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统,教学成果
以下为2017年时任三高校长刘凤岐,在营口三高17年建校典礼上的致辞。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在玉兰花盛开的季节里,三高中迎来了17岁的生日。三高中正如每一个三高学子,步入了一生中最美好的季节,进入了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激励三高学子树立远大的目标,努力追求更高更美的人生境界,弘扬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校园文化,学校领导班子决定,在第17周年校庆之际,举办首届“青春励志节”活动,逐步搭建起以班主任节、青春励志节、慈孝感恩节、社团文化节和体育文化艺术节为主干的校园文化框架。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拉开首届青春励志节的大幕,共同领略三高中艰难的发展历程与难忘的青春活力,共同抒发全校师生重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的豪迈情怀。在此,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对辛勤耕耘的全校教师表示亲切的慰问;对三高中全体校友,对曾在三高中工作过的领导、教师,表示由衷的敬意;对关心、帮助、支持三高中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最近几天,三高校园四处涌动着春的气息,处处洋溢着青春的风采。每当我漫步在校园,常常想起17年前,当我从一高中迈入三高校门,看到狭小的校园、坑洼不平的操场、低矮的教学楼、破旧的公共厕所,心中涌起的那份失落。三高中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翻开了历史的篇章,注定要步履维艰,注定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但注定会铸就成坚韧、奋进的品格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就像《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在写给田晓霞的信中提到的,“难道痛苦是白忍受的吗?她应该使人伟大!” 建校之初,以一高中、二高中骨干教师为代表的30多名教师,风尘仆仆的从四面八方赶来,挺起了三高中的脊梁。他们来不及失落,来不及相互摩擦、彼此适应,不同的文化背景很快在这里安顿下来,取长补短、躬耕树蕙,涓涓细流顷刻间汇聚成滋润三高中成长的奔涌清泉。就这样,三高中人开始了艰难的建校历程,在一片狭小天地里开创出开放、包容、团结、协作的宏大格局。
回首过去,留在三高中人记忆里最深的,不是2001年,新建第一座教学楼时的兴奋,不是2003年,第一届高考创造辉煌时的自豪,而是当年那幢狭小、荒凉、破旧的小楼深处的灯火,那是老师们因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那是新老教师在共同打磨一节课,不知不觉间,都已是深夜;那是一届届班主任不离不弃,一批批园丁诲人不倦,坚守到万家灯火闪亮时的感人见证。直到今天,每当我感到疲倦,想要停歇的时候,总会不自觉的想起曾经的三高校园里那幢低矮、荒凉、破旧的小楼,总能记起那片在漆黑的夜里撑起三高中光明的一片灯光,仿佛在提醒着我,莫忘初心、奋力前行。这一片片夜行路上的灯火,集中体现了三高中人精诚团结、不畏艰险的崇高境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服务学子、奉献社会的赤子情怀,构成了三高中人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内涵。在这个回望历史、迈向未来的庄严时刻,我更加深切的感悟到,三高中的历史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正是她团结一致、勇往直前的精神气质。作为三高历史的传承者,我们不仅有责任去守望我们的精神家园,更要不遗余力的去弘扬我们的学校精神,让三高精神与中国教育一道,成为引领社会进步的灯塔。
老师们、同学们,学校的天职在于人才培养。学校的价值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培养社会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这是衡量学校对于国家、对于社会贡献大小的重要尺度。从2003年首届高考让全市震惊开始,三高中一届届续写高考辉煌,默默的帮助一个个社会普通家庭的孩子完成他们的大学梦想。风雨十七载,共有400多名毕业生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先后有7000余名毕业生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走到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走在学术前沿,走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洪流。全体三高校友始终坚守自信、自强、求是、奉献的人生品格,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对人生和事业的追求中,在对社会的奉献中,不断弘扬三高中精神,不断为母校增辉添彩,不断为三高中这个品牌注入生机与活力。母校永远因你们而感到光荣和自豪!
老师们、同学们,面对三高中17年的奋斗历程,我们可以骄傲的说,过去和现在,三高中没有辜负时代的期盼和人民的重托。今后一段时期,三高中将牢固树立“质量立校、多彩发展”的办学思路,努力凝聚全体师生的智慧和力量,把三高中办成一所继承优良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的学校;一所执着追求教育教学质量,努力为学生主动发展、终身发展服务的学校;一所向远方看,往高处走的学校;一所让家长满意、被社会赞誉,不负时代重托的学校。
新的时期,站在新的起点上,三高中人必须传承和发展学校精神,进一步凝聚力量,携起手来,把三高中建设的更加美好,这是三高历史留给我们的责任和重托!
