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翠湖青年公众号

翠湖青年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安徽铜陵市
公众号ID:cuihuqingnian
公众号分类:教育
关于公众号:

“翠湖青年”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铜陵学院,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教育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凝聚青年。铜陵学院。

开发/运营主体:铜陵学院

关于主体:铜陵学院是中国安徽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翠湖青年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铜陵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翠湖青年是由铜陵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铜陵学院(tongling university),简称“铜院”(tlu),位于安徽省铜陵市,是一所财经特色鲜明、工科发展势头强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始成员、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成员、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合作院校。

学校创建于1978年4月,初建时为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1983年5月,更名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0年8月,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和铜陵师范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2002年3月,升格为铜陵学院。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翠湖、育秀2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310亩。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招生专业54个;有在职教职工1250人,在校生19739人。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4月,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创建。

1979年10月,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

1983年5月,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4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
铜陵学院二级学院(部)
铜陵学院会计学院铜陵学院工商管理学院铜陵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铜陵学院金融学院铜陵学院经济学院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
铜陵学院法学院铜陵学院文学与艺术传媒学院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
铜陵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铜陵学院机械工程学院铜陵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铜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铜陵学院体育部铜陵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2个学科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
省级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
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250人,其中专任教师1127人,教授(正高)105人、副教授(副高)2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5人,博士硕士学位占比91%。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江淮文化名家”青年英才等省级高端人才32人,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33个,省级教学名师26人,省级教坛新秀4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8人,“双能型”教师667人。
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团队负责人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教学团队倪国爱
工商管理应用型教学团队谭艳华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学校建有安徽省铜基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铜基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铜业发展智能决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高端铜基新材料关键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建有省高校智库1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院(部)所合一科研机构11个。
铜陵学院科研平台
类别名称
省高校智库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 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铜陵学院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铜陵学院)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皖中南光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皖江地区经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铜加工及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铜陵学院系(部)所合一科研机构公司法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所、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自动化设计研究所、铜工艺品研发中心、岩土研究所、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该校教师在安徽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安徽省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中共获奖47项,其中一等奖8项。立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7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8项,出版《皖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9期,每年承担60%以上铜陵市软课题和市领导圈阅课题,被地方政府采纳90余项。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校徽主要采用了能鲜明体现铜陵独特历史文化和体现铜陵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

1·以双圆图形构图,象征着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铜陵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校区情况

铜陵学院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89311·2平方米。

翠湖校区

铜陵学院翠湖校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翠湖四路1335号。

育秀校区

铜陵学院育秀校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

校园环境

图书馆

铜陵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28800㎡,由育秀校区和翠湖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创建于1978年,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图书馆。 2011年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铜陵学院图书馆开始建设面向铜陵市区域的“铜陵数字图书馆”(tongling digital library,简称tldl),2012年4月23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网站域名为www·tldl·cn。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区域性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铜陵学院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委员、书记吴照明
党委副书记、院长苏本跃
党委委员、副院长童健、夏美武、疏仁华
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统战部部长 查道懂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参考资料

知名校友

铜陵学院知名校友
姓名简介
沈浩安徽省萧县人,铜陵学院1986届毕业生。优秀中国共产党员。2004至2009年,任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所获荣誉

时间所获奖项
2024年铜陵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获“先进集体奖”奖牌,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法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等五个学院获“单项优秀奖”奖
获评“安徽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2023年第三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2022年获批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
2021年学校获批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成功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
2020年4月“铜陵学院大学生创客空间”成为安徽省首家依托高校运营的国家级众创空间
2019年9月获批安徽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2015年获批为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2012年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