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银行于1979年2月恢复成立,总部设在北京。
1979年2月2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恢复中国农业银行的通知》。
1984年6月1日,农业银行引进首笔世界银行贷款。
1985年6月24日,中国农业银行首次统一行名字体。
1985年6月25日,中央决定成立中国农业银行党委。
1997年,农行政策性业务剥离速度加快。
1999年,农行和工中建三家银行剥离1·4万亿元不良资产给四大资产管理公司。
2004年,农行第一次上报股改方案。
2007年1月19日至20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确定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总的原则是“坚持面向‘三农’、
农行在香港成功上市
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
2007年9月,农行选择吉林、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四川、甘肃、重庆等八个省(区、市)开展面向“三农”金融服务试点。
2008年1月23日,农业银行明确提出“3510”奋斗目标和发展战略。
2008年3月,农行开始推动在6个省11个二级分行开始“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
2008年5月底,“三农”金融服务第一阶段试点结束。
2008年8月,农行总行设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全面推动全行“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
2008年10月,农行股改方案获国务院通过。
2009年1月15日,中国农业银行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12月10日农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香港开业,农行加快国际化战略布局。
2010年7月15日,农行公司网上发行的103·10亿股在上交所挂牌交易;h股交易7月16日在香港上市,至此,四家国有大行将全部完成“a+h”两地上市。农行a+h股ipo在全球募集221亿美金,成为全球历史上最大ipo。
2015年3月23日,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分行由黄浦区徐家汇路599号乔迁至浦东新区农银大厦。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