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背景
19世纪后期,外国教会在中国各地陆续办起医院,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1904年7月8日,在中国行医的英国人科龄针对当时落后的医疗现状倡议在北京建立一所高等西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堂,当即得到清政府和慈禧太后的支持。英国伦敦会与英美其他五个教会合作将科龄所筹款项在北京东单牌楼北石牌坊右边建造了一座西式教学大楼,并于1906年在此开办了协和医学堂(union medical college)。协和医学堂成为由英美教会在中国合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校,也是北京协和医学院 (pea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的前身。医学堂因名为union, 即联合之意,被翻译成“协和”,这就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前身以及名称来源。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主要职责
根据《中央编办关于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中央编办复字〔2018〕90号),设立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临床医学研究所),为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坚持公益性,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更多「主要职责」介绍请查阅全文…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协和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定的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是最早承担外宾医疗任务的医院之一,也是高等医学教育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级示范基地,临床医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国家级核心基地,医院还承担着支援欠发达地区、国家重要活动医疗保障和突发事件主力医疗队的重任。截至2025年5月,协和医院总建筑面积62万余平方米,开放住院床位2000余张,2024年手术量7万余例、年出院病人12余万人次。院区情况
…更多「规模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重点专科
儿科
…更多「重点专科」介绍请查阅全文…
医学贡献
医学研究
20世纪50年代,协和医院肾内科创始人毕增祺在中国率先开展与国际同步的人工肾研究,开展腹膜透析治疗急性肾衰。中国最早探索慢性肾功能衰竭非透析综合治疗,聚焦低蛋白饮食联合必需氨基酸延缓肾脏病进展。
20世纪60年代初,协和医院妇产科教授葛秦生参加了4种口服避孕药的临床试验研究。在临床研究阶段,她最早在中国提出减量配伍,在保持良好避孕效果的同时,为节约当时珍贵的药物资源、减少药物副反应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医学贡献」介绍请查阅全文…
教育科研
教育
北京协和医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直属医院,承担的教育工作有临床医学博士后项目、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住院医师、专科医师、继续教育。截至2025年5月,协和医院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药剂科、风湿免疫科、病理科、内科学系、妇产科、肿瘤内科、麻醉科、皮肤科、放射科、超声医学科、核医学科、骨科、心外科、胸外科、外科学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6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2个、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基地8个。
…更多「教育科研」介绍请查阅全文…
合作交流
协和医院全方位搭建高质量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美国芝加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美国贝斯以色列女执事医疗中心(bidmc)、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等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进务实高效的合作与交流,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推进医教研全面发展。
协和医院开展各类国际人才交流项目。2009年起设立的中青年“百人计划”项目,截至2022年,已资助61个科处室的468名骨干前往20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医院学习交流。2013年起引进ucsf临床与转化研究(ctsi)在线课程,培训学员570名。2018年起开展的ucsf导师能力培训项目(mtp)和芝加哥大学国际医学教育者(imep)项目已培训骨干师资近百名。2019年起设立中层干部海外轮训项目,选派临床科室和职能处室中层干部到美国mayo clinic、哈佛、芝加哥大学等机构学习国际先进管理经验。注重外事内涵能力建设,以国际合作智库为抓手,加强外事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国合智库科室联络员制度,全面布局外事管理网络,构建以点带面辐射全院的外事工作协同网络。
…更多「合作交流」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职务 | 姓名 |
---|---|
名誉院长 | 赵玉沛 |
党委副书记、院长 | 张抒扬 |
党委书记 | 吴沛新 |
副院长、党委常委 | 韩丁 |
副院长、党委常委 | 吴文铭 |
纪委书记、党委常委 | 杨敦干 |
副院长、党委常委 | 彭斌 |
副院长 | 杜斌 |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 杨敦干 |
总会计师、党委常委 | 李鑫 |
副院长、党委常委 | 吴东 |
参考资料:更新截至2025年5月 |
医院专家
专家姓名 | 简介 | 备注 |
---|---|---|
赵玉沛 | 北京协和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外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基本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擅长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尤其是胰腺疾病的外科诊治。提出“胰腺癌高危人群”概念,有效促进高危人群尽早就诊和医务人员减少误诊。提出并建立“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规范了胰腺癌诊治流程。率先在中国建立胰腺疾病会诊中心,通过多学科诊疗(mdt)模式使病人尽早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他领导的课题组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了系列的临床研究,成功完成了中国首例经腹腔镜胰岛素瘤摘除术,率先在中国开展机器人胰岛素瘤手术。 | |
