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百科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名长春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2003年11月,位于长春大学西校区。长春大学西校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办公楼、礼堂、食堂、浴池、篮球场和足球场等,学习与生活设施齐全。校园内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整洁、清馨幽雅。
根据长大人字〔2012〕24号文件《关于调整部分机构设置的通知》精神,经2012年12月27日学校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撤销长春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成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园林学院。
学院概况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学校设有吉林省普通高等学校农产品深加工重点实验室。2003年经过国家教育部批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于2004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由于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我院2011年成立了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并于当年面向全国招生。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1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6人,博士9人,硕士3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6项,长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 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二等奖各1项。
硬件设施
…更多「学院概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院学风
学院学风良好,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踊跃。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2006 年获国家铜奖1 项,2007 年获国家三等奖1项,2008 年获国家银奖1项,2009年获国家三等奖1项,2010年获国家铜奖1项,2011年获国家银奖1项,2012年获国家银奖1项。近5 年考研率在20%-30%之间,其中40%的学生考取了浙江大学、吉林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重点高校的研究生。
学院宗旨
学院本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和“让人人都成功”的人才培养理念,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文化、科研活动,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各种平台。2005年,该院有4名同学获吉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大赛二等奖,2006年3名同学获吉林省“挑战杯”创业设计大赛金奖,2名同学获铜奖。2007年有2名同学分别获得吉林省“挑战杯”课外学术大赛金、银奖,同年11月有1名同学荣获全国第十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竞赛三等奖。2008年5月有5名同学分别获得吉林省“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银奖与铜奖。
学院发展
2013年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长春大学首批硕士授予单位,于2014年面向全国招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有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公众号主体介绍长春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是由长春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长春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ccu),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举办,吉林省教育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是省属综合性大学、全国首批具有招收来华留学生资格的高等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教育部“双万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残疾人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前身是1949年由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创办的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后历经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东北工业会计统计专科学校、长春工业计划经济学校、长春冶金专科学校、吉林矿冶学院、吉林省工业学校、长春第三机床厂五·七技工学校、吉林省机械工业学校、吉林机电专科学校等办学时期。1987年6月,原吉林科技大学、吉林机电专科学校、长春外国语专科学校、长春职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了长春大学。1987年10月,学校开始招收残障学生,开创了中国高等特殊教育先河。2000年8月,吉林省林业学校并入长春大学。2013年7月,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在软科2024年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位列第355名。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拥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02万平方米;有20个教学院部,4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有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在校全日制学生20022人,教职工1279人。
历史沿革
长春工业会计统计专门学校
1949年10月,原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从东北地区工业基础雄厚、各项生产建设恢复与发展速度快的实际出发,决定创建培养新型工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高等专科学校,以适应东北地区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和支援全中国的需要,并着手筹备工作:选择校址、调配干部、招聘教师、组织招生等;决定暂由部属吉林工科高级职业学校腾出部分校舍作新校筹备基地,并委托该校校长黄明兼理新校筹备工作的有关事宜;同时决定将部属沈阳工科高级职业学校工业会计专业大、中专各一个班在校生68人,以及部分教师一并转入新建校,作为新建校的首批师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部,开设49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体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
长春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学科门类 | 专业名称 | 所在学院 |
---|
经济学 | 经济学 | 长春大学经济学院 |
金融学 |
