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百科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立于2008年,是中国也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将美国法律培养模式(j·d·) 和中国传统的法律硕士培养模式(j·m·) 相结合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学院创院院长为美国康奈尔大学前校长、上海纽约大学常务副校长、2011年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改革开放40周年40位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之一jeffrey lehman教授。现任院长philip mcconnaughay历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学院院长和国际关系学院的创院院长、伊利诺伊大学法学院教授,并曾任顶级跨国律所美富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北大国际法学院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学) &j·d·项目学制为四年。严谨的教学、中英双语法学教育模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日益显著的普通法系、大陆法系以及中国法律传统之间的交融。stl的使 命是促进中国法律行业的成长,使该行业能够向中国先进的、国际化的经济体和市民提供成熟的法律服务,并且能够成功在与主导该项工作的跨国律师事务所的竞争中获胜。stl获得成功的关键要素是将优秀的国际化师资所讲授的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法律的j·d·/j·m·课程与严格的案例分析和苏格拉底互动式提问教学方法相结合。
办学历史
中国经济现代化与法律现代化之间深入的促进关系的根本蓝图,由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上任伊始提出,并在1992年南巡时再次提及。经济史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提出的“执行契约的效率是决定经济绩效的唯一重要因素”支持了邓小平同志的远见卓识。
海闻博士(中国知名发展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前院长)在2007年提议在深圳建立创新性专业法律研究生教育。
学术研究
国际化是国际法学院建院以来贯穿始终的行动原则。来自世界各地的教职人员为学生带来了多样化的学习体验和分析视角。课程设计以当今全球法律实践为理念,为学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业界领袖做好充足的准备。从国际交流项目到国际模拟法庭比赛再到精心挑选实习单位,国际法学院国际项目办公室为学生协调安排了一系列出国学习和工作的机会。国际法学院这种新颖的战略性国际化法律培训方式,使其在世界法学院中独树一帜。
办学条件
学科建设
北大国际法学院j·d·/j·m·双学位项目学制四年,第一年安排j·d·核心课程,同时辅以(1)跨国法律概况课程,该课程向学生逐一介绍世界主要争端解决司法区域及其法律规范; (2)英文写作课程,该课程由专门的语言学者任教,提高母语非英语学生的语言能力,借此帮助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第二年以中国法律硕士课程为主,辅以少量jd和比较法课程,以此保持学生的英文熟练度。第三、四年的课程更重视提供涉及中美法律问题的课程,包括从欧盟及其他地域视角下的分析,保证我院的跨国法律教育项目名副其实。
文化传统
办学理念
学院的办学理念是把世界通行的美国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引入中国,在全球化时代为中国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跨国法律人才;搭建高层次的国际性学术交流平台,增进中美以及国际间法律、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深层次的沟通和交流。学院现是中国大陆唯一一所引入美国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
办学模式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stl)是现中国大陆唯一一所按照美国法律教育模式(j·d·模式)培养法律人才的法学院。
特色教育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校领导
jeffrey lehman,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创院院长,法学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前任校长及中美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席。
philip mcconnaughay,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法学教授,曾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
mcconnaughay院长著作甚丰,在国际商事纠纷解决、国际贸易规制、仲裁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编写过不少书籍。
校园环境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于2017年3月入驻全新的教学和办公大楼。新大楼的入驻将更好的适应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师资力量的增长。该教学楼由世界顶级建筑设计公司kohn pedersen fox(kpf)主持设计,本地设计院华森建筑设计合作进行施工图的深化。
设计概念充分考虑新楼与现有校园风格的一致和兼容。北侧外墙与主路相邻,成为面向校园的主入口。该侧外墙用白色材料隔成网格状,与校园的现代风格一致。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是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graduate school)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是由北京大学与深圳市政府合作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北京大学在中国国内唯一直属的异地办学实体,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区深圳大学城北京大学校区,是北京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入选广东省新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
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2003年9月,迁入深圳西丽大学城。2021年10月,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正式纳入广东省新一轮“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建设序列。
截至2023年12月,研究生院校园面积26·0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84万平方米;有直属院系8个,有硕士专业18个,博士专业13个;有教职工总数821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在校研究生3723人,博士研究生467人,硕士研究生3256人,在校留学生155名。
历史沿革
2001年1月,北京大学与深圳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4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2002年4月,研究生院与校本部共同建立5个学院。9月,第一批学生入学。
2006年1月,文法学院拆分为法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与医学院更名为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研究生院有直属院系8个。
直属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 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环境与能源学院 |
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 新材料学院 | 汇丰商学院 |
国际法学院 | 人文与社会科学院 | - |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研究生院有教职工总数821人,其中专任教师289人,校本部兼职教师45人,兼职教师9人,实验室技术人员178人,行政人员245人,工勤人员1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14人,海外归国人员136人,外籍专家45人。
优秀教师类别 | 姓名 |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张锦、吴云东、杨芙清、王阳元 |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 | 赵鹏军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 张锦、吴云东、杨震、谭文长、翟宏斌、赵鹏军、王鹏飞、田永鸿、杨玉超、宋令阳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 | 黄晓峰 |
自然资源部科技领军人才工程 | 赵鹏军 |
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人才 | 汤俊卿 |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 翟宏斌 |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海闻、谭文长、徐泓张、盛东、翟宏斌、潘锋 |
南粤杰出人才培养工程 | 杨震 |
