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校友
袁文才(1898-1930):1921年考入禾川中学(现永新中学),读到第四学期父病逝,家计失主,只得辍学在家务农。原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主席,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
李治(1899-1989):原第一野战军卫生部副部长、南京军事学院卫生部部长、中国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开国少将。
唐学咏(1900-1991):著名音乐家。获里昂音乐学院博士学位和"桂冠乐士"称号,回国后终身从事音乐教育,将西方音乐体系介绍到新中国,1965年调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授后直至退休。
龙庆忠(1903-1996):著名建筑学家,1946年赴广州任中山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工学院院长。在古建筑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享有“北梁南龙”(“北梁”指北京梁思成先生)之美誉。
贺敏学(1904-1988):16岁考取禾川中学,与宁冈县的袁文才同一个班级,两人关系密切,亲如兄弟。贺子珍同志的兄长,与贺子珍、贺怡三人并称"永新三贺",无产阶级革命家。
贺子珍(1909-1984):1923年夏从县城秀水初级小学毕业后,即入福音堂学校女生部读书。毛泽东同志的妻子和革命战友,井冈山第一位女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
贺怡(1911-1949):毛泽东三弟毛泽覃同志之妻,贺子珍胞妹,妇女活动家,无产阶级革命家。
王恩茂(1913-2001):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国家政协副主席。开国中将。
刘开树(1923- ):1940年考入禾川中学高中部,1943年毕业。1945年抗战胜利,投考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现为江西省土壤学科研究的带头人,也是我国土壤学界骨干之一。
陈文修(1927- ):1940年从澧田联珠小学毕业考入县城禾川中学,因想家而辍学。次年因贪玩留级。后努力自学考入禾川中学高中。1944年,转入永新县中,成绩优秀,闻名全校。1946年考取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森林系,因对所学专业无兴趣,重新报考中正大学化学工程系,被录取。原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教授。
史震古(1931- ):1946年考入永新县中,1951年未毕业,以同等学力考入南昌大学水利系(1952年院系调整到武汉大学水利学院)。1973年调到江西理工大学水利系(后江理工与江西大学合并为南昌大学),曾任水工专业教研室主任、土建系副主任。
唐恢一(1932- ):父亲唐学咏,先后就读于实验小学与县立中学(现永新中学),1988年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任教授。
尹权(1933- ):1946年升入永新县立中学读初中。1949年夏永新解放,升入永新联合中学读高中。1952年毕业。当时,只在专区设立高校统一招生考点,他步行到吉安参加高考,被录取到武汉大学化学系。1973年调到武汉大学化学系任教,编著的《分析化学》(第二版),1988年获得国家教委优秀教材一等奖,1989年获得第一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特等奖。《分析化学》(第三版)1997年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欧阳源(1934- ):转学永新县立一小后再升入永新县立中学。1948年考入省立南昌第二中学高中部,新中国成立后转回永新中学就读。1951年考入湖南大学机械系(1953年院系调整为华中工学院汽车内燃机系)。设计产品分别获得省部级和国家级科学进步奖,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时藩(1935-2011):著名的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专家,主要参与的项目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现永新中学设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刘时藩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学生。
王善兰(1935-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其业绩已载入《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曲》。
欧阳自远(1935- ):1946年夏考入禾川中学。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部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月球探测首席科学家、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
谢楚发(1935- ):建国后考入永新联合中学,1955年从永新中学毕业并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武汉教育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吴志龙(1935- ):1956年考取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因学校缺乏师资且数理化基础较好,被抽调到外校进修,1960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法律系。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教授、经济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法学会会员、政治学会理事。
刘树贻(1935- ):中南工业大学矿物加工工程(选矿)专业教授。
唐恢同(1936- ):音乐家唐学咏次子。抗日烽火中就学于永新县城的省立南昌实验小学,解放后在永新中学求学。1954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58年毕业留校任教。1993-1994年度,获得北大优秀教师称号,他所著《有机化合物的光谱鉴定》一书,1996年获北大优秀教材奖。
欧阳芳(1936- ):1946年入四维中学学习。1959年春毕业于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原陕西省交通厅航运处处长,航运管理局局长,交通部黄河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副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刘琳惠(1936- ):1950年考入永新中学,1958年考取江西大学化学系。曾任电子工业部第十八研究所科技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高级工程师。1990年被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其事迹入编《当代中国科学家与发明家大辞典》。
周永生(1936- ):在永新中学读完高二上学期随班转到吉安一中完成高中学业,1953年考取兰州大学数学系。现任广东民族学院数学系主任、教授。兼任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广东省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常务理事、广州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副理事长。
左秉坚(1937- ):自幼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考入永新中学。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3年,1952年,靠在外工作的三哥寄钱得以重返校园。1958年考入江西大学化学系。1962年毕业,国家轻工业部点名派左秉坚到天津轻工业学院盐化系任教,是天津轻工业学院1977年后晋升的第一位教授。在全国盐行业中有很高的知名度。
罗兴中(1937- ):1951年入永新中学初中部学习,1953年跳级考入该校高中部,1956年考入江西医学院医疗系本科。曾任江西医学院眼科教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眼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汪木兰(1937- ):1952年毕业于澧田小学,保送入永新中学。1958年,考取江西师范学院中文系。原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任江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西电影评论研究会副会长、江西民俗学会副会长。
刘惠兰(1937- ):1955年永新中学毕业考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现任天津大学建筑学教授、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教研室主任,1986年后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学术委员会委员、全国高校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委员。
