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会百科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会(anhui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union),简称安师大学生会,是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的、在安徽师范大学党委领导和安徽师范大学团委具体指导下的全校本科学生群众组织。该会以学生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下设综合部、学习部、文艺体育部、生活权益部等工作部门,工作人员总人数不超过60人,主席团成员不超过5人。
学生会执行学生代表大会决议。主席团成员应为三年级及以上本科生,部门负责人应为二年级及以上本科生。
章程
第一条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委员会(以下简称校学生会)是党领导下的主要学生组织,是学校联系广大同学的桥梁和纽带。
第二条 校学生会的一切权力属于全校本科学生,成员通过校学生代表大会行使权力。校学生会在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第三条 校学生会的指导思想是:在校党委和省学联的正确领导和校团委的悉心指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生为本,坚持为了同学、代表同学、服务同学、依靠同学,主要发挥服务学生的功能,当好学校联系广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学生的成人成才成功做出应有的贡献。
组织体系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会设综合部、学习部、文艺体育部、生活权益部等4个工作部门,根据主席团会议决议开展工作。校学生会工作人员总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0人,主席团成员不超过5人,兼顾不同校区;每个部门设部长1人、副部长1至2人。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应为三年级及以上本科生,部门负责人应为二年级及以上本科生。学生会聘任工作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试用期。学生会除主席团成员、执行主席、部长、副部长外,不设置其他任何职务。学生会确需主办的重大工作或活动,可根据需要以项目化方式招募志愿者,吸收同学参加,因事用人、事完人散。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会部门工作职责名称 | 工作职责 |
---|
主席团 | 负责执行学生代表大会和学生委员会的决议,领导校学生会日常工作;制定学生会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制定学生会规章制度并监督执行;主持召开学生会全委会、办公会和校院学生会主席团例会,研究决定学生会重要工作等。 |
综合部 | 负责校院班学生组织间的沟通联络;学生会日常工作的通知、考勤、档案管理、财务、宣传等;学生会工作人员的竞聘选拔、培训管理、考核评优等。主要有工作有:优秀学生会(部门)评选、学生会工作人员培训、学生会日常管理等。 |
学习部 | 负责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课堂笔记评比等学生课外学习活动,营造优良学风和学习氛围。主要工作有:赭麓大讲堂、“晨起大作战”晨跑锻炼活动、“毛笔字、钢笔字、粉笔字”书法比赛、学生“最美课堂笔记”评选等。 |
文艺体育部 | 负责统筹组织“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统筹组织校园文艺活动。主要工作有:“青春信仰”校园演讲比赛、“青春思辨”校园辩论赛等。 |
生活权益部 | 负责统筹做好文明寝室创建、文明就餐督导等工作;收集反馈学生思想动态、舆情信息等工作;宣传解释关系学生利益的有关制度等。主要工作有:“家乡的味道”学生厨艺大赛、“青春家园”新生寝室设计大赛、公交车进校园活动、学生学习生活情况调研、“易寻”线上失物招领平台运营等。 |
公众号主体介绍安徽师范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安徽师范大学学生会是由安徽师范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安徽师范大学(anhui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安师大、安徽师大或安师(ahnu),学校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也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安徽师范大学。2019年8月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截至2025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共有赭山校区、花津校区、天门山校区三个校区,18个学院,本科专业89个。校园占地总面积202·4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3·5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9·59亿元,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有教职工2777人,各类在籍学生54000余人。
历史沿革
省立安徽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创建于1928年。前身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在安庆建立的求是学堂。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求是学堂与敬敷书院合并成立安徽大学堂,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改为安徽高等学堂,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1921年,皖籍名流陈独秀、胡适、陶行知等极力倡导筹建安徽大学。同年7月,蔡晓舟为首组成“安徽大学期成会”,开展筹建工作。1922年3月20日,时任安徽省长许世英支持成立了“安徽大学筹备处”,后因军阀斗争筹备工作历三年无果而辍。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8个学院,本科专业89个,学科专业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
安徽师范大学本科专业一览表学院名称 | 专业名称 | 授予学位 |
---|
文学院 | 秘书学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汉语言文学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法学院 | 行政管理 | 管理学 |
法学 | 法学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
经济管理学院 | 投资学 | 经济学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 |
经济学 | 经济学 |
金融工程 |
供应链管理 |
数字经济 |
音乐学院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音乐表演 |
音乐学 |
美术学院 | 雕塑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产品设计 |
工艺美术 |
绘画 |
美术学 |
书法学 |
历史学院 | 世界史 | 历史学 |
历史学 |
教育科学学院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心理学 | 理学 |
教育技术学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特殊教育 |
外国语学院 | 法语 | 文学 |
日语 |
俄语 |
英语 |
葡萄牙语 |
体育学院 | 休闲体育 | 教育学 |
运动训练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新闻与传播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影视摄影与制作 | 艺术学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动画 |
