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公众号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北京
公众号ID:BIT_ASSN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北京理工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缤纷社团新鲜事儿与你不期而遇。

开发/运营主体:北京理工大学

关于主体: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北京市公办大学。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百科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简称“北理社联”,外文名“associations’ union of bit”)成立于2005年10月,是在校党委领导和校团委指导下的枢纽型学生组织,其前身为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协会。该组织以"专业、激情、沟通、利他"为核心理念,秉持"社团文化主阵地,校园文化急先锋"的价值导向,下设办公室、社团部、项目部等职能部门,实行项目化管理机制。作为全校学生社团的管理服务机构,北理社联致力于构建理工学子兴趣的栖息地、心灵的归属园,通过服务管理体育娱乐、公益实践、科技学习、文化艺术等四大类社团,组织开展大学道晚会、社团文化节、招新巡礼等品牌活动,加速大学生向社会人在心态和行为上的转变,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核心理念

没有专业,就没有比较优势,也就没有差异化,当然也就无所谓核心竞争力。所谓团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基于共同目标组成的集体。团队概念尤其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团队不单只是集合一群人,若没有共同目标,不朝一个方向使力,不相互认同与互动,那么即使在一起,也同团队概念相去甚远。协作精神是团队成员间相互关系的精髓。一个团队由不同类型的人组成,有如一支篮球队,有的运动员善于进攻,有的善于防守,有的喜欢远投,有的则擅长篮板球。每个成员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弱点、缺点,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是强调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而不是相反。团队成员的优化组合、合理分工、有效协作,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团队的力量。

原创论著

《大学生社团:理论、管理、案例》是北理社联原主席王乐所著的一本大学生社团论著,全书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以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一年中在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北理社联)的工作为主线,相对比较全面地介绍北理社联在校党委领导下、在校团委指导下独立自主的发展模式,把经营企业的一些理念大胆引进社联管理的发展方略以及独特的学生组织文化和价值观。这一部分是后面三个部分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北理社联独立自主的发展理念,也就不存在北理社联在一年中的长足进步,当然也就无法为北京理工大学的学生社团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主席团

中心人力资源

负责社联人员的招募、选拔、建档、培训、考核、晋升。同时负责大型活动项目组调配工作。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推进社联社团的专业化建设,增强社联与社团间的联系。

中心文化研究

主要负责组织和建设学生社团联合会形象。文化方面,参照学生社团联合会的档案,规划和总结社联的发展,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定制相应的社联周边产品,宣传以及体现社联文化,同时开展社联内部建设工作,定期组织聚餐、刷夜、等外出活动,及社联内部联欢会暨年终表彰大会以此联激励和增进社联人的感情;研究方面,定期举办文化沙龙及社联内部交流会等作为内部沟通平台,并积极开展文化沙龙的项目总结工作,完成社联内部的诸多备案和调查。每学期末,组织干事开展头脑风暴撰写调查问卷,以深入了解干事们对社联的全面感受,为之后社联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借鉴资料。

部门组成

办公室

办公室作为社联的枢纽部门,负责活动公文的起草发布、社联档案物资的管理以及社联内部相关会议与值班的安排等工作。一方面对外交流、服务,一方面起着内部协调、配合的功能。日常工作有收集各部门公文、制作社联简报、物资及社团会议室的管理和借用等。

社团部

社团部是社联和社团沟通的桥梁,负责沟通社团,社团注册备案、新社团成立等工作,同时协调各社团之间的关系,帮助社团完善管理,与社团携手并进。日常工作是与社团负责人联系交流,了解社团的近况,帮助社团解决碰到的难题。我们也会加入到社团活动中,密切和社团的联系,为社团提供有利开展活动的条件,让自己和社团同进步,共成长。

项目部

项目部自成立以来主要负责社团活动的场地与宣传品审批,及精品活动招标的策划工作。历年来项目部建立、发展了社团活动网络审批制度、中标精品活动督标制度,并开始对社联举办的各项活动进行立项跟进。日常工作有取送批条、负责各种活动的申请审批、负责社团精品活动招标等。

外联部

外联部负责联络社联以外的学生组织、学校相关部门、赞助商以及其他高校,为社联的正常运作和重大活动提供资金、物资等帮助,具体工作分为商业合作和对外联络两部分。商业合作:与各商家取得联系,以商业外场、讲座等活动或者冠名等形式,与商家达成合作,为商家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客户数量,为社联提供资金、物资等,实现双赢。对外联络:维系与北京乃至全国高校社联的友好关系,带动社联与外校互访交流,应邀出访北京其他高校社联的重大活动,并在社联重大活动时邀请外校到访,负责外校成员的接待工作。

