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院简介
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郑州大剧院位于中原区西流湖街道汇智路以东、雪松路以西、渠南路以南、传媒路以北,占地面积50942m2,总建筑面积125965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2578m2,地下建筑面积63387m2。
设计理念
郑州,居天地之中而携五千年历史,引黄河之水而孕中原文明。未来集“体、艺、技、媒”为一体的郑州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区将续写辉煌,再次成为中华文化聚焦之地。本设计将秉承郑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挖掘巨大城市潜力,力图为这座华夏轴心之城打造一座文化自信、专业、高效、开放、绿色的“可持续”剧院。
“黄河帆影,演绎中原艺术之源泉,艺术之舟,唱响九州文明之华章。” 郑州作为华夏文化的发源地,历史悠远,底蕴深厚。故郑州大剧院以“黄河帆影,艺术之舟”为设计理念,描绘一艘承载文明的古舟巨舰,航行于黄河之上,经天亘地,扬帆破浪。建筑如同定格一幕气吞山河的歌剧,以一种气势磅礴的精神象征,独具中原底蕴的建筑形象彰显郑州文化轴心地位。
建筑造型
整个建筑体量由六片迎风展开的巨舰船帆,围合而成,其坐落在4·5m高的平台之上,独具气贯长虹之势。六片船帆由中国传统颜色——红色人造石包裹,白天张力十足,每当夜幕降临,室内璀璨的灯光通过玻璃幕透出,“船帆”蜕变成拉开的巨幕,观众在建筑里的活动若隐约现,凸显大剧院作为观演建筑的艺术特质。郑州大剧院720全景,室内设计
以“黄河汇聚,九曲华章”为主题,流动的空间串联起主次门厅与各个剧场观众厅,营造水势流动的动感空间感受。原生于环境的建筑形态肌理延续到室内,形似经冲刷所形成的黄河古道,塑造了自然流畅、步移景异的室内空间体系。通过建筑中庭、建筑边庭等缓冲空间的层次化处理,营造了舒适宜人的室内微气候环境。并且室内设计回应建筑造型设计理念,多采用黄、红等中原特色的色彩基调,强调横向线条,体现奔流的黄河水冲刷的古河道岩石肌理。起伏的内界面又似跳动的音符,塑造强烈的艺术气息,感动每一位到场的观众。组成部分
歌舞剧院1个(1700座)、音乐厅1个(850座)、多功能厅1个(430座)、戏曲排练场1个(450座)、豫剧团驻场区、曲剧团驻场区、行政办公及管理办公用房、附属配套用房及地下车库等。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