广告学 | 文学 |
摄影 | 艺术学 |
新闻学 | 文学 |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 艺术学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统计学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软件工程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网络空间安全 |
人工智能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 自动化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通信工程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学 | 理学 |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材料化学 |
应用化学 |
化学 | 理学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工学 |
地理与旅游学院 | 酒店管理 | 管理学 |
城乡规划 | 工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学 |
土地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地理科学 | 理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制药 | 工学 |
园艺 | 农学 |
生物技术 | 理学 |
生物科学 | 理学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生态与环境学院 | 环境工程 |
环境科学 |
生态学 | 理学 |
以上信息截至2024年4月,参考资料: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入选安徽省高峰学科6个、高峰培育学科4个、特色学科专业(含培育)5个,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6个,安徽省重点学科18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3个。现有博士后流动站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6个,本科专业89个。
学科建设类别与名称类别 | 名称 |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化学、生物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数学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物理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数学、地理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世界史、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公共管理学、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金融、应用统计、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农业、林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音乐、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设计 |
安徽省高峰学科 | 化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诗学)、中国史、教育学、生态学 |
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 | 化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社会科学总论(一般社会科学) |
a类省级重点学科 | 中国语言文学 |
b类省级重点学科 | 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原理、人文地理学、有机化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共党史、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现当代文学、音乐学、专门史、应用数学、分析化学、自然地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师资力量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7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7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1个。
科研平台类别 | 名称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 | 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 | 功能分子固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 | 皖江城市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协同创新中心 |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 | 伏尔加-第聂伯两江流域研究中心 |
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 | 安徽文化发展研究院 |
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7个) | 安徽省水土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智能机器人信息融合与控制工程实验室、安徽省新能源汽车电池储能材料工程实验室、安徽省医疗大数据智能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高碳产业碳中和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分子检测与诊断工程研究中心(筹)、安徽省智能学习技术与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筹) |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 | 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皖南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安徽创意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 |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7个) | 重要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分子基材料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江淮流域地表过程与区域响应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网络与信息安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分子酶学与重大疾病机理研究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材料与化学测量安徽省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 | 安徽省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
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 | 生物环境与生态安全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传感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因疾病与健康生物医学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 | 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工程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 | 徽文化生态安全及文旅融合发展实验室 |
