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文化
公司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路徽上部表示人民,下部为钢轨截面图形,代表铁路,总的含义为人民铁路,路徽标记的图形和尺寸应符合铁道部规定的标准。
公司目标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公司宗旨
人民铁路为人民。公司精神
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经营策略
增长旅客发送量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紧跟疫情平稳转折后的客运市场变化,采取科学的措施来制定客车开行计划,全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出行需求。为改善旅客的出行体验,他们引入了一系列新举措,如按年龄设立儿童优惠票、12306在线选座试点、学生优惠票资格在线核验等服务。在清明、五一和端午小长假期间,为满足旅客假日集中出行的需求,铁路部门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开夜间高铁、动卧列车、普速旅客列车等。这些措施较好地满足了旅客在假日期间的出行需求。2023年上半年,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数量达到9311列,发送旅客总数达到16·9亿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54·4%和122·4%。二季度的发送旅客数量较一季度实现了大幅增长。2024年1至11月份,中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40·08亿人次,年度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40亿人次大关,创历史新高。中国铁路客运量、客运周转量等主要旅客运输指标稳居世界首位。
保持货物发送量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稳固和拓展大宗货物的基本来源,特别是为确保关键物资的运输,积极推进了公路转铁路的实施。他们充分发挥了铁路在煤炭运输中的骨干作用,充分利用了大秦、唐包、瓦日、浩吉、兰新等主要通道,用于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运,持续增加货物列车的数量,提高了山西、陕西、内蒙、新疆等主要煤炭产区的外运能力。上半年,国家铁路共发送了10·53亿吨的煤炭,同比增长1·6%;其中电煤发送量达到了7·77亿吨,同比增长13·1%。同时,他们也合理安排了粮食、化肥等重要物资的运输,并实施了京津冀重要港口集疏港物资的“公转铁”方案,以支持货运量的增加。2023年上半年,国家铁路完成了总计19·3亿吨的货物发送,继续保持了高水平的运输量。2024年6月份,国家铁路发送货物3·32亿吨,完成货运周转量2665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6·1%、5·3%,创历史同期新高。截至2024年7月15日,中国铁路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指标稳居世界首位。
推进铁路规划建设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坚定地贯彻执行党中央有关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决策部署,紧密围绕着"十四五"规划纲要中确定的铁路重大工程项目展开工作。中国铁路特别注重补强短板,强化弱项,完善配套设施,有条不紊地推动铁路建设。聚焦在建项目,科学分配建设资源,优化施工组织,强化现场监督和检查,积极与相关部门和企业进行沟通和协调,积极推进土地征收、拆迁工作、市政配套建设以及外部环境整治等工作,全力完成建设投资和实际工程量。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完成了固定资产投资3049亿元,同比增长了6·9%。一些关键项目如乌鲁木齐至将军庙铁路扩能改造、兰新高铁兰州至西宁段提质和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等如期投入使用,而南昌至景德镇至黄山、福州至厦门、沪宁沿江高铁等一些重点项目也取得了新的进展。
科技创新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积极组建铁路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铁路科技创新整体合力;稳步推进“cr450科技创新工程”,高质量完成时速400公里各运营场景试验验证,实现明线单列时速453公里、交会时速891公里运行,关键部件试验测试取得良好成效;加快推进智能高铁2·0版科技攻关、基于5g系统的列车控制系统研制和铁路北斗系统应用等项目,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
服务国家战略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助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采取一系列举措来支持这一倡议的高质量发展。中国铁路完成了一批铁路口岸扩能项目,如满洲里口岸新建国际货场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改造。中国铁路持续优化中欧班列的全程时刻表,并在上半年开行了8624列中欧班列,发送了93·6万标箱,同比增长15%和29%。此外,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发送货物42·4万标箱,同比增长10·4%。雅万高铁工程建设也进入了尾声,成功进行了综合检测列车的测试,以350公里/小时的设计时速成功运行。中老铁路运营安全稳定,成功开行了昆明至万象间的国际旅客列车,2023年上半年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和运输货物960万吨,其中包括跨境旅客3·3万人和跨境货物230万吨。此外,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还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工作,2023年上半年在老少边界地区和脱贫地区完成了1638·88亿元的铁路基建投资。中国铁路还致力于推进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和提供运输服务,积极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
2022年《规划纲要》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以铁路为主干、以公路为基础、水运民航比较优势充分发挥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推进“6轴7廊8通道”主骨架建设,增强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交通运输联系。加强中西部地区、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建设,有序推进能力紧张通道升级扩容,加强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加快国家铁路网建设,贯通“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有序推进区域连接线建设,加快普速铁路建设和既有铁路改造升级。支持重点城市群率先建成城际铁路网,推进重点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并与干线铁路融合发展。完善公路网骨干线路,提升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质量,加快省际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普通国省道瓶颈路段贯通升级。继续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加强航空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国际和区域枢纽机场,积极推进支线机场和通用机场建设,推动打造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世界级机场群。提升水运综合优势,在津冀沿海、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推动构建世界级港口群,支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加快长江等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建设。构建多层级、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