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学生新闻中心百科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新闻中心是由校团委直接领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校级综合性传媒组织。
学生新闻中心以促进校园信息的有效传递,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宗旨,承担着为北化广大学生服务,宣传校团委各项活动、构建校园文化主旋律的任务。1995年10月成立火种编辑部并且创建刊物《火种》,在《火种》出刊到第四期的时候,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学生,学校加强了对当时火种编辑部的支持力度。
历史沿革
将其更名为学生通讯社,并把学通社由原来的社团定位为直属于校团委的学生组织。
《火种》在出刊至第七期时正式更名为《北化青年》,此时《北化青年》也被定位为校级刊物和我校共青团团刊。1999年,团刊《北化青年》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
并积累了很多经验。2002年学生通讯社出版了第一期彩色封面的《北化青年》。
组织介绍
学生新闻中心是宣传共青团先进思想、引导校园舆论、活跃校园文化、引领北化学子积极思潮、反映当代大学生精神风貌的重要载体。现下设:编辑部、公关部、媒体部、新闻部、组织部五个部门,现又成立新媒体传播组。
学生新闻中心一直以传播校园文化为己任,主要负责学生工作办公室主办的《北区瞭望》和《北化青年》的编辑出版和发刊工作,同时还负责制作面向全体师生、随时更新、收集校内外热点的微信报,并录制校园电视台首档节目《北区焦点》。
中心成员
凡拥有北京化工大学学籍不分民族、性别和宗教信仰均可申请加入学生新闻中心,经过笔试、面试等考察后,优秀者可获得干事资格,正式成为学生新闻中心的一员。
二、拥有在正当途径下,对主任、部长等干部的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相关建议的权利;
工作制度
一、例会类型。主要分为全社大例会、部长例会及各部例会。
部门介绍
编辑部以“激情成就梦想,执着成就辉煌”为部训,以“团结奋进,高效务实”为部门精神,主要承担制作北区校刊《北区瞭望》杂志的任务。《北区瞭望》在一代代编辑人的共同努力下向着规范化、大众化、专业化的方向阔步发展,成为北校区文化宣传的一股重要力量。此外,编辑部还承载着《新生手册》、《军训简报》以及各种时事特刊的收集和编排工作。
媒体传播
日前,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新媒体(自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学生新闻中心作为我校最大的校园传媒组织,历经18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基本建立健全了传统媒体的运作模式,并且逐步开始探索新媒体技术。为了进一步提高校园信息的传播,加快新闻中心新媒体工作的建设,现决定自2015年起,正式成立学生新闻中心新媒体传播组,简称“新传组”。
学生新闻中心与2015年3月29日在北校区北功厅成功举行了“新媒体传播组成立仪式”,学校领导、高校媒体、学生组织干部、校园主页君等均参与了成立仪式。
小组定位
区别于学生新闻中心的其他部门,是作为新闻中心的一个附属机构,不享有其他部门的权益,是新闻中心在特殊阶段产生的特殊组织安排,为今后成立“新传部”积累经验。需要说明的是,“新传组”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管理。在学期末,根据成员的表现情况单设创新奖。
成员选拔
学生新闻中心现有人人主页、微信平台、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分别由各部门负责维护。新媒体工作组人员的选拔也是基于这些新媒体平台的运营情况。在每年各部门纳新完成之后,从各部门中挑选成员组成新媒体工作组。其中须包括编辑部文编一名、新闻部摄影记者、文字记者各一名。由新闻中心(副)主任担任组长,大二(副)部长担任副组长。
工作安排
…更多「媒体传播」介绍请查阅全文…
首届组长
组长 | 副组长 | 副组长 | 名誉组长 |
---|
韩松(组织部副部长) | 魏思涵(公关部副部长) | 杨子琛(编辑部副部长) | 刘路瑶(13级副主任) |
各部部长
主任团 | | 编辑部 | 公关部 | 媒体部 | 新闻部 | 组织部 |
---|
杨冬月 | 正部长 | 高慕洁 | 王剑 | 邹鹤颖 | 徐姝敏 | 高子贻 |
洪梓竞 | 副部长 | 李健文 | 陈叶伟 | 陈宇晰 | 陈嘉琦 | 黄宇恒 |
许斯琪 | 王银桥 | 范嘉月 | 任芊洁 | 李佳怡 | 刘鹤宁 |
\ | 张钧凯 | 高美茜 | 徐学谦 | 李听洋 | 吴泳达 |
主任团 | | 编辑部 | 公关部 | 媒体部 | 新闻部 | 组织部 |
---|
王晨(正) | 正部长 | 侯百奥 | 李玟 | 陈天乐 | 秦晓燕 | 陈蕾 |
副部长 | 安怡静 | 刘冬 | 焦子坤 | 赖黎明 | 段小悦 |
王子一(副) | 黄琳 | 刘佳欣 | 刘俊杰 | 李立 | 杨喆 |
刘笑宇 | 龚天宇 | 王君仪 | 杨博涵 | 岳培境 |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化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新闻中心是由北京化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化工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简称“北化”(buc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11工程高校,是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
学校原名北京化工学院,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原化学工业部领导,是新中国为“培养尖端科学发展所需的高级化工技术人才”而创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学。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年,学校更名为北京化工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1998年,学校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7年,成为教育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教育部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共建高校。2008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6年,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共建高校。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18个院(系),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6个本科专业;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8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研究生9600人(其中博士2000余人)。
历史沿革
北京化工学院(1958年-1994年)