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个) |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 |
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1个) | 繁昌现代农业绿色发展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 |
以上信息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8月14日,参考资料: |
科研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安徽师范大学校徽为圆形图案,校徽上部由郭沫若为安徽师范大学亲笔题写的校名;下部anhui normal university为英文校名;中间图案为教师正在授课形象,表达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之寓意,其中●代表太阳,下面由变形的学校缩写“安师大”的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a、s、d组成,1928代表建校时间,蓝色象征蓝天或黑板,寓意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校区情况
安徽师范学院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赭山校区、花津校区和天门山校区。
赭山校区
赭山校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北京中路2号,建有田家炳教育书院、图书馆、室内和室外运动场等设施。赭山校区
花津校区
花津校区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南路189号,建有七栋教学楼、南体育场、北体育场、医务室和宿舍楼等设施。其中,敬文图书馆是花津校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自东大门主广场凸向湖面,四面来风,八方有景。花津校区
天门山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安徽师范大学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蒋家平 |
校长 | -- |
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正厅级) | 熊宇杰 |
党委副书记 | 曾黎明、胡靖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专员 | 茆磊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高峰、桑青松 |
学术副校长 | 辛涛、景晓军 |
纪委副书记 | 马广见 |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安徽师范大学历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历任党委书记 | 项南、干仲儒、方向明、万立誉、陈望岐、李锐、陈韧、魏心一、沙流辉、杨新生、谷国华、沈家仕、丁万鼎、蒋玉珉、吴良仁、顾家山、胡朝荣、张立驰 |
历任校(院)长 | 姚永朴、刘文典、程天放、王星拱、杨亮功、何鲁、程演生、傅铜、李顺卿、汪宏法、刘真如、李品仙、朱清华、刘乃敬、朱佛定、刘天予、程演生、朱光潜、陶因、柯育甫、万昌言、杨亮功、李相勖、许杰、方向明、万立誉、吴从云、童世杰、魏心一、陈韧、沙流辉、叶钟文、杜宜瑾、张海鹏、沈家仕、丁万鼎、蒋玉珉、王伦、张庆亮、李亚栋 |
历任纪委书记 | 徐勉一、任兴田、李凤阁、高家保、李立功、程度 |
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校园环境
安师大五四堂
安师大五四堂的定名由来是为了纪念 “五四”青年节及迎接即将开展的思想改造运动。1952年5月4日晚上,全校师生员工举行落成典礼,并由安徽大学许杰主委亲临讲话。这栋建筑颇具有历史纪念与教育意义。同时,这里跟随学校的发展与变迁,从解放初期作为安徽大学大教室,以后一度作为学校小礼堂,现为专家楼餐厅,它是安徽师范大学发展变迁历程中的标志性历史建筑。
皖江中学堂暨省立五中旧址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友情况
知名校友(部分)政界 | 王胜俊 | 刘奇葆 | 李从军 | 丁学东 | 肖超英 |
丁祖荣 | 张士军 | 齐新 | 李修松 | 唐跃 |
王文有 | 张雪平 | 梁桂 | 许成仓 | 孙云飞 |
冯键 | 胡云腾 | 黄忠超 | 胡启生 | 王立彤 |
学界 | 田捷 | 谈敏 | 李亚栋 | 王国健 | 朱小蔓 |
张国刚 | 高岱 | 卜宪群 | 晏绍祥 | 池子华 |
吴根友 | 鲍鹏山 | 潘德荣 | 龙腊生 | 沈月毛 |
陈传峰 | 王如松 | 汪卫华 | 齐飞 | 王凤雨 |
朱江 | 姚永刚 | 韩斌 | 毛兰群 | 汪小全 |
邱小波 | 储成才 | 王启华 | 徐飞 | 朱良志 |
檀传宝 | 史际春 | 沈旭 | 胡小明 | 沈国震 |
黄晓楠 | 张允熠 | 石中英 | 舒咏平 | 李斌 |
张杰 | 张民选 | 赵刚 | 杜先能 | 吴春梅 |
王源扩 | 许志才 | 马建 | 何根海 | 蒋永文 |
谢阳群 | 汪青松 | 曹进德 | 张云 | 陆玉林 |
方柏林 | 吴立高 | 张春江 | 陶红峰 | 孙长永 |
吴言生 | 张小祥 | 储泽祥 | 吕本富 | 洪欣 |
商界 | 管必红 | 吴长庚 | 程岗 | 雷忠平 | 唐婧 |
传媒界 | 胥午梅 | 朱晓琳 | 蒋昌建 | 吴征 | 章敬平 |
胡鑫 | - | - | - | - |
刘春 | 汪金福 | - | - | - |
体育界 | 王春雨 | 赖晓晓 | 张军勇 | - | - |
所获荣誉
荣誉奖项(部分)时间 | 荣誉 |
---|
2011年10月 | 获评“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 |
2013年6月 | 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6年2月 | 获评2015年全国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
2017年6月20日 | 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
2017年 | 获评qq智慧校园“全国示范院校”称号 |
2017年3月 | 获批教育部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
2019年8月5日 | 2019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20年11月11日 | 获评2020年度全国智慧教学示范基地 |
2020年11月20日 |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
2020年12月 | 获评首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
2021年9月 | 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
2021年9月7日 | 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 |
2022年2月7日 | 2021年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排行榜 |
2023年11月15日 | 获得“安徽省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
2024年4月 | 获评“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组织实施工作突出单位” |
2024年5月 | 获评国家艺术基金10周年安徽省立项资助成绩突出单位 |
学校事件
2025年5月27日凌晨,一名醉酒男子潜入位于芜湖的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一间女生宿舍,还在一张床上睡觉。对此校方回应媒体称,男子饮酒后翻窗进入,公安部门已立案调查,学校正采取措施对宿舍一楼窗户进行封闭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