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公众号 > 主体介绍 >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释义: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徽共有三部分组成:一是由两个蓝色的圆环。其内环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本着“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齐心协力,共建示范性的高职院校;而外环则代表学院与世界各国广泛交流,并日趋走向国际化,力争将学院办成国际一流的高职院校。二是学院的中英文校名及建校时间。它不仅表明学院已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而且并将迎来灿烂的明天。三是内环中的图形部分。它由“工业”二字有机组合构成。其高耸向上的挺立意境,展现学院业有所成、学用并举、积极奋发的校风;“工”字则似一轮腾升而起的旭日,蕴含学院创新未来、锐意进取、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整个设计色彩鲜明,构图简洁,寓意明晰,它不仅符合学院蒸蒸日上的发展形势,而且也与学院脚踏实地、做事果断的风格相吻合。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博学,善技创新

释义:“厚德”:出自《易经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地势舒展,君子取法于地,以深厚的德行来成就事业)。“厚德”即广厚之德,犹如“大德”;大地具有广厚之德,气势厚实和顺,故能载生万物。与此相对应,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厚德”就是要在“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础上,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博学”:语出《礼记中庸》,先贤们在《中庸》中告诫学子们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其实这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从“博学”到“笃行”,主要是用来勉励莘莘学子的。学子们要在具有广博的知识、较宽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涉猎相关学科、相关领域的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决定了其产品往往是多学科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这要求产品生产的直接实施者和组织者,具有与工程型人才不同的宽泛的知识面。

“善技”:即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高等职业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他们的最大特点是擅长技术应用,同时,由于其是产品的直接组织者和计划的直接实施者,因此,要求他们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突出的专业技术特长,适应技术发展的知识更新和技术能力。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毕业后就能上岗顶用是学院毕业生的重要特色。

“创新”:进入二十一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以不断创新的知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它是知识密集型和智慧型的经济,其核心在于创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开拓创新是从业人员履行职责、提高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要能够艰苦创业,更要有创新精神。

校歌

青春的摇篮 时代的港湾

厚德 博学 善技 创新

夸父追日

《山海经 海外北经》曰:“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雕塑《夸父追日》引其原文之意,并以雕塑的语言象征性地表现了北工职院师生对知识和真理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团结、拼搏、求实、创新”的学院精神。

学与训

学理论,看书卷平展写一方天地。重实训,听齿轮转轴练多面技能。学训之间,得报国立身之才。尽心育人,忠高职教育之业。

健与和

雕塑用校徽立体化的表现形式,体现了我院刚健进取、和合相融的学训文化精髓。和合似水,刚健如山,山水间开创高职教育发展的大格局。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