1958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亲自审批,将北京大学、天津大学等院校的化学系科部分合并组建北京化工学院,隶属原化学工业部领导。9月15日,正式开学,此日定为校庆日。建校初期,设有3个系1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规模达3150人,专业设置除基础化工外,还设有同位素分离、无机盐、国防化工、高能燃料等绝密专业。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2月,学校设有18个院(系),开设66个本科专业(含9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
北京化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院 | 专业名称 | 学位类型 |
---|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环境工程 | 工学 |
能源化学工程 | 工学 |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工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功能材料 | 工学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工学 |
北京化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安全工程 | 工学 |
工业设计(艺术类) | 文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工学 |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工学 |
包装工程 | 工学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北京化工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自动化 | 工学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工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通信工程 | 工学 |
软件工程 | 工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经济学 | 经济学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会计学 | 管理学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管理学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旅游管理 | 管理学 |
电子商务 | 管理学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北京化工大学数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金融数学 | 经济学 |
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学院 | 化学 | - |
应用化学 | - |
北京化工大学文法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管理学 |
英 语 | 文学 |
法 学 | 法学 |
行政管理 | 法学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教育学 |
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工程 | 工学 |
生物技术 | 理学 |
制药工程 | 工学 |
生物医学工程 | 工学 |
北京化工大学巴黎居里工程师学院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法合作办学) | 工学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中法合作办学) | 工学 |
生物工程(中法合作办学) | 工学 |
北京化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美) | 工学 |
生物工程(中美) | 工学 |
工业设计(中意合作办学) | 工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北京化工大学艺术与设计系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北京化工大学侯德榜工程师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社科类省部级基地,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级别 | 科研平台 |
---|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
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国家工程实验室 | 轮胎设计与制造工艺国家工程实验室 |
---|
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生物加工过程重点实验室 | 先进功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
新危险化学品评估及事故鉴定基础研究实验室 | 能源环境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
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危险化学品生产系统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 |
材料电化学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膜分离过程与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环境有害化学物质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生物医用材料北京实验室 |
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 | 北京市多级结构催化材料工程技术中心 | 塑料机械与塑料工程研究所 |
---|
化工行业系统仿真工程技术中心 | 化工行业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智能过程系统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生物炼制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高分子材料加工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市环境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水处理环保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北京市先进弹性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国家能源生物炼制研发中心 |
教育部弹性体材料节能与资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 文物保护领域科技评价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 | 北京知识产权研究基地 |
---|
国家引智基地 | 面向高端装备及医学器件的先进制造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绿色制造引智基地 |
---|
插层结构分子材料的组装化学创新引智基地 | 微生物绿色制造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