金融工程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教育学 | 学前教育 | 长春大学文学院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汉语国际教育 | 长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英语 | 长春大学外国语学院 |
俄语 |
日语 |
西班牙语 |
理学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长春大学理学院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工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车辆工程 |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启明学院 |
机械工程 | 长春大学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 |
管理学 | 工业工程 |
工学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启明学院 |
电子信息工程 | 长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通信工程 |
自动化 |
机器人工程 |
人工智能 | 长春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软件工程 |
网络工程 |
网络空间安全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启明学院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
风景园林 | 长春大学园林学院 |
农学 | 园林 |
医学 | 针灸推拿学 |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
康复治疗学 |
教育学 | 特殊教育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 |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 |
市场营销 |
会计学 |
财务管理 |
物流管理 |
旅游管理 |
艺术学 | 音乐表演 | 长春大学音乐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
音乐学 | 长春大学音乐学院 |
舞蹈表演 |
动画 | 长春大学美术学院、特殊教育学院 |
绘画 |
视觉传达设计 |
环境设计 | 长春大学美术学院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3年11月,参考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长春大学学科建设情况一览表类别 | 名称 |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 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中医学、工商管理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 金融、应用统计、教育、国际中文教育、翻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农业、林业、会计、音乐、美术与书法、设计 |
博士学位立项建设培育学科 | 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材料与化工 |
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 | 工商管理、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网络空间安全等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1月,长春大学有教职员工127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4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32人,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全国技术能手等各类高层次人才50余人。
长春大学师资一览表(部分)类别 | 名称 |
---|
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 | 李荣和 |
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 | 李荣和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 李荣和、张代治、赵骥民 |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 | 李丹、王丽丽 |
吉林省高级专家 | 赵骥民 |
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 | 赵骥民、王丽丽、秦宏伍 |
吉林省优秀教师 | 于春荣、肖玉山 |
吉林省教学名师 | 肖玉山、王金玲、张春颖、李杰 |
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 | 王丽丽、、赵骥民、李丹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建有残障人士智能康复及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老龄化社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等2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长春大学科研平台类别 | 名称 |
---|
国家级科研平台 | 国家大豆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吉林分中心 |
部级科研平台 | 残障人士智能康复及无障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省级科研平台 | 吉林省人体健康状态辨识与机能增强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残障人康复设备及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残障人康复设备及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老龄化社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机械零件传动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智能康复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校园安全工程科技创新中心、吉林省生物医学工程研发中心、可信网络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软环境研究基地、吉林省企业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吉林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吉林省网络文化研究基地、吉林省萨满文化研究基地、材料设计与量子模拟吉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特殊教育研究中心、吉林省豆类康养食品开发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吉林省普通高校农产品深加工实验室、吉林省大豆加工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长春大学-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校企联合实验室、吉林省公民精神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体育文化)、吉林省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基地(民族文化传承传播)等 |
