半年,央视对长假期间cctv-1非黄金时段影视剧、专题节目、综艺节目等重点节目资源的选择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制定了《cctv-1品牌维护目标管理办法》,建立了栏目播出的引入和退出机制;进一步规范长假编排非黄金时段电视剧选片流程,并给予专项经费保障。6月5日,《朝闻天下》在cctv-1和cctv-新闻频道开播,6月9日-7月9日,cctv-1与cctv-5参与转播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6月30日,cctv-1等多个频道参与直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系列活动。7月1日,cctv-1与cctv-4、cctv-9、cctv-新闻频道参与直播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特别节目。7月16日,33集大型纪录片《再说长江》在cctv-1首播。12月1日-15日,cctv-1与cctv-5联合参与转播多哈亚运会赛事。
2007年1月1日起,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cctv-1在每周一至周五21:40推出奥运人物专题节目《我的奥林匹克》,5月1日-7日,《人物新周刊》五一特别节目《最佳集合》在cctv-1播出,6月22日-29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型电视纪录片《香港十年》在cctv-1播出。7月16日,《今天故事汇》在cctv-1开播。12月1日,中国首部自然类大型纪录片《森林之歌》在cctv-1首播。
2008年1月1日,奥运新闻资讯节目《奥运进行时》在cctv-1开播。同日,20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在cctv-1首播。1月6日,大型人文谈话节目《我们》在cctv-1开播。1月31日-2月5日,因我国南方地区爆发罕见低温雨雪冰冻灾害,cctv-1与cctv-新闻频道联合并机直播《迎战暴风雪》特别节目。5月12日,5·12汶川地震发生后,cctv-1与cctv-新闻频道联合并机直播《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7月8日-8月7日,cctv-1与cctv-新闻频道在每天20:00-21:00联合并机直播《奥运来了》特别节目。8月8日-24日,cctv-1和cctv-2等频道参与转播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台标移到屏幕的最右边,以不影响计分板的显示。12月,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cctv-1先后陆续播出20集大型民生系列片《繁花》和七集大型电视文献片《伟大的历程》等一系列节目。
2009年5月1日起,cctv-1在21:40黄金时段电视剧之后分别推出《天下大观》(周一至周五播出)和《魔法奇迹》(周六、周日播出)两档节目。5月12日,cctv-1等频道参与直播“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纪念活动。8月1日起,《东方时空》取消在cctv-1的播出(但全国哀悼日等特殊情况仍然与cctv-13并机)。8月17日,新闻资讯类节目《新闻20分》在cctv-1开播,每日15:00播出。9月23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辉煌60年》在cctv-1播出。9月28日,改版并开播高清信号,实现高、标清同播。10月1日,cctv-1等频道参与直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12月11-18日,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十周年大型纪录片《澳门十年》在cctv-1播出。
2010年4月12日起,为迎接上海世博会,cctv-1在每日21:40推出200集大型专题片《世博传奇》。5月1日-3日,五档节目《亮相》《小丫厨房》《国家舞台》《同唱同赢》《健康全家福》在“五一”期间集中试播。6月11日-7月12日,cctv-1与cctv-5等频道参与2010年南非世界杯赛事直播。9月1日起,大型综艺情感类节目《我们有一套》在cctv-1开播。9月19日起,《正大综艺》恢复在cctv-1的播出。11月12日-27日,cctv-1与cctv-5等频道参与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事直播。12月6日,《夕阳红》更名为《生活早参考》,同时推出《看见》等节目。
2011年1月1日,央视所有频道更换台标,cctv-1的标识优化为“cctv-1 综合”,同时停用晚间时段的“绿色广告标识”。3月1日,频道开始在香港亚洲电视通过数码15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替代同时停止转播的cctv-4(亚洲版),6月1日正式播出。6月19日-28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旗帜》在cctv-1播出。6月30日,cctv-1等多个频道联合并机播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旗帜》。7月1日,cctv-1等多个频道共同参与直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10月4日-9日,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型文献纪录片《辛亥革命》在cctv-1播出。
2012年6月1日,新闻服务类节目《生活提示》在cctv-1开播。7月27日-8月12日,cctv-1(境内版)与cctv-5等频道参与直播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不影响计分的情况下,台标暂时移到右上角,取消整半点报时器,高清版本台标位置不变。8月27日,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在cctv-1开播。
2013年起,央视加强公益广告审核工作,cctv-1等央视所有中文频道在播出公益广告时,右上角显示彩色色块的“公益广告标识”(至2016年7月止,因使用cctv新宣传台标做版权页)。6月17日,cctv-1与央视其它公共频道的节目信号正式开始在央视总部大楼播出(新闻节目仍在旧址)。
2014年,cctv-1推出脱口秀节目《嗨!2014》和即兴喜剧节目《喜乐街》。同年,推出全媒体幽默视频互动节目《博乐先生微逗秀》。2014年2月7日-23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参与了2014年索契冬季奥运会的赛事转播。5月26日,大型政论专题片《百年潮·中国梦》在cctv-1播出。6月13日-7月14日,cctv-1(境内版)与cctv-5等频道参与2014年巴西世界杯赛事转播。