广东省珠江计划引进领军人才 | 谭文长、吴云东、孟鸿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研究生院有已建和在建市级以上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载体60余个,其中包括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部级实验室,13个广东省级平台,19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8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6个深圳市公共技术服务平台、2个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2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科研平台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科技创新基地 | 省部共建肿瘤化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材料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原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分室) |
部级科技创新基地 | 自然资源部陆表系统与人地关系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臭氧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深圳基地) |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 广东省纳米微米材料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材料设计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超高清沉浸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存算一体芯片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超高清沉浸媒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基础研究类)广东省存算一体芯片重点实验室(技术攻关类) |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红树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氧化物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广东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广东省光电材料器件技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广东省教育厅科技创新基地 | 广东省柔性光电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萨金特数量经济与金融研究重点实验室北大汇丰智库广东省后摩尔集成电路技术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供给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超大城市空间之力现代化研究中心 |
深圳市重点实验室 | 化学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集成微系统科学工程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循环经济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纳米微米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云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计算化学与药物设计重点实验室深圳市重金属污染控制和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薄膜晶体管与先进显示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功能结构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新能源材料人工设计重点实验室深圳有机光电磁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深圳市细胞生理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信息论与未来网络体系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先进电子器件与集成应用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智能多媒体与虚拟现实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新能源材料基因组制备和检测重点实验室深圳市tsv三维集成微纳系统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内容中心网络与区块链重点实验室 |
深圳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 | 深圳氧化物tft器件与集成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物联网智能感知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融合网络集成播控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功能化微尺度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三维数字媒体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藻类新能源技术开发和应用工程实验室深圳太阳能薄膜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多能干细胞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宽带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再生复合环保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太阳能与风能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手性药物合成化学工程实验室深圳柔性显示纳米光电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深圳节能减碳数据平台及分析技术工程实验室深圳市纳米药物缓释材料工程实验室深圳纳米多孔水处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深圳oled材料与器件工艺工程研究中心深圳市超高清视频编解码工程研究中心 |
深圳市公共服务技术平台 | 深圳物筛选和临床前药效评价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网络环境下的智能监控系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主的药物研发公共技术平台深圳市功能分子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测试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视频编解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深圳市半导体显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
深圳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超大城市空间治理政策模拟社会实验中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区域与国别法研究中心 |
其他市级科技创新基地 | 深圳市柔性电子概念验证中心 |
区级科技创新基地 | 集成电路测试验证工程技术中心深圳市南山区实验动物研究中心南山区计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深圳市南山区重金属监控技术中心oled关键材料研究应用工程中心 |
院企联合研发平台 |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兔展智能 aigc联合实验室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知存科技存算一体联合实验室咪咕-北大-北大深研院超高清元视觉技术联合创新实验室北大深研院-蕾奥tod+城市运营联合实验室北大深研院-屹艮科技电池材料仿真联合实验室北大深研院-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主权可信互联网联合实验室 |
科研成果
…更多「学术科研」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logo,主体为圆润流畅的线条雕琢而成的“20”字样。logo将古典感与时尚感巧妙融合,代表北大深研院具有历史积淀和时代气息的双重特质,也体现北大深研院学子崇尚融会贯通的思维模式。其中“2”以汉字“飞”字为意形,寓意北大深研院20周年正当年少,在20周年之际,于鹏城再次起飞,昂扬向上,莘莘学子,前程万里;“0”遵循北京大学logo篆体中“北大”的字样,拆分“北”“大”二字合围,以“跑道”为原型,寓意以科技进步为跑道,展现北大深研院对科学前沿、创新理念的不懈追求,朝着“开拓式探索科研成果”的目标加速飞奔。标志颜色沿用了北京大学logo的“北大红”颜色,同时也是世界认识的“中国红”,象征着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作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北大深研院爱国、进步的光荣传统和振兴中华、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
社团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截至2024年12月)职务 | 姓名 |
---|
深圳研究生院党委书记 | 谭文长 |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深圳研究生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 | 张锦 |
深圳研究生院党委副书记 | 安晓朋、戚国伟、邹月娴 |
深圳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 杨震 |
深圳研究生院副院长 | 牛宏伟、潘锋、王鹏飞 |
深圳研究生院纪委书记 | 戚国伟 |
深圳研究生院总会计师 | 徐颖 |
资料来源: |
校园环境
据2024年12月研究生院官网数据,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有学生公寓6栋,校园内主要有两个超市:7-11和全家福,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桌球场位于g栋一楼,网球场位于田径场两侧,有2块标准,排球场位于田径场东侧,共有3块场地,篮球场位于田径场东侧,共有2块场地,足球场位于学生宿舍楼东侧,内含足球场。公共教室位于c栋、d栋、国法大楼和商学院大楼,会议中心设置有482张座椅。
所获荣誉
获得荣誉时间 | 名称 |
---|
2020年5月 | 深圳市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