宣传部

宣传部作为将社联活动与文化对外推广对内传承的先锋,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途径,努力将社联的品牌与精神传递给每个同学,扩散到每个角落。在每次大型活动中,宣传部负责设计制作各种平面宣传品,周边,和宣传视频,在校园内外以及网络平台上对活动进行宣传推广;在活动现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活动的精彩瞬间;协助学生社团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提升覆盖面和影响力。

考核部

考核部对社联所有活动以及社联内部人员进行全方位的考核,深入项目组内部审视考评工作,并且负责社联内部评优工作与社团评优的工作。日常负责社团外出活动报备、社团活动考核反馈,社联干事考核等。

新媒体部

新媒体部管理和运营学生社团联合会的网络宣传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贴吧等,统计学生社团联合会及所属社团活动信息并进行公布和报送,构建和维护学生社团联合会的门户与论坛,推动学生社团联合会及所属各学生社团信息化建设。以社团为中心,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主要内容,搭建具有独特文化的专业化宣传平台。

礼仪队

团体会员

北理社联实行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并行的制度。凡符合《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的规定,认可《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章程》并在北理社联完成注册的学生社团均为北理社联的团体会员。

依据《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管理条例》,没有通过北理社联注册的学生社团,不得在北京理工大学范围内或以与北京理工大学相关的名义开展任何活动。

公益类社团

历任主席

(2005年学生社团协会改组为学生社团联合会起)

第一任主席(2005年10月~2006年5月) 王乐

第二任主席(2006年6月~2008年5月) 王聪

第三任主席(2008年6月~2009年5月) 邓攀

第四任主席(2009年6月~2010年1月) 袁淡宁

精品活动

社团巡礼

北京理工大学社团联合会举办,北京理工大学各社团学生组织协办的“社团巡礼招新”活动将在每年的10月初左右在北理良乡校区南操场隆重举行。六个大类的80多个社团和学生组织会在操场摆开招新阵地。为了宣传自己,各个社团都会拿出自己的拿手绝活。社团巡礼活动,北理社联负责策划,布置,前期宣传,游戏,引导,考核,后勤的工作。巡礼为社团和大一新生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让新生与社团充分互动。

大学道晚会

传统电影式晚会,注重主题与整场晚会风格的契合。在前期制作与主题相关的晚会预告片,晚会开头安排自制主题的微电影,以拍摄花絮做结尾,中间以自我配音的电影片段和精彩绝伦的社团表演相互穿插构成一场浩大的视觉盛宴,向在校学生展现大学生活的美好蓝图的同时,也为社团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的平台。与此同时,彰显社联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专业、激情、沟通、利他,努力打造“校园文化主阵地,社团文化急先锋”的定位思想,展现理工学子别样的文化气息。

社团文化节

为了能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各社团的特色,体验到各社团独特的魅力,北京理工大学社团联合会每学年定期举办为期两个月的社团文化节。在这两个月,同学们将会看到精彩绝伦的表演晚会,感受到激烈的竞技比赛,在社团的共同努力下,弘扬大学生校园文化,增加校园底蕴,为全校师生展示我校社团的独特魅力。

北湖音乐节

公众号主体介绍北京理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北京理工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是由北京理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缩写为bit),简称为北理工,位于北京市,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大学、中央直管高校,位列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校前身是1940年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1946年1月,延安自然科学院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辗转华北办学。1948年10月,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与北方大学工学院合并,成立华北大学工学院。1951年11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将华北大学工学院改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4月2日,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5年1月,学校有中关村、良乡、西山、珠海、秦皇岛校区;在建校区有怀来、雄安校区(规划),截至2025年5月,校园面积610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303万平方米;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23个专业学院、开设本科专业74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28个,35个一级学科,均为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专业学位类别,其中7个为博士专业学位类别;有教职工6400余人、专任教师2600余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5万余人。

历史沿革

建校延安

1939年,抗日战争开始进入相持阶段,李富春同志深感提升生产力,迫切需要一批专门的科技力量,向中央提出成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在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与支持下,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开始筹建,由李富春兼任院长,留德科学家陈康白任副院长和筹建小组组长。1939年6月,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正式成立,在边区财政部院内开始办公。1940年3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同意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改为自然科学院。1940年9月1日,自然科学院正式开学,学院分为大学部、高中部和初中部。大学部设化学工程科、机械工程科、土木工程科、农业科、林牧科。延安自然科学院在延安经办了5年,培养了大约500名毕业生,其中包括武衡等科学家,李伦等军队将领。

