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
上海福喜为多家连锁供应原料,含星巴克 吉野家,家具企业宜家也名列其中,据@第一财经日报 ,福喜生产的加工食品供应的品牌大致包括麦当劳、肯德基、 必胜客、东方既白、星巴克、棒约翰、吉野家、德克士、7-11、星期五餐厅、汉堡王、美其乐、赛百味、宜家、华莱士、达美乐等。爆炸事件
宜家位于比利时根特、法国里尔和荷兰埃因霍温的3家卖场相继发生爆炸。经过调查,爆炸发生的方式相同,都是由事先隐藏在闹钟里面的爆炸装置所引发,所幸没有造成任何人员死亡或重大财产损失。
召回事件
由于钢丝框架可能发生断裂,划伤或刺伤儿童,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于2011年10月15日发布公告称,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企业宜家将召回近10万个折叠儿童帐篷,中国也在召回的国家之列。本次召回的为立方体形折叠儿童帐篷,型号为90192009,品牌为布萨。
宜家中国官网已发布相关召回信息,但没有提及在中国的召回数量。上海宜家徐汇店退换处表示,已经购买了召回产品的顾客可凭当天购物发票全额退款。
2016年7月12日,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向质检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决定从2016年7月12日起在中国市场上召回1999年至2016年期间销售的马尔姆等系列抽屉柜。据该公司统计,中国大陆地区受影响的产品(包括进口产品)数量共计1660845件。
本次召回范围内的抽屉柜如果没有被恰当地固定到墙上时,可能会发生因柜子倾倒从而导致儿童死亡或受伤的危险。
2017年11月21日,宜家宣布从北美市场召回“马尔姆”系列抽屉柜、梳妆台等一系列隐患家居。但是,此次召回并不包含中国地区。
宜家零售中国总裁朱昌来公开回应称:“迄今为止,在中国没有接到任何与‘马尔姆’抽屉柜伤害儿童有关的诉讼,该款抽屉柜2017年的销量与2016年相比也没有很大区别。”
据朱昌来透露,从2006年起,宜家在中国市场售出200余万件“马尔姆”抽屉柜,此前曾先后在中国召回超过2·2万件,有8000多件退回宜家,也有消费者申请免费上墙服务。该抽屉柜还在继续生产,也没有停产打算。
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6月8日至2022年9月7日召回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期间生产的型号为00360224、生产批次为2040-2204的“ikea 宜家”metallisk 梅塔里斯克意式咖啡壶,涉及1491件。
召回原因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胀裂,造成底座和壶体分解,可能会产生烫伤等受伤风险。
解决办法
霸王条款
2012年6月,著名瑞典家居建材销售商宜家家居被曝出对旗下代工厂存在“霸王条款”一事,在网络上引起热议。宜家家居苛扣供货商,“想用就用,想关就关”。
以次充好
厚成木业是宜家家居的供货商之一。该公司主要生产实木家具,为宜家家居提供杨木阶梯凳、杨木床腿以及杨木擀面杖等产品。但这些年来宜家家居的收购价普遍很低,如市场价99元/把的杨木阶梯凳,其收购价仅42元/把(此处的“元”指的是“人民币元”)。
厚成木业相关业务负责人、曾经的宜家家居采购员工何力称:“在供货商报价前,宜家家居要求其提供详细的成本分析,在此基础上仅给予5%的利润率。于是为了扩大一点利润率,去购买价格更低的原材料。如果市场价是1000元的原材料,就会通过自己的渠道去找能把价格控制在800元左右的原材料供货商。”而且,宜家家居会在产品的包装强度等方面对提供的货源进行约束,但仍有一定范围可以“松动”。
宜家家居的低成本收购策略会导致上游企业提供的产品普遍存在偷工减料现象,而在正常出货的情况下,会有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比如在他在职期间,曾经有国内某木业公司用国产植物油代替宜家家居指定品牌的植物油涂抹在桌面上,以次充好。其中,有不少相关产品流入到市场中,但宜家家居并未召回。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称,同样的原材料工厂的价格相差不会超过10%,因为企业利润也就在10%左右。只要超过了这个范围,就肯定使用了不同的材质。
无质检标准
作为在家居建材行业内的大佬级销售商,苛扣成本所带来的质量问题理应不会被疏忽。但宜家家居对货源的把关并不算严格。而为了关掉某些供货商,宜家家居在货源质量的审查上存在突然更换验货方式、验货标准不明等问题。
蹭睡现象
2014年7月6日,中国北京,外媒记者拍摄了在宜家商场内陈列的沙发或床上睡觉的中国人。据悉,宜家在中国的消费群体大多来自于中产阶级,其中不乏在卖场里睡觉的顾客。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商店并不制止类似的行为,甚至会在某些家具上标示,邀请顾客躺下体验。水杯自爆
2017年5月20日凌晨4时许,王女士使用宜家一款玻璃水杯喝水,杯子刚举到嘴边突然爆裂,将她当场炸晕,失去知觉。醒来后,王女士感觉疼痛加剧,摸到嘴角流血,照镜子后发现唇下有深深的伤口,一颗门牙断裂。
2017年5月25日,事发5天后,“宜家家居”曾在官方微博发布回应称,顾客王女士使用宜家斯黛纳玻璃杯时,因产品自爆而致伤。公司对此非常重视,对顾客在使用产品时受伤表示抱歉,对因产品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消费者伤害或权益损失,宜家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最大限度保证消费者利益和安全。