坚守内心的信念,树立百折不挠、奋斗不止的自强精神。在我的体育世界里,我很喜欢刚刚退役的nba球星雷·阿伦和德国足球明星克洛泽。雷·阿伦和克洛泽不是各自领域的最强者,甚至在自己的球队里都不是,但他们仿佛是职业体育的一股清流。君子雷会在夺冠后的早晨准时起床,迈过客厅里狂欢后昏睡的朋友,给自己做早餐。克洛泽会在签约后拒绝总经理的邀请,说自己要按时睡觉,晚上不喝酒。老师们、同学们,坚守内心的信念,付出比别人更多一点,对自己更狠一点,正是三高精神的核心所
在!三高中人从来都不是篮球场上的勒布朗·詹姆斯和足球场上的里奥·梅西,但我们完全可以像雷·阿伦和克洛泽那样,去成就属于自己的传奇。
二是要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团结一致、荣辱与共的协作精神。人类的祖先并不是生来就站在了食物链的顶端。智人是从产生语言、懂得协作那天起,才告别了用石头砸动物啃剩下的骨头,吸食骨髓的生活,进而统治了整个地球,创造了举世繁荣。所以,团结协作是人类安身立命和成长进步的根基。2016年,除了我们熟知的阿尔法狗大战李世石,ibm的机器人沃森用8秒钟时间阅读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一生的作品,精准的概括出迪伦作品的主基调是流逝的光阴和枯萎的爱情;当东京大学医学院对日本患有白血病的妇女束手无策时,沃森用10分钟时间阅读了2000万份医学论文和病例,给出了科学的治疗方案成功换救了这名妇女的治疗方案,成功挽救了这名妇女的生命。这就是2016年人工智能给人类秀出的肌肉!在即将到来的智能化时代,只有不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协同配合,丰富人的情感,完善人的人格,提升人的素养,才能摆脱被机器替代,更好实现自身价值。2016年,《科学美国人》杂志多次指出,创新已不是少数人头脑中的灵光一现,而是在各个复杂单位的高度协同。回顾历史,三高中人正是依靠团队的力量一次次实现弯道超车,放眼未来,学会合作、懂得分享应是三高学子完成人生超越的新起点。从本届青春励志节开始,学校将集中力量打造高品质的拓展类课程,让更多的学生为了同一个目标,相互交流、共同展示,让每一个班集体在协同奋进中留下更多让生命感动的瞬间。
老师们、同学们,有梦想才能拥抱未来,有担当方能顶天立地!在三高中发展新的征程里,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三高中建设的更加美好。我坚信,我们今天种下的理想之树,必将硕果累累;我们今天放飞的希望之梦,必将成为美好的现实。
——营口三高 校长 刘凤岐
成果为:
建校几十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和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拓宽学校的发展空间。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初步实现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即力争在短时间内,把学校办成一所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的处在同级同类学校首位的学校。营口市第三高级中学,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营口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梦想起航的港湾。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溢,每一处角落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和学术的氛围。教师们如同园丁般辛勤耕耘,用智慧和爱心浇灌着每一颗渴望成长的心灵;学生们则如朝阳般充满朝气,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在这里汲取知识的养分,锤炼意志,塑造品格。营口市第三高级中学,以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无数学子心中理想的求学圣地,也是他们通往成功之路的重要起点。
学校拥有一支素质高、见识远、业务精、师风正的教职工队伍。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大力开展了青蓝工程、名师工程,向社会推出了一批名师精英,在营口教育战线竖起了辽宁名校的旗帜。在营口率先成立了教师校本研训中心,在教师成长中形成了课改、教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大力开展探究式教学和以案例、反思和小课题为主要形式的课题研究活动,为教师的专业提高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建立了导师制,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业务基本功大赛和示范课,为青年教师制定了“入校上好汇报课,二年上好达标课,三年上好优质课,四年上好精品课,七年成为教学骨干”的成长规划。学校教师积极参加市级、省级优质课大赛等活动,并连年取得优异成绩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