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公众号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四川成都市
公众号ID:ctxinwen
公众号分类:体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成都体育学院,属于体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官方微信平台。

开发/运营主体:成都体育学院

关于主体:成都体育学院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境内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成都体育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成都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是由成都体育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成都体育学院(chengdu sport university),简称“成体”,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也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和全国田径短跑、跨栏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1961年重庆体育学院并入。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

截至2024年10月,占地面积1500余亩、建筑面积约78万平方米;下设15个教学单位,开设23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余人,有全日制本科生100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800余人。

办学历史

1942年,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成立。

1950年,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

1953年,在“大区布局”的历史背景下,成都体育专科学校全建制转为中国六大体育学院之一,时名西南体育学院。

1956年,更名为成都体育学院。

1958年,在时任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元帅的关怀下,学校创建了全国首家体育医院。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其中教学机构15个;开设23个本科专业,跨教7大学科门类。
教学单位本科专业
足球运动学院运动训练、体育教育
运动医学与健康学院中医学、运动人体科学、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
武术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
艺术学院舞蹈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
篮球排球系篮球和排球专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田径游泳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能训练
小球系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运动休闲学院休闲体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经济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经济学、旅游管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播音主持与艺术、广播电视编导
外国语学院英语
历史文化系文物与博物馆学
体操学院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操、艺术体操、健美操、技巧方向)
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7个;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个。
类别名称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体育、中医、新闻与传播、艺术
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体育学、运动医学
四川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贡嘎计划建设学科体育学、临床医学(运动医学)、新闻传播学、中医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有各类在岗教职工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300人。共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等各类专家92人次;专兼职博士生导师49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150余人、国际健将与运动健将10余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20余人。
类别名单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刘建和、柳伯力等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通讯评审专家刘建和
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刘建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刘建和、柳伯力、王广虎、王明建
教育部“国培计划”国家级专家库刘建和
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林青
国家体育总局百人计划培养对象李林
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潘小非、刘建和、何颖、刘青、李林、杨世勇、柳伯力、刘英、程林林、王广虎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何颖、刘青、李林、邱建钢、王纯
四川省教学名师刘建和、郝勤、袁琼嘉
四川省高校教学团队
项目名称项目负责人立项时间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张选惠2010
运动训练教学团队刘青2009
体育教育教学团队刘建和2008
运动人体科学教学团队苏全生2007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10月,学校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类别名称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部级科研基地或中心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0月,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63项省部级科研奖励。
学校2019年国家级科研立项一览
序号负责人项目名称项目类别
1李顺昌运动模拟药物mots-c通过调控nrg1-erbb4-c/ebpβ诱导心脏生理性重构的机制研究面上项目
2尚画雨fkbp8在运动诱导骨骼肌线粒体自噬中的调控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李军汉cnpy2在有氧运动改善高脂膳食诱导脂肪肝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王璐pde4在运动延缓脑衰老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5刘娟星形胶质细胞p2x7受体介导针刺保护癫痫小鼠海马神经元损伤新机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6丁海丽mgf-notch/collagenⅴ/calcr-msc:推拿增强骨骼肌重塑的新机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学校代表性获奖科研成果
负责人项目名称奖项获奖年份
周继和竞技体育运动技战术监控系统的建立与应四川省科技进步类三等奖2017年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徽志为正圆形图案,由学校英文译名首字母构成的火炬图案、“1942”字样和环绕的启功体中文校名和英文译名组成。“1942”为建校时间,燃烧的火炬象征着学校事业生生不息、蓬勃向上。

校旗

学校校旗是以学校徽标和校名为图案的宝蓝色旗帜,用作对外交流时,校名下方加注外文译名;校旗分为通用旗(横式)和交流旗(竖式),通用旗旗杆套为白色,交流旗旗杆套颜色与旗面一致。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成都体育学院有武侯校区和东部新区两个校区。以本科教育为主,共有21个教学科研单位,22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历史学等7大学科门类。

武侯校区

该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体院路2号。

东部新区校区

该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东部新区环湖北路1942号,占地1500亩,可容纳1·5万名全日制学生,校区的综合馆、游泳馆、体育场等都符合国际比赛场地a级标准。截至2023年9月,足球学院和运动休闲学院已搬迁至新校区办学,于2024年7月将全部实行搬迁。一期局部办学所需场馆中,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宿舍楼、食堂、高尔夫训练馆、室内攀岩馆、体操馆、图书馆、能源中心等,均已完工。还设有博物档案馆、武术馆、体育舞蹈馆(副馆)、四川省艺术体操中心、游泳馆等场馆设施。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位姓名
党委书记舒为平
党委副书记、校长胥万兵
省纪委监委驻校纪检监察组组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骏飞
党委常委、副校长罗加福、付东、邬红丽、李林、王明建
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统战部部长欧雪松
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郑宇
党委副书记任世强
截至2025年6月 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博物馆

建于2008年,于2011年7月21日正式开馆。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5万余名各类观众的参观。占地约1000平方米,是国内高校第一座以中华传统体育文化为题材的专题性博物馆,馆内陈列中华传统体育陈列与成都体育学院校史陈列。

郑怀贤雕像

郑怀贤是成都体育医院的创始人。在中医骨伤科界也有极高的声望,被后人尊称为“武医宗师”。

怀贤楼(b教)

校友情况

界别名录
体育界余维立郑嘉秦平村
尹靖柯荣亮朱东
严弟楠邹敬园-
教育界杨桦刘鸣陈宁
周西宽--
政界张作哈刘践徐青
覃文林王建初李昆学
肖和联黄重九和育东
文娱界谷嘉诚宁小花谢黎明
邓长城--

所获荣誉

获奖时间奖项名称
2022年5月成都体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团总支被授予成都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2022年5月31日入选四川省第十批院士(专家)工作站名单
2023年7月成都体育学院获得国际大体联“fisu健康校园认证”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