校内其他科研机构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 超重力工程技术中心 | 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心 |
过程模拟优化中心 | 环境与能源催化研究中心 | 化学工程与技术研究所 |
膜材料与新膜过程研究所 | 绿色化工技术发展研究中心 | 生物质能源与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先进纳微结构材料实验室 | 国防新材料研究中心 | 火安全材料研究中心 |
水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光聚合基础与应用研究中心 | 先进复合材料研究中心 |
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 | 先进聚合物结构与性能研究中心 | 材料环境行为与表面保护研究室 |
功能材料研究所 |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所 | 化工装备技术工程中心 |
发动机健康监控研究所 | 成型制造研究室 | 高分子材料加工成型与先进制造(英蓝)实验室 |
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 | 特种流体装备技术开发中心 | 化工设备设计研究所 |
微纳制造中心 | 塑料机械及塑料工程研究所 | 橡塑机械研究所 |
挤出成型研究室 | 塑料成型研究室 | 新材料及装备研究室 |
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 计算机模拟与安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电子信息工程研究所 |
自动化研究所 | 数据科学与工程研究中心 | 管道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
软件工程与智能计算研究所 | 微流控芯片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 | 计算机应用研究所 |
测控技术研究所 | 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 信息化绩效评估中心 |
运营管理与战略决策研究中心 | 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 | 安全与应急管理实验室 |
金融工程研究所 | 非线性科学研究中心 | 现代催化研究所 |
近代化学研究所 | 植物化学物理研究所 | 计算化学研究所 |
电化学研究所 | 工业化学研究所 | 现代药物研究所 |
标准物质研究所 | 制药工程研究室 | 生物工程研究室 |
知识产权研究基地 | 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心 | 社会保障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政治与行政学研究所 | 法学与知识产权研究所 |
思想政治教育调研基地 |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研究所 | 廉政研究中心 |
中国化工产业发展研究院 | - |
科研成就
截至2025年2月,学校承担重大项目、解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能力进一步增强,2023年学校科研经费到款突破12亿元,“十四五”时期科研经费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2%以上。学校有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获批化工领域全国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一大批科研成果在nature、science 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各类科研成果应用于国家尖端科技领域。
国家科技奖项(部分)项目名称 | 奖项等级 | 获奖时间 |
---|
低断面抗湿滑低噪声超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0年 |
塑料精密成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1年 |
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强化新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2年 |
大跨度钢结构防火防腐关键技术与工程应用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4年 |
新一代高性能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成套技术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2014年 |
节油轮胎用高性能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设计及制备关键技术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5年 |
重要脂溶性营养素超微化制造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2016年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北京化工大学标识以中国传统的铜钟为主体,使人耳边仿佛回荡起淳朴厚重、穿越时空的钟声。校园钟声犹如激越的人生号角,犹如悠扬的青春乐曲,它代表着有序的校园,象征着和谐的氛围。铜钟钟体最醒目的位置上镌刻着学校的校训上半句“宏德博学”,中部横平竖直线条既是钟体的纹饰,又是汉字的“工”字,与铜钟顶部的祥云图案配合,隐含着学校校训的下半句“化育天工”的寓意。铜钟底部的“1958”字样,表示学校建校的时间。铜钟周围以学校的中英文校名组成一个对称的图案,规整中有变化,静止中有动感,寓意着有突破、有创新的校风学风。整个标识以蓝色为主调,清爽明快,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
精神文化
…更多「校园文化」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区情况
朝阳校区
位于朝阳区北三环东路,该校区承担四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的教学和科研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教学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和教学实验室和基地成为双一流”建设重要基地。
昌平新校区
昌平校区总体占地面积1789亩,一期建筑总面积约34万平方米。昌平校区北临虎峪风景区,西南侧为南口镇,临近著名的居庸关八达岭,景色宜人。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教学楼、实验楼、体育馆和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
海淀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刘贵芹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谭天伟 |
党委副书记 | 宋来新、崔春花 |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 曲雁 |
党委常委、副校长 | 王峰、甘志华、任钟旗、梁永图、许海军、徐福建 |
副校长 | 苏海佳 |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
历任领导
北京化工大学历任领导历任书记姓名 | 历任书记任期 | 历任校长姓名 | 历任校长任期 |
---|
马芳庭 | 1959·3-1971·4 | 李苏 | 1958·8-1960·12 |