刘永厚(1937- ):1952年考入永新中学,1958年考取江西农学院。原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农化专业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2年经江西教委审批为江西省中青年土壤学科带头人。
周立平(1938- ):1953年考入永新中学,1956年免试保送升入高中,1959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77年被选调到中共中央毛泽东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办公室,先后参与完成了《周恩来选集》上下卷、《刘少奇选集》上卷、《朱德选集》和《邓小平文选(1975—1982)》等书的注释工作。1984年又转调到邓小平研究小组(处),担任小组长,并参加了大型文献记录电视片《邓小平》的摄制,任监制。
唐满先(1938-2000):1952年保送入永新中学,1958年保送升入江西师范学院(现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62年毕业留校至终,任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汤国华(1938- ):1950年起连续两年进城考中学均榜上有名。但因年小,其父未敢送他进城入学,1952年上永新中学。江西省第一批高级工程师,钢铁冶金专家。
周波(1938- ):广州工业大学教授、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计算机领域多种学会的会员或高级会员,理事或副理事长。曾荣获广州华南计算公司1984年度万元重奖和广州“五一”劳动奖。
刘茂珍(1938- ):1960年在永新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财经学院。1963年大学毕业。高级经济师,金融专家。
林苏文(1938- ):1951年考入永新中学,1956年高中毕业后考入南京航空学院,因院校调整于翌年转入北京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系学习。1962年毕业,被分配到原国防科工委总字九三0部队,后更名为航空部625所。高级工程师,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子祥(1938- ):1952年由县立第六小学保送到永新中学上学,1958年7月高中毕业录取在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经济地理专业。原中科院兰州沙漠所研究员,兼任甘肃省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兰州大学西北开发综合研究所客座教授、兰州沙漠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
郭兰忠(1938- ):1952年6月免试保送进了永新中学,1958年高中毕业, 1960年7月,他录取在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医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医学教授,世界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
刘回年(1939- ):1983年4月,中央军委任命其为解放军总分社社长。1988年10月,被首评为高级记者,并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7年7月,被授予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刘龙芳(1939- ):1953年考入永新中学,1959年考取江西农学院畜牧专业。现任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养猪研究室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畜牧兽医学家畜生态学分会理事。
李报厚(1940- ):1953年毕业于花溪小学考入永新中学学习,1959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高级工程师,曾任中科院化工冶金研究所高纯分析实验室主任,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
李年贵(1940- ):1955年9月考入永新中学,1961年考入江西大学新闻系,1965年6月入党,同年8月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工作。曾任新华社国内新闻编辑部党委专职书记、国内部工商编辑室副主任等职,现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所长、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学术委员会委员、记者协会新闻学术委员会新闻媒体研究所协作会主任委员。
尹承德(1940- ):1954~1960年在永新中学学习,1960年以江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外交学院研究生班深造,1967年分配到国务院外交部工作。曾任外交部政策研究室国际政治处处长,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参赞和国家核心刊物《国际问题研究》主编等职。
朱文祥(1941- ):1953年秋考入永新中学,195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北京化学会秘书长、中国化学会化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化学教育》杂志主编、《大学化学》编委。
徐万明(1941- ):曾任《星火》文学月刊主编,《风情》杂志主编、兼任《新潮报》主编、江西省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等。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省文联常委。
尹承国(1944- ):原江西财经学院教授,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大学工作,任该校经济管理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树林(1948- ):1966年在高中毕业于永新中学,1970年被推荐、选拔上了大学,1973年他从江西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提升为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1994年4月,王树林的名字和业绩又被载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纪珍藏版)之中。
贺佐智(1949- ):1962年考入永新中学,曾任华中电业联合职工大学校长,先后兼任能源部电力高校招生计划管理研究会副主任、湖北省高校招生计划管理研究会副秘书长、武汉凯迪电力股份公司董事、武汉瑞泰电力科技公司副董事长等职。现永新中学设有"凯迪奖学金"。
刘贻樟(1951·8- ):曾任微机计算机系统公司(mp-si)工程师,通用汽车公司(gm)高级工程师,lucasvarity公司技术专家,北方技术公司总裁,前中商社副总裁,中华广场开发公司副总裁、底特律市中国人协会理事等。
黄俊(1958- ):1975年在永新中学高中毕业。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化学系。1997年应邀赴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进行访问和短期合作研究。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是武汉工业大学教学、科研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刘宜柏(1940- ):1955年秋考入永新中学。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参加了全国籼型杂水稻协作攻关研究,先后选育出“6—38”、“赣晚籼17号”两个优质稻新品种,在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曾任江西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传记中心将其列为“有成就的学术领导人”。
尹忠海(1972- ):毕业于任弼时中学,现任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教授,科研副院长,江西省社会学学科带头人。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社会学学会理事,中国中世纪史学会理事。
贺灿飞(1972- ):毕业于任弼时中学,现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市第13届政协委员,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咨询和建议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第11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王千:饮誉南北的医学家王子。
贺大行:音乐家。现永新中学设有以他名字命名的"贺大行奖学金",用以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