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浙江音乐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浙江音乐学院人才培养

浙江音乐学院

人才培养

五大学院

“‘五大学院’是浙音加强‘一流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本科生、研究生培养内涵的重大改革之举。”时任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介绍,学院既是一个教学平台也是一种教学机制,是在本科与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以适应“专业化”要求的高阶方案,采取完全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方式进行的“实践性”教学。

乐队学院

由时任中央芭蕾舞团音乐总监、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浙江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张艺担任艺术总监。学校面向国内外招收已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学员,按照高水平、专业化的乐队人才标准,以系统全面的实践实训教学为特色,培养职业化的乐队演奏高级人才。

民族乐队学院

由著名指挥家、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指挥专业委员会会长、原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兼艺术总监王甫建教授担任艺术总监。

学校探索构建符合中国音乐艺术规律的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国内外招收已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学员,以创新实践为特色,融教学、表演、创作、研究为一体,培养专业化的中国民族管弦乐演奏高级人才。

歌剧学院

由旅意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歌剧表演艺术家孙秀苇担任艺术总监。

学校积极探索专业化的歌剧表演高端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国内外招收已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学员,以歌剧创演、研究和实训为教学主体,着力提升学员舞台综合表演能力和专业素养,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歌剧人才。

室内乐学院

由国际著名小提琴家、意大利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获得者、英国皇家音乐学院会员荣誉(fram)获得者宁峰担任艺术总监。

学校积极构建专业化的室内乐表演高级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国内外招收已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学员,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优秀艺术素养和专业水平的室内乐表演优秀人才。

合唱学院

由时任浙江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声乐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合唱协会理事长、浙江音乐学院教授严圣民担任院长。

学校构建专业化的合唱表演人才培养机制,面向国内外招收已具备一定专业水准的学员,搭建集理论教学、排演实践、科研创作为一体的教学平台,将中国合唱音乐发展特点与宽广的国际学术视野相融合,着力培养具有优秀的合唱表演高级人才。

本科教育

2022—2023 学年

应届本科生648人,其中毕业人数为641人,应届毕业率为98·92%;授予学位总人数为640人,学位授予率为 99·84%。

2023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44%,位于全省本科高校前列。2023届毕业生中,出国出境85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16%;考取国内研究生8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2·85%,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99人,占15·33%,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288人,占44·58%,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3人,占 2·01%;自主创业15人,占2·32%;自由职业40人,占6·19%。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应届本科生人数初次就业率
130201音乐表演29697·97%
130202音乐学14195·04%
130203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44 95·45%
130204舞蹈表演5696·43%
130205 舞蹈学3491·18%
130206舞蹈编导11100%
130301表演5194·12%
130509t艺术与科技13100%
参考资料

2021—2022 学年

应届本科生617人,其中毕业人数为612人,应届毕业率为99·19%;授予学位总人数为611人,学位授予率为 99·84%。

202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97%,位于全省本科高校前列。2022届毕业生中,出国(境)留学6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0·46%;考取国内研究生10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7·81%;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103人,占16·83%;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211人,占34·48%;其他录用形式就业42人,占6·86%;自主创业15人,占2·45%;自由职业25人,占4·08%。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