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永州柳子庙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永州柳子庙历史沿革

永州柳子庙

历史沿革

北宋至和三年(1056年),永州知府柳拱辰修建柳子厚祠堂。

南宋绍兴十四年(1164年),迁建于愚溪北岸(即今址),更名为柳先生祠堂。

明正德年间,柳先生祠堂被顽民霸占入居。

明正德八年(1513年),永州知府曹来旬主持重修扩建柳先生祠堂,并作《重修柳司马先生庙记》。

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翰林学士、国史编修严嵩出使桂林,还朝途经永州拜谒柳庙,写下《寻愚溪谒柳子庙》,并将随身所带的象牙朝笏,供奉在柳宗元塑像手中。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永州知府唐瑶重修柳先生祠堂。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永州知府刘养仕重修柳先生祠堂,并更名为柳司马祠。

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永州推官刘克勤摹柳州罗池碑于刘司马祠中。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永州知府魏绍芳与守道黄中通捐俸鸠工,重修柳司马祠。

清同治三年(1864年),永州知府杨翰又再次扩建重修柳司马祠,更名为柳子庙。

清光绪三年(1877年),重修柳子庙。

民国十年(1921年),重修柳子庙。

195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柳子庙进行全面维修。

1964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柳子庙进行全面维修。

文革期间,柳子庙内各柱木刻楹联、匾额均被焚毁,三殿亦被朝阳中学占为教室。

198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对柳子庙进行全面维修。

1992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柳子庙进行重修。

200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对柳庙内各殿及戏台、环柱、过亭、享堂、内外台阶进行全面维修,并将围墙外延加固。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