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长春应化所图书馆公众号

长春应化所图书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吉林长春市
公众号ID:ciac_tsg
公众号分类:未归类
关于公众号:

“长春应化所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与应化所图书馆相关的信息,分享好书榜单与链接等。

开发/运营主体: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关于主体: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综合性化学研究所。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长春应化所图书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长春应化所图书馆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是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高技术研究及产业化于一体,在中国国内外享有崇高声誉和影响的综合性化学研究所,成为中国化学界的重要力量和创新基地。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始建于1948年12月。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拥有在职职工849人,劳务派遣人员405人;据2024年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拥有8个实验室和2个国家级分析测试中心,并在外围建有2个平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

历史沿革

1948年12月1日,东北行政委员会接管原伪满大陆科学院,组建东北工业研究所。

1949年9月,更名为东北科学研究所。

1952年8月,归属中国科学院,改称中国科学院长春综合研究所。12月,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自上海北迁长春。

1954年6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将长春综合研究所的化学部分与北迁长春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化学所合并,组建中国科学院应用化学研究所。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拥有在职职工849人,劳务派遣人员405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3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4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5人,有5个研究团队入选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团队获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科研成就

研究领域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聚焦先进材料、资源生态环境和人口健康等三大领域。先进材料领域布局先进材料设计、先进结构材料、先进复合材料、先进功能材料与器件、先进能源材料与器件、电分析仪器等6个主要研究方向;资源生态环境领域布局环境友好材料、水处理与净化技术、绿色低碳化学过程与洁净分离工艺、生物质绿色高值化利用等4个主要研究方向;人口健康领域布局疾病早期诊断与防治、生物医用材料等2个主要研究方向。简称“312”工程。

科研成果

据2024年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取得科技成果1200多项,其中包括镍系顺丁橡胶、火箭固体推进剂、稀土萃取分离、高分子热缩材料等重大科技成果450多项,创造了百余项“中国第一”,荣获国家自然、发明、科技进步奖60多项,院省(部)级成果奖400余项;申请国内和国际专利4400余项、授权2800余项;发表第一单位科技论文20000余篇(其中sci收录15000余篇),专利申请、授权数和论文被sci收录引用数持续位居全国科研机构前5位。
部分获奖
获奖名称获奖年度获奖等级
川乌质量控制新方法及配伍机理研究2019年二等奖
电化学界面结构调控及应用基础研究2019年一等奖
高比能二次电池电极材料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2019年一等奖
小分子探针的可控自组装及生物分析应用基础研究2018年二等奖
纳米探针功能设计及调控机制2018年一等奖
高分子多层次聚集态结构的理论模拟研究2018年一等奖
基于有机小分子的氢能/电能转换高效催化剂基础研究2017年一等奖
高分子结晶结构调控及结晶动力学2016年一等奖
新型生物功能材料的构筑及生物应用基础研究2016年一等奖
余辉寿命可控稀土led发光材料的研发及其在半导体照明中的应用2016年一等奖
部分专利
专利名称申请号
一种功能化的高间规聚苯乙烯及其制备方法201410401107·7
含氨基中性膦萃取剂用于萃取分离四价铈的用途和方法201410765018·0
一种辐照交联敏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201510213320·x
与几丁质特异结合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编码基因、制备方法与应用201510887465·8
n-羟基丁二酰亚胺作为发光共反应剂的应用201510962487·6
回流旋蒸法制备高效非铂氧还原催化剂的方法201511017805·8
一种基于金属富集探针取样的单细胞取样方法201610156621·8
一种用于干细胞治疗的水凝胶敷料201610156699·x
一种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201610161067·2
基因工程细菌在水体总毒性检测中的应用201610236068·9

学术期刊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4年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标识以苯环为基础设计要素,下方的“ciac”为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英文缩写。标识中的椭圆是地球的造型,借以隐喻化学广阔的发展空间。聚拢和永续流动的态势极好地体现了应化所协力精进的团队精神和强劲的凝聚力。椭圆内部的苯环呈上升趋势,下方有序的速度线使其具有一颗飞翔行星的速度、力量和辉煌,不仅象征应化所的活力、动力和创造力,也寓意着应化人积极进取、追求卓越的人生信念和搏击精神。苯环冲破椭圆的开放态势,打破了封闭式造型的刻板和单调,形象地表现了科学无止境的含义,更是应化人开放的科学理念的体现。标识的基础色为“应化蓝”。蓝色代表严谨、科学、规范、求实,象征科学、诚信的治学精神,与应化所“应用化学,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相吻合。

精神文化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名单
所长刘俊
副所长逯乐慧、衣卓、王晓慧、张新波
纪委书记姜守忠

历任所长

名单职务任职时间
阎沛霖所长1948·12-1949·8
佟城所长1948·12-1952初
武衡所长1949·8-1954·6
吴学周所长1954·6-1983·5
孙书棋所长1983·5-1985·2
王佛松所长1985·2-1988·10
倪嘉缵所长1988·10-1992·4
汪尔康所长1992·4-1996·4
李滨耀所长1996·4-2000·7
王利祥所长2000·7-2008·10
安立佳所长2008·10-2018·4
杨小牛所长2018·4-2024·12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