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色
铁路精神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为新时期铁路精神,于2014年1月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
“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这是突破以往精神理念的新发展,更是指引铁路职工前进的新思路。这一精神,不仅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新阶段,这一新的铁路精神,既有时代铁色,又顺应了铁路发展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铁路精神的新发展。安全优质体现了铁路的本质属性和首要职责,因为它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承载着运输业的主导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是铁路最重要的职责,为旅客货主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也是铁路的本质属性,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使铁路带动国家,国家带动的铁路的互动发展,让铁路兴荣,国家强盛。
铁路路徽
1949年1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铁道部(军委铁道部)成立。5月,军委铁道部发出通知,在全国征集新中国铁路的路徽图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收到应征图案3200多件。铁道部对筛选出来的图案进行审查后,呈请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暨财经委员会批准,才确定了所选定的图案式样。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同日,中央人民政府铁道部成立。1950年1月19日,铁道部发出“制定中国人民铁道路徽图案式样分发全国各铁路一律制用”的铁道部令。这项部令颁布了中国人民铁道路徽标准式样图案和胸章、帽徽、纽扣、会场及建筑物装饰图式的比例尺寸,并且对路徽图案的含义专门作了说明:路徽图案代表机车正面;外圈是人字形的,象形代表人民;工是铁轨的横断面,代表铁道;整图意义表示人民铁道。
1950年1月2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铁道部公告,确定采用陈玉昶设计的图案作为中国人民铁路路徽。公告中还公布了中选名单和奖励数额:第一名陈玉昶,酬小米800斤;第二名顾刻,酬小米500斤;佳作庐鹤春、冯敬修,各酬小米100斤。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