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1994年创刊初期采用四开四版手工画版工艺,办公场所为租赁房屋
2002年起应对《家庭周报》等媒体竞争,建立新闻漏报追责机制
2010年成立自有发行公司,实现发行量逆势增长
2013年与香港成报社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新闻资源共享机制
2018年完成全媒体矩阵建设,实现计算机化办公体系
截止2022年,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2637篇原创内容
版面与内容
常态设置包含公益专版,2023年6月29日第09版完整呈现包头市1990-2050年公益事业时间轴
社会民生版2021年刊发872篇民生报道,通过"民呼我应"专版建立民生问题解决机制
2025年3月25日报道涵盖政务公示、高铁建设、校园招才等7个领域新闻事件
设置重大主题专栏,2021年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全媒体发布860篇稿件
发行与经营
截止2022年保持包头地区发行量第一地位
2013年已建立广告策划服务体系,包含市场调研、创意设计等模块
发行网络覆盖包头全域并通过战略合作拓展全国范围
2025年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海报及短视频有奖征集活动扩大读者参与度
媒体融合
构建"两报一网"全媒体传播格局,与包头新闻网形成协同矩阵
2018年完成采编设备升级,建成全媒体中央厨房系统
推行"先网后报"采编模式,2021年与黄河云客户端实现内容互通
新媒体账号在自治区影响力排行榜长期保持前列
社会责任
2021年参与文明城市创建主题宣传,刊发相关报道412篇
通过公益专版持续报道慈善事业,时间跨度涵盖60年(1994-2054)
建立舆论监督机制,2021年累计追踪解决民生问题4132件
2025年3月发布气象预警信息,服务市民出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