张抒扬 | 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冠心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综合管理与防治;严格掌握冠状动脉及周围血管疾病介入性诊断与治疗的指征;各种心肌病和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与个性化的合理治疗;心血管系统以及全身疾病导致的复杂疑难及危重病例的诊断与治疗;罕见病的诊治与多学科团队的遗传检查与咨询。在提升罕见病诊疗研管等方面完成了大量开创性、基础性、系统性、引领性工作,填补了罕见病定义、基础数据、诊疗协作、研究平台、学科建设、政策转化等多项空白,lancet中国专刊评价为“罕见病中国方案开拓者” | |
杜斌 |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 :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等多种危重病的治疗;是中国重症医学的知名领军人物,多年来在中国重症医学的学科建设、诊疗技术及科学研究等方面起着关键性引领作用,并在历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杜斌率先建立中国重症医学临床研究协作组(cccctg)这个国内唯一的符合国际临床试验规范的重症医学临床研究协作平台。为提升中国重症医学界的临床研究水平,带领国内20余家三甲医院积极参与多项国际多中心研究,促进了国际学术交流并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杜斌以脓毒症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国际上首次系统报告了中国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对二代测序技术用于病原学诊断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作为首位中国专家参与制定了2021年国际脓毒症临床指南 | |
吴东 |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教学,在内科临床思维和疑难病例诊治方面有一定造诣。主要研究方向:胰腺病学、消化内镜、临床流行病学。长期从事疑难危重消化疾病的临床和转化研究,擅长分子诊断和医疗器械研发。已授权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并成功转化。主持国自然、北自然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文章180余篇,h指数24。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疑难危重及罕见消化疾病诊疗,发表病例报告70余篇,构建了具有协和特色的诊疗思维体系并在全国推广 | |
郎景和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的诊治,妇科肿瘤,疑难妇科疾病的诊治 | |
邱贵兴 | 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脊柱、关节常见病及疑难病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主编,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常委、副主任等 | |
李雪梅 | 内科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于各种肾小球与肾小管间质疾病及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对疑难危重急性肾衰有较多的诊治经验。熟练应用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尤其对疑难危重症患者有行之有效的诊断与治疗措施 | |
曾学军 | 全科医学科(普通内科)主任、全科医学系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于痛风、高尿酸血症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脊柱关节病、系统性血管炎等各种风湿免疫病 | |
杨爱明 | 消化内科主任、消化内科教研室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早期癌,胆石症,胰腺癌,慢性胰腺炎,胆管癌,ercp,超声内镜,内镜下微创治疗 | |
仅部分列举 |
所获荣誉
榜单排名
时间 | 榜单 |
---|---|
2024年1月 | 协和医院连续蝉联“上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榜首。 |
2021年11月20日 | 复旦版《2020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正式发布,北京协和医院稳居第一。 |
2021年 | 入选中国医院影响力百强榜综合榜首位 |
2019年12月 | 中国医学科学院在北京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报告》,北京协和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位列前3位。 |
2019年11月10日 | 复旦版《2018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发布,北京协和居首。 |
2017年11月11日 |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正式发布了《2016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和《2016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在入榜的100家医院中,有37个是专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位列第一。 |
2011年1月 | 上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首次发布“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北京协和医院位居第一。 |
主要奖项
时间 | 奖项 |
---|---|
2022年7月18日 | 入选第九批援藏先进集体名单 |
2022年4月 | 被授予“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北京市先进集体”称号 |
2022年2月11日 | 入选2022年北京市科普基地拟命名名单 |
2021年8月 | 和医院眼科病房被评选为第20届全国青年文明号 |
2021年4月27日 | 荣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2021年4月 | 协和医院护理部被授予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 |
2021年4月13日 | 中华全国总工会公示拟获“202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
2020年12月14日 | 获“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 |
2011年12月 | 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