周静 | 1973·7-1979·7 | 马芳庭 | 1959·3-1971·4 |
马芳庭 | 1979·7-1982·6 | 马芳庭 | 1979·7-1982·6 |
周静(代理) | 1982·6-1983·12 | 陈鉴远 | 1982·6-1985·1 |
姜法善 | 1985·1-1993·10 | 庞瑶琳 | 1985·1-1993·10 |
卢济金 | 1993·10-1996·8 | 樊丽秋 | 1993·10-1997·8 |
冯文林 | 1996·8-2002·12 | 王子镐 | 1997·8-2012·6 |
王芳 | 2002·12-2018·11 | - | - |
袁自煌 | 2018·11-2021·03 | - | 参考资料截至2025年6月 |
校园环境
建设中心广场
建设中心广场,为师生打造全新的学习交流和文化活动场地。中心广场原为一段无法通行的泄洪渠,在设计及建设中,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充分调研师生学习、社交、文化活动、休闲娱乐需求,以“因地制宜、传承创新、开放融合”为建设出发点,在5100㎡空间中打造“动”“静”两大广场区域。“动区”集合阳光草坪、观演合影台地等场地设施,打造灵动多元的文化活动场地和自然愉悦的非正式学习交流空间。“静区”打造“园中园”式园林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景观画卷。赓续校园文脉的紫藤长廊、阳光长廊串联动静两区,自然与人文景观交融互动。
北化知行园
“北化知行园”坐落在玉屏山下,旨在着力打造具有北化特色的“劳育+”育人模式,促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联动,着力将劳动教育融入到思想引领、党团共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各项工作中,引导学生培育劳动理念,弘扬劳动精神。
体育馆
体育馆内建设了符合体育教学与比赛要求的各种场馆,包括篮球训练馆、羽毛球馆、网球馆、乒乓球馆等14个训练馆,丰富的场馆设施一应俱全。运动不息,生命不止,在运动场上挥洒青春汗水,在学习之余挑战自我,收获强健体魄。
第一实验楼
…更多「校园环境」介绍请查阅全文…
知名校友
北京化工大学知名校友(部分)姓名 | 职务 |
---|
政界精英 |
贺国强 | 第十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原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
周小川 | 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
何报翔 | 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 |
李学勇 | 第十七届、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教科委员会主任委员。 |
马正武 | 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国融通集团公司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
达列力汗·马米汗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委员。 |
陈伟兰 |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员会委员。曾任国家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
马志鹏 | 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
王浩水 | 曾任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
曹维新 |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科技俊贤 |
段雪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
杨万泰 | 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分子化学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
李玉良 | 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
岳国君 | 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高金吉 | 中国工程院院士,设备诊断工程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
张立群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
尹双凤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湖南大学教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
刘明杰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
周长辉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大学教授。 |
贺高红 |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
杨卫民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
吴一弦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
张秋禹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教授。 |
商界翘楚 |
俸培宗 | 化工出版社任社长兼党委书记。 |
衣锡群 | 京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 |
张金明 |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
王新革 | 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
黄剑辉 |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院长、教授,ccg特邀高级研究员。 |
陈颖 | 恒丰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董事长。 |
左晖 | 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 |
程维 | 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 |
所获荣誉
时间 | 名称 |
---|
2022年2月 | 北京化工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
2021年6月 | 北京化工大学扶贫工作办公室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
2010年4月 | 获评教育部“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
2017年11月 | 获评中央文明办首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
2018年7月 | 获评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
--- | 2021年度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学校首次参评,位列the全球排名第501-600位、中国大陆第23-33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