2015年2月1日,cctv-1香港版增加《粤语剧场》,于《晚间新闻》后两集连播粤语配音的央视剧集。5月1日起,中星6b卫星上的cctv-1标清版加密播出。8月17日,频道实现标清16:9播出(新闻栏目等为4:3拉伸播出)。8月25日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纪录片《东方主战场》在cctv-1播出。8月31日,香港版实现16:9播出,亚视台标移到右上角,而新闻栏目和自行编排的部分经典电视剧时为4:3,左右黑色信箱模式。9月下旬,频道实现管理升级,便于统筹协调全台优质资源向频道倾斜,推动“全台办一套”机制的落实。10月12日,标清版频道包装为16:9格式(除个别公益宣传片外)。10月,亚视对电视频道进行调整,频道改由数码16频道转播。12月8日起,频道在香港电讯盈科now tv平台正式开播。12月26日零时起,中星6a卫星10a转发器上的cctv-1标清节目清流信号停止传输。
2016年1月1日,cctv-1再次改版,其中《天天饮食》和《生活早参考》合并为《生活圈》,《寻宝》更名为《我有传家宝》。1月18日,境内版《第一精选剧场》临时复播,复播后播出的第1部电视剧为《西游记》,之后3月正式恢复播出。2月12日,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在cctv-1开播。4月2日,由于亚视免费电视牌照届满,香港版(亚视版)停播。6月14日-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32集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在cctv-1播出。7月1日,与综艺频道、军事·农业频道等频道并机直播建党95周年纪念活动。7月3日,科学实验节目《加油!向未来》首播,同时推出《挑战不可能第二季》《欢乐中国人》《出彩中国人第三季》《等着我特别节目》。8月5日-21日,cctv-1(境内版)与cctv-5等频道参与直播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赛事直播期间台标暂时移动到右上角。10月13日起,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型纪录片《长征》在cctv-1播出。10月30日,《挑战不可能第二季》开播。11月4日,播出珠海航展画面,使用新闻频道2013年特别包装。12月20日,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7周年之际,cctv-1(境内版)正式在澳门落地。
2017年1月15日,合家欢喜剧真人秀节目《欢乐中国人》开播。2月18日,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开播。4月下旬,央视还与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香港电台等,共同磋商综合频道(香港版)在香港电台落地的筹备事宜。5月29日6:00,cctv-1(香港版)通过香港电台数字地面电视平台第33频道及模拟电视平台第33a频道同步在香港地区落地播出,替代同时停止转播的中国国际电视台纪录高清频道,当日澳广视也开始转播原亚洲电视(现nowtv)转播的cctv-1香港标清版本。7月-10月,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cctv-1在晚间黄金时段先后陆续播出《将改革进行到底》《法治中国》《大国外交》《巡视利剑》《辉煌中国》《强军》《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等多部大型政论专题片。10月4日,与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并机直播中秋节特别节目《传奇中国节·中秋》。
2018年2月16日,cctv-1推出诗词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3月9日,推出人文艺术类节目《信·中国》。4月5日12:35,推出清明特别节目《春天的思念》。6月14日-7月15日,cctv-1(境内版)与cctv-5等频道参与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事转播。6月28日20:00,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国家图书馆共同制作的特别节目《非遗公开课》在综合频道首播。10月8日,由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百家讲坛》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在cctv-1播出。12月,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cctv-1在晚间黄金时段先后陆续播出《我们一起走过》和《必由之路》两部大型政论专题片。
2019年5月16日,由综合频道承办、全国妇联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特别节目《最美我的家》首播。9月16日起,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在cctv-1播出。10月1日,cctv-1等频道参与直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10月13日20:00,推出文化节目《故事里的中国》。10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主持人大赛》在频道开播。11月5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教育部联合摄制的四集专题片《教育强国》在综合频道开播。
2020年9月2日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型纪录片《同心战“疫”》在cctv-1开播。9月9日,与综艺频道、央广音乐之声、文艺之声同步播出特别节目《新时代最可爱的人》。9月29日,直播卫星平台新增传输“cctv-1高清”(频道号1)。10月15日,与总台央视综艺频道同步播出《逐梦先行——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文艺晚会》。10月18日-2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cctv-1在晚间黄金时段先后陆续播出《为了和平》和《英雄儿女》两部大型纪录片。10月28日起,由国务院扶贫办等部门指导支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六集系列专题片《遍地英雄下夕烟——致敬脱贫攻坚的人们》在cctv-1开播。12月25日,台网互动少年成团选秀节目《上线吧!华彩少年》在综合频道首播。
