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设计
西炮台的全部建筑由护台地、壕、围墙、炮台三、门三、影壁三、水洞二、蓄水池二,以及吊桥、营房、军械库、火药库、电线库、哨楼、防潮坝等组成。整体形如只东飞的大雁,主体呈凸字形,占地约6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是大小炮台、围墙和护台壕。
大炮台居中,东与正门相对,台通高8米,分两层:下层长52米,宽54米,高2米;上层长44米,宽43米,高4米。
台顶四周筑有矮墙,高2米,宽1米多。墙下周围设炮眼八处。炮台东有一条长62米、宽9—12米的坡道,通达台上。顶围墙外有1米多宽的马道,以做回兵之作。
大炮台左右各有一座小炮台,大 同,形制一致。台长16米,宽14米,高4·7米。围墙周长约800多米,墙宽2—3oy ,高3—4米,外陡,内有平坦马道,比外围墙低1米多。蓄水池一个在台院南,另一个在台院北,面积为1200多平方米,是当年驻兵饮水之源。三个门均在炮台东面。
东围墙正中开下门,最大,设在围墙外凸处,两侧各开一旁门,均已倒塌。三个影壁都置于门外30米处,也已倒塌。正门所对影壁最大,高4米,长25米。
围墙内有驻兵营房200余间,食堂在北蓄水池东岸。军械库在主炮台通向正门的坡道下。北围墙上有哨楼一,南围墙上有哨楼二。大炮台上也有哨楼。两侧翼蔽5余公里的土墙,基宽10米,顶宽5米,高2米。
此墙用处有二:一为防止海水浸涌,起防潮作用;二为增兵防守之用。当年炮台上置有口径21厘米的铁炮2尊、口径15厘米的铁炮4尊、口径10厘米的铁炮4尊、三楞铜6尊、洋装炮36尊。经考察,这52尊炮都是当时中国江南制造总局兵工厂光绪八年造和德国兵工厂造。炮台配置这些大小炮不仅能纵射辽河下游河身,也能向东、南、北三面陆上射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