校级科研平台 | 长春大学增材制造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大学传动系统智能制造与性能检测分析实验室、长春大学压电驱动与俘能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微纳卫星应用技术研究所、长春大学先进控制技术研究所、长春大学视觉计算成像研究所、长春大学虚拟现实与智能人机交互实验室、长春大学量子密码与数智网络安全实验室、长春大学计算机视觉研究中心、长春大学智能网联与大数据研究中心、长春大学文旅康养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康养产业数字化发展研究中心、长春大学会计与财务管理研究平台、长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平台、长春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农产品期货研究中心、长春大学绿色经济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养老金融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农业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长春大学残疾人高等音乐教育研究中心、长春大学音乐表演艺术研究所、长春大学随机生态系统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大数据分析实验室、长春大学新能源电池材料研制与性能分析实验室、长春大学量子与光电器件调控研究中心、长春大学电化学储能技术创新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先进生物质碳材料与绿色催化应用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长春大学俄罗斯区域研究中心、长春大学mti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叶赛宁研究中心、长春大学东北亚区域国别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孤独症谱系障碍中医康复研究中心、长春大学残障儿童艺术疗愈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康复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冰雪数字媒体艺术研究中心、长春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觉转化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康养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春大学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康养生物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所、长春大学林业研究所、长春大学资源利用与土壤保育研究所、长春大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心、长春大学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长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中心、长春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 |
创新团队 | “农产品生物加工技术”创新团队、残障人康复设备及技术创新团队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5月 |
研究成果
“十二五”以来,截至2018年9月,长春大学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03项。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4473余篇,其中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883篇。出版学术专著、译著87部。获省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39项。
长春大学科研成果获奖名单(部分)成果名称 | 奖项名称 | 获奖时间 | 等级 |
---|
铁证如山2—吉林省档案馆馆藏日本侵华邮政检阅月报专辑① |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7年6月 | 三等奖 |
论刘震云小说的仇恨意识:恶魔表征与仇恨归因—从《一句顶一万句》到《我不是潘金莲》 |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7年6月 | 三等奖 |
人道主义物流研究评述 |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7年6月 | 三等奖 |
建国初期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马克思主义化”及其方法论探析 |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7年6月 | 三等奖 |
基于“交往—发展性”教育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绩效评价研究 | 吉林省第十一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7年6月 | 三等奖 |
《西游记》佛禅思想考释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8年8月 | 三等奖 |
控制与服从的辩证法——威廉莱斯生态批判理论研究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8年8月 | 二等奖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控制研究:基于产业结构演变的视角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8年8月 | 三等奖 |
吉林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8年8月 | 三等奖 |
残疾大学生人格教育研究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8年8月 | 二等奖 |
长吉图农村合作经济制度创新研究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8年8月 | 三等奖 |
艺术视觉素养 | 吉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18年8月 | 三等奖 |
基于电磁兼容技术的车用组合开关耐久性能检测系统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18年11月 | 三等奖 |
若干低维纳米材料表面改性的理论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 | 2018年11月 | 三等奖 |
基于缩微平台的车联网通信与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20年11月 | 三等奖 |
人体康复训练及评估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20年11月 | 三等奖 |
高压下新型超导材料的基础研究 | 吉林省自然科学成果奖 | 2021年11月 | 三等奖 |
视障人士无障碍网络考试网络考试及智能辅助关键技术研究俞应用 | 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2021年11月 | 三等奖 |
基于rfid与二维码技术的汽车零部件质量可视化监控与溯源系统 | 吉林省科学技术奖 | 2022年11月 | 三等奖 |
基于刚柔耦合技术的带传动性能分析与检测技术 | 吉林省自然科学奖 | 2022年12月 | 三等奖 |
论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文化信息安全传播机制与路径研究 | 第十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2年12月 | 三等奖 |
地理学视角下的乡村民宿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 | 第十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2年12月 | 二等奖 |
规模变动视角下吉林省生猪养殖户生产决策研究 | 第十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2年12月 | 二等奖 |
大数据时代中国政府信息共享机制研究 | 第十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 2022年12月 | 二等奖 |
吉林省推动绿色金融发展问题研究 | 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2年12月 | 三等奖 |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规范发展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 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2年12月 | 二等奖 |