2021年2月12日,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在综合频道首播。2月18日起,由中宣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二季)在cctv-1开播。同日起至2月25日,脱贫攻坚大型政论专题片《摆脱贫困》在cctv-1播出。6月6日,《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在综合频道首播。5月18日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集文献纪录片《山河岁月》在cctv-1播出。6月20日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文献专题片《敢教日月换新天》在cctv-1播出。7月1日,cctv-1等多个频道共同参与直播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同日,cctv-1等多个频道联合并机播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7月23日-8月8日,cctv-1(境内版)参与2020年东京奥运会赛事转播。11月20日,《中国考古大会》在综合频道首播。
2022年1月31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推出中国春节习俗的文化创演节目《古韵新春》。2月4日-20日,cctv-1(境内版)参与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赛事转播。4月5日,频道播出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声—清明》。4月24日,《正大综艺》节目改版,聚焦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首批10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8月2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在综合频道首播。8月2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诗画中国》在综合频道首播。10月8日-15日,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16集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在cctv-1播出。11月21日-12月18日,cctv-1(境内版)与cctv-5等频道参与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赛事转播。12月3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推出的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在综合频道首播。
2023年6月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书法大会》在综合频道首播。9月23日-10月8日,cctv-1(境内版)参与杭州亚运会赛事转播。10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摄制的大型国际文化交流节目《美美与共》在综合频道首播。11月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届青年京剧演员大会》播出。11月10日,大型文化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在综合频道首播。11月25日,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在综合频道首播。12月23日,大型文化节目《中国中医药大会》在综合频道首播。12月30日,大型美食文旅节目《三餐四季》在综合频道首播。
台标演变
1958年9月2日~1978年4月30日:没有频道标识,仅在节目片尾出现毛泽东手书的“北京电视台”字样。
1978年5月1日~1987年1月31日:使用文字式“中央电视台”的标识,出现在电视画面的左下角,仅在整半点报时及节目开始时出现。
1987年2月1日~1991年7月7日,由于cctv-2的上星,cctv-1使用文字式的“中央电视台-1”,出现在电视画面的左下角,仅在整半点报时及节目开始时出现。
1991年7月8日~9月30日:随着央视节目改在中央彩色电视中心制作,“中央电视台-1”和右上角报时器的字体变细、变窄。
1991年10月1日~1992年6月30日:使用文字式的“cctv”,出现在电视画面的左上角,并且全天候悬挂。
1992年7月1日~1993年1月1日:使用“蝴蝶标”,加上双线式的“1”的标识,出现在电视画面的左下角,仅在整半点报时及节目开始时出现。
1993年1月1日~1998年6月1日:出现在电视画面的左上角,并开始全天候悬挂。
1998年6月1日~2001年7月9日:使用银灰色透明(宣传片中为双线)字的“cctv”,但仅限于电视频道画面上,右上角改为碟形报时器(碟形报时器启用于1998年6月1日当天6点)。即半透明“cctv-1”。
2001年7月9日~14日:综合频道使用银灰色透明双线字“cctv”台标。勺标刚启用时,勺内的数字“1”是空心的,不过因为很难辨识出各频道序号,此版台标用了一个多月就停用,综合频道台标于2001年7月14日做出微调。(注:序号的字体是kabelc)。
2001年7月14日~2011年1月1日:勺标做出微调,将cctv双线字体高亮化,勺标则透明化,中间的序号也改为了高亮,不过序号的字体仍然使用kabelc,至此空心数字式勺标仅在宣传片中出现。而2009年9月28日早晨cctv-1高清版开播后使用的台标与标清版大致相似,只是质感略有不同。
2011年1月1日~2015年8月16日,综合频道台标作出修改,标清台标为4:3勺标,和透明度有所变化,其中序号的字体改为futura-bold,在“cctv 1”下方加上综艺体的“综合”字样。高清版的台标也调整为和标清版一致。
2013年,对勺标内的字体的和频道名称进行了调整。
2013年6月17日,cctv-1搬入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后使用的高、标清版报时器进行微调。
2015年8月17日凌晨,综合频道台标进行微调,台标横向压缩,标清台标由4:3改为16:9形式,同时报时器字体也有微调。
2015年8月31日,cctv-1香港版台标进行微调,台标横向压缩,台标由4:3改为16:9形式,同时报时器字体也有微调,亚视台标移到了右上角。
2017年5月29日,cctv-1香港版高清信号开播,台标首次实现高清,右上角的“高清”二字被港台电视33频道台标遮盖;2017年6月中旬,cctv-1香港版撤下“高清”字样。
2018年4月4日11:30左右,cctv-1香港版恢复右上角“高清”字样,位于港台电视33频道台标左侧,同时报时器在11:29:30左右也移至港台33台标左侧。
2023年1月1日起,该频道高清信号播出屏幕上不再标注“高清”字样。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