不雅视频
2020年5月,有网民在网上传播疑似拍摄于宜家商场的涉黄不雅视频,许多网友对此事表示“恶心”“辣眼睛”。5月9日,宜家(中国)官方发布声明称,宜家坚决反对并谴责这种行为,并已第一时间向疑似受影响的商场所在城市的警方报警。裁定罚款
2021年6月15日,法国一家法院裁定,瑞典家具零售商宜家家居法国分公司2009年至2012年用非法手段搜集员工私人信息,对这家企业处以100万欧元(约合775万元人民币)罚款。召回部分产品
2021年5月25日消息,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网站消息,近日,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决定召回2019年1月1日-2021年5月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heroisk 希罗斯和talrika 塔利卡系列碗、盘和杯子,共计173564件。
据悉,heroisk希罗斯和talrika塔利卡系列产品由聚乳酸(pla)材料制成,聚乳酸是一种由可再生资源制成的新型材料。宜家产品中使用的pla来源于工业玉米。这是宜家新采用的材料。宜家发现微波炉和洗碗机会影响该系列产品的耐用性。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这些产品可能会破裂,并可能由于其中所盛的高温内容物渗漏造成烫伤。
对此,宜家敦促所有顾客立即停止使用heroisk 希罗斯和talrika 塔利卡系列的碗、盘和杯子,将它们退回宜家并获得全额退款。此次召回将在2021年5月18日发起。中国大陆地区主动召回计划至2021年8月17日结束。
2022年6月消息,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于2022年6月8日至2022年9月7日召回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4月1日期间生产的型号为00360224、生产批次为2040-2204的“ikea 宜家”metallisk 梅塔里斯克意式咖啡壶,涉及1491件。
虚假广告
2021年7月23日,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因发布虚假广告被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172·51791万元,并责令其停止发布。该决定书文号为沪市监总处〔2021〕322020000532号。不合格产品
2021年11月,宜家贸易(中国)有限公司因生产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等产品被罚21万。
产品价格调整
2021年12月,据路透社报道,全球最大的家具品牌宜家于12月30日对外宣布,由于运输和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该公司将在全球各个市场平均提价9%。中止俄罗斯业务
2022年3月3日,据塔斯社报道,瑞典家具巨头宜家宣布中止它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业务。
2022年3月3日,瑞典家居品牌宜家(ikea)发文称,俄乌冲突导致供应链中断、贸易受阻,因此决定暂时关闭其在俄罗斯的所有门店,并暂停在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所有采购计划。宜家表示,此举将影响到15000名员工,但公司至少会在接下来的三个月为他们提供薪水,并为其家人提供支持。
数据泄露
2022年5月6日,宜家加拿大公司承认数据泄露涉及约9·5万名客户信息。宜家(ikea)加拿大公司在致受影响客户的一封信中表示,可能已被泄露的数据包括客户姓名、电子邮件地址、电话号码和邮政编码。线下关店
2022年4月1日,宜家关闭贵阳线下门店,这是宜家进入中国市场24年以来第一次关店。7月,宜家中国正式关闭其上海杨浦商场。产品召回
2024年1月15日消息,宜家宣布召回3008件usb充电器,如果电源线被缠绕在充电器上或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被来回弯折后可能出现磨损,继续使用破损的电源线可能存在烫伤或触电的潜在风险。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为消费者提供全额退货处理。赔偿东德囚犯
2024年11月3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因宜家曾经出资在东德雇佣监狱囚犯生产家具,故瑞典家具家居用品企业宜家(ikea)同意向一个即将设立的德国政府基金注资600万欧元(约合650万美元),用于赔偿在东德“强迫劳动”的监狱囚犯。召回2452件压蒜器
2025年6月12日,上海市场监管官微消息,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自2025年6月11日至2025年9月10日召回2024年3月至2025年5月生产的宜家ikea牌ikea365+v rdefull瓦福压蒜器,共计2452件。
召回原因
因制造原因导致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小片金属碎屑脱落的风险。脱落的碎屑有可能与食物一起被误吞,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
召回措施
消费者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为客户提供全额退货或换货处理。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