华北办学

1945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指示,延安自然科学院师生120多人从延安出发,向东北迁移。因时局变化,学校滞留在张家口,与晋察冀边区工业职业学校合并,改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同年9月下旬,张家口被袭,学校转移到蔚县暖泉镇,11月初学校奉命又迁移到建屏县柏岭镇,把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与晋察冀边区铁路学院合并,成立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1947年11月,晋察冀工业交通学院的预科班搬到河北井陉,定名为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晋冀鲁豫边区于1946年初成立北方大学。其中北方大学工学院于1946年4月在邢台成立。1948年8月,晋察冀的华北联合大学与晋冀鲁豫的北方大学合并,命名为华北大学。同年9月,北方大学工学院与晋察冀边区工业学校在河北井陉合并成立了华北大学工学院。

迁址北京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设有23个专业学院,开设74个本科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本科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工程力学
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武器系统工程、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工程力学、机械电子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智能无人系统技术(教育部新工科)
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车辆工程、装甲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鲍曼学院:航空航天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
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感知工程(2021年新增新工科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对抗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密码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材料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北京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能源化学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
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应用物理学、量子信息科学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会计学、徐特立英才班(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社会工作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法学
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德语、西班牙语
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造型艺术
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王小谟英才班”、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全英文)、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科技
北京理工大学医学技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
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学院信息统一来源: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中心2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83个;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13个,牵头建设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爆炸科学与安全防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
北京理工大学部分科研平台
类型名称
国家级检验检测类平台2个国家阻燃材料与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管理平台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1个国家阻燃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车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大数据系统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复杂微细结构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科技与人权研究中心等
教育部批复平台20个智能机器人及系统集成攻关大平台、高能量物质前沿科学中心、安全与防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仿生机器人与系统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科技创新与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光电成像技术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原子分子簇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星导航电子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仿生机器人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飞行器动力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能量密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先进光电量子结构设计与测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空天信息网络安全与博弈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脑健康智能评估与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代数李理论与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导航、制导与控制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火安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爆炸防护与应急处置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集成声光电微纳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平台21个融合医工系统与健康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深空自主导航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无人车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非硅微纳制造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与边坡灾害预防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高效低排放内燃机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智能处理与内容安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伺服运动系统驱动与控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与生物诊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制造艺术创新设计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低维量子结构与器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认知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社会治理智联网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的数学理论与计算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医药分子科学与制剂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知识与数据融合应用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数字经济与政策智能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复杂环境智能感测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探测、制导与控制协同创新中心
北京市批复平台31个智能机器人与系统高精尖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自动控制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清洁车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嵌入式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生物医药成分分离与分析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软件安全工程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化学电源与绿色催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纳米光子学与超精密光电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数域信号与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精密光电测试仪器及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光电转换材料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复杂信息数学表征分析与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与绿色应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轻量化多功能复合材料与结构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海量语言信息处理与云计算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动力电池及化学能源材料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纤维素及其衍生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混合现实与新型显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电动汽车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硅基高速片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互动媒体艺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地、航空数字经济研究基地
其他部委批复平台9个多元信息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车辆动力系统技术重点学科实验室、爆炸检测检验及物证分析平台、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等
资料来源:截至2024年7月(表格仅展示部分内容)

研究成果

先进适用技术

源网荷储

基于工业企业柔性负荷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关键技术 有色 北京理工大学、思安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是通过整合电源 、电网、负荷和储能资源,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平衡的一种模式。该技术适用于源网荷储等领域,面向高耗能工业企业,如有色、钢铁、建材、化工等行业,规模主要为园区级。王睿龙

在线检测技术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名

北京理工大学中文校名由赵朴初题写。

校徽校标

北京理工大学校徽周围标明了由赵朴初题字的“北京理工大学”中文字体及英文翻译。

中心的标志以“培养人才、培育和平”立意,同时表现青青校园的人文气息。标志根植于中国教育的传统文化,整体造型为顶天立地的大树形,以“树人”表达教育的理念,同时寓意栋梁之材。

校区情况

中关村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邮政编码100081),占地面积1063亩。该校区东邻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苏州桥街,北跨北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心地段。中关村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详情

良乡校区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良乡东路。良乡校区2005年11月正式启动建设,2007年9月17日正式投入使用。2020年9月,良乡校区东区生活区组团、教学楼组团投入使用,标志良乡校区东区正式启用。截至2022年3月,良乡校区规划用地面积约2124亩,总建筑面积72·27万平方米,良乡校区常驻单位共有9个学院,9个职能部门及机构,3个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部级教学示范中心、9个素质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学生14990人,教职工1812人。