扩大开放与中国国际地位提升研究 | 第十四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3年4月 | 二等奖 |
视觉符号视域下的手语和汉字比较研究 | 第十四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3年4月 | 三等奖 |
长白山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 第十四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 2023年4月 | 三等奖 |
基于多模态人机交互的听障者无障碍技术及产品 | 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 2023年9月 | 二等奖 |
钙钛矿结构光催化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2023年度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 | 2023年9月 | 青年 |
《关于促进我省残疾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 2023年度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 | 2023年9月 | 重大 |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元素掺杂及表界面调控 | 吉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 2023年12月 | 二等奖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参考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长春大学的校徽融合了“火焰、ccu、手”形成了长春大学火炬火焰,火焰象征着长春大学的发展蒸蒸日上,手象征着教书育人薪火相传的教育精神。校徽有中英两种文字,中文字体使用学校延用的“毛体”。中英文的结合表明学校与国际高等教育的融合及开放办学的思想和理念。学校原来的校徽以红色为主色,蓝色为衬色。2024年5月,学校发布的《长春大学视觉识别系统执行手册》中规定新校徽以蓝色为唯一标准色,彰显了学校精神的厚重。
校区情况
长春大学有三个校区,分别是卫星广场校区(东校区)、高新校区(西校区)和新校区。
卫星广场校区(东校区)
卫星广场校区(东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卫星路社区卫星路6543号,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管理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网络安全学院)、外国语学院、特殊教育学院、文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音乐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位于该校区。
该校区建有综合楼、第六教学楼等,综合楼由abcd几个部分组成,里面设有教室、教学院部、职能处室、寝室等;设有图书馆,图书馆一到四楼均有自习室,此外有电子图书借阅机、馆藏图书查询机、朗读亭、ai光影阅读屏等;该校区还建有运动场、训练馆、食堂等。
高新校区(西校区)
高新校区(西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双德街道科苑社区卫星路8326号。该校区只有3个学院,分别为美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园林学院。该校区设有第一教学楼、图书馆等设施。
新校区
…更多「校区情况」介绍请查阅全文…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长春大学现任领导职务 | 姓名 |
---|
党委书记 | 孙爱军 |
党委副书记、校长 | 韩业 |
党委副书记 | 王剑飞、巩英春 |
副校长 | 周婷婷、孙大文、王德军、张洪杰 |
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兼) | 张越 |
注: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来源 |
历任领导
长春大学历任校长(部分)姓名 | 任期 |
---|
王野平 | - |
孟庆春 | - |
张增林 | - |
宗占国 | - |
潘福林 | 2008·5-2017·2·15 |
李志瑶 | 2017·2·15-2023·5·6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
长春大学历任党委书记(部分)姓名 | 任期 |
---|
卓越 | 2011·5-2017·2·15 |
赵骥民 | 2017·2·15-2023·3·16 |
注:统计时间截至2024年7月 |
校园环境
长春大学的小树林是一个休闲的地方,在这里随处可见松鼠和猫咪,它们非常友好。小树林位于学校东校区。
校友情况
长春大学知名校友类别 | 姓名 | 备注 |
---|
政治人物 | 朴正熙 | 韩国总统,伪满洲国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生,朴槿惠的父亲 |
姜英勋 | 韩国总理,陆军中将军衔,伪满洲国建国大学经济系毕业生 |
陈抗 | 1983年-1985年驻马来西亚大使,毕业于伪满洲国建国大学 |
王家善 | 全国政协委员,热河军区副司令员,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
高狄 | 全国政协常委,吉林省委书记,人民日报社长,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
林信太郎 | 通商产业省官员、吉之岛副会长 |
景晓波 | 国家工信部运行局局长 |
孙壮 | 吉林市建委主任 |
医学界人物 | 郝水 | 细胞生物学家、植物遗传学家,伪满洲国新京医科大学毕业生 |
李继硕 | 中国著名解剖学专家。曾任第四军医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一级教授、中国神经解剖学会主任委员伪满洲国新京医科大学毕业生 |
文教界人物 | 野尻武敏(肄业) | 神户大学名誉教授,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
上野英信 | 报告文学作家,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
伊藤肇 | 评论家,伪满洲国建国大学毕业生 |
姚俊卿 | 中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家、教育家、电影艺术家 |
汪鹏辉 | 长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长春市政协常委、文教委副主任 |
周云蓬 | 中国民谣音乐代表,诗歌《不会说话的爱情》获得2011年度人民文学奖诗歌奖,长春大学特殊教育院声乐系毕业 |
宋祖荣 |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院美术系毕业,宋祖英的弟弟 |
商界人物 | 姚海涛 | 环球商协会联盟执行主席兼秘书长,联合国(ngo)世界和平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国制造走出去课题组秘书长,商协会运营与管理研修学院院长 |
张少华 | 深圳市国有免税商品集团公司副总裁 |
体育界人物 | 周国华 | 第十四届夏季残奥会t12女子100米世界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 |
注:仅列举部分校友,排名不分先后 |
所获荣誉
长春大学所获荣誉时间 | 荣誉 |
---|
2007年 | 被长春市委、市政府授予“2005-2006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
2012年 | 获“吉林省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
2016年 | 被评为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立项建设单位 |
被授予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
2017年 | 获评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2021年 | 被长春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校园”称号 |
2022年 | 获“2022年度全省高校安全保卫工作优秀集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