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截至2025年6月)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党委常委张军
党委副书记、校长、党委常委姜澜
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委包丽颖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常委许安国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党委常委庞思平
党委常委、副校长魏一鸣、王博、李振键、汪本聪、邹美帅
副校长党华
党委常委蔺伟、阎艳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历任书记(截至2025年6月)
姓名任期职务
刘一鹗1953·11—1954·03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宗凤鸣1954·03—1956·06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魏思文1956·06—1962·12北京工业学院党委第一书记
魏思文1962·12—1967·10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贾克1973·11—1975·08北京工业学院临时领导小组组长
1975·08—1978·02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苏谦益1978·09—1982·07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冯佩之1982·07—1983·07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田运1984·09—1987·01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谈天民1987·08—1988·04北京工业学院党委书记
1988·04—1996·06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焦文俊1996·06—2008·02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郭大成2008·02—2014·09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张炜2014·09—2016·04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赵长禄2016·04—2022·04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参考资料:
历任校(院)长(截至2025年6月)
姓名任期职务
李富春1939·05—1940·12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院长
自然科学院院长
徐特立1941·01—1943·11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陈康白1943·11—1944·06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李强1944·06—1945·11延安自然科学院院长
刘再生1948·09—1948·11华北大学工学院院长
魏思文1954·05—1966·07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苏谦益1978·09—1982·07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谢簃1982·07—1984·09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朱鹤孙1984·09—1988·05北京工业学院院长
1988·05—1993·02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王越1993·02—1999·07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匡镜明1999·07—2007·08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胡海岩2007·08—2017·12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张军2017·12—2022·04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龙腾2022·05—2024·04北京理工大学校长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徐特立图书馆

良乡校区图书馆以北京理工大学前身——自然科学院第二任院长徐特立名字命名,坐落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北校区内。图书馆内有281·4万册图书资源,172·2万册电子图书,951·4万册电子论文,255个数据库。

文化体育中心

良乡校区文化体育中心位于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东校区内,外观设计斩获两项国际大奖,设有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篮球馆、排球馆、标准泳池等。可在场馆内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还为深秋歌会等学校大型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

北湖环湖道

知名校友

北京理工大学部分知名校友
姓名简介
鲍硕北京理工大学2014届本科校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曾担任“天宫一号”和“嫦娥五号”总调度
王光义1999年7月本科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控制系,曾担任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任务、长征七号火箭首飞任务和天舟一号任务的“01”指挥员
陈宇红陈宇红,中软国际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北理工光电学院1981级本科、1985级硕士、1987级博士校友。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陈宇红带领中软国际公司推出“神兵计划”,科技助力湖北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2020年7月,陈宇红代表中软国际公司向北京理工大学捐款1亿元,重点用于学校人才培养等工作
史晓刚北京理工大学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青联委员、北京市党代表,现任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等荣誉,被遴选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手”
于英杰北理工宇航学院校友,2021年4月,于英杰获任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2023年1月,于英杰任北京市副市长
戴彬彬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校友,1990年8月参加工作,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省副省长、省政府党组成员
陈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ifac fellow。分别于1986、1996、2001年获北京理工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龚波北理工宇航学院1983级本科、管理与经济学院2000级硕士校友,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研究员
杜江涛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1987级校友,君正集团董事局主席、竹翠兰香公益基金会理事长
赵刚北理工1986级机电学院校友。现任第二十届中央委员,陕西省委副书记,陕西省政府党组书记,延安市委书记
王欣北理工管理与经济学院2020届校友,现任山西省忻州市神池县八角镇王家寨村村支书助理
张峤宇航学院2003级校友,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高级工程师
表格仅展示部分内容,且排名不分先后

所获荣誉

北京理工大学部分荣誉
时间奖项
2014年9月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
2014年12月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高校青年教师社会调研优秀组织单位
2015年12月17日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市“青春船长、法治启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团队一等奖
2017年1月北京理工大学在“中国大学在线开放课程论坛”论坛中荣获“2016年度mooc优秀组织奖”
2017年4月北京理工大学荣获北京市“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2024年1月12日北京理工大学荣获2022-2023年度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奖”
2024年5月7日北京理工大学在“美美与共”主题交流活动中荣获最佳组织奖
2024年5月23日荣获“第十届党建研究会工作先进单位”
截至2024年7月,表格仅展示部分内容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