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公众号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江苏常州市
公众号ID:gh_d521304f4c60
公众号分类:新闻
关于公众号: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常州工学院,属于新闻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图书借阅信息查询、图书检索、图书馆新闻动态、意见及建议等。

开发/运营主体:常州工学院

关于主体:常州工学院是中国江苏省常州市境内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百科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是江苏省常州工学院的教学辅助机构,位于常州市,设有辽河路校区和巫山路校区两处馆舍,总建筑面积39,898·86平方米,阅览座位3,280个。辽河路校区图书馆主体八层,设13个藏书阅览区;巫山路校区图书馆主体四层,设4个书库和4个阅览室,均实行藏、借、阅、检、管一体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140余万册、馆藏纸质电子图书40余万种、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20余万种、电子期刊8,200余种、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近50种及29个数据库。

该馆设有常州地方名人库、钱听涛藏书室、屠岸藏书室、常州家谱馆等特色文献库,并长期举办“教我如何不想他──赵元任影记”展览。采用vmware虚拟化技术提升系统效率,推动数字化发展。2023年上线新版门户网站,支持统一检索和多终端访问。2025年计划采购中文纸质图书预算100万元。图书馆联合中文在线集团向2025届毕业生发放终身阅读卡,提供百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源。

馆舍馆藏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现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馆舍两处,总建筑面积39,898·86平方米,阅览座位数3,280。辽河路校区图书馆主体八层,设13个藏书阅览区;巫山路校区图书馆主体四层,设4个书库、4个阅览室。两校区图书馆均实行藏、借、阅、检、管一体化开放式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及管理工作通过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实行全流程管理。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藏书文理兼收,以学术性和研究性书刊、教学参考书和工具书为重点。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已逐渐形成了多学科、综合性大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现有纸质图书140余万册、馆藏纸质电子图书40余万种、超星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320余万种、电子期刊8,200余种、各类数据库29个、订阅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报纸近50种。图书资料和信息资源较好地满足了本科教学需要。

馆藏布局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的布局
辽河路校区
库室名称地点藏书或功能
报刊阅览区二楼北收藏图书馆订购当年的各学科纸质期刊和报纸,实行开架阅览。
自科阅览区一三楼北收藏自然科学总论、数理化科学和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机械仪表、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冶金工业、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电工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等自然类科学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自科阅览区二三楼南收藏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化学工业、 轻工业、手工业、生活服务业、建筑科学 、水利工程 、交通运输 、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社科阅览区三四楼北收藏文学、历史、地理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社科阅览区四四楼南收藏经济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社科阅览区一五楼北收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等社会科学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社科阅览区二五楼南收藏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语言、文字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电子阅览室五楼东提供上网学习计算机,读者利用本室计算机可查阅、下载图书馆订购的各种电子资源,并进行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和计算机操作。
工具书阅览区六楼南收藏各类工具书及《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标准、产品目录、专利文献等资料。原则上不予外借,仅供在本室查阅,实行开架阅览。
外文书库六楼南收藏各类外文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过刊阅览区六楼北收藏我馆历年过期期刊、报纸纸质合订本,实行开架借阅。
地方文献特藏库五楼西收藏地方志、家谱等特藏文献,实行预约登记内阅。
常州人著作库六楼西收藏在常和外地常州人、本校教师和学生著作,实行开架借阅。
二线书库一楼南收藏本馆利用率较低的各学科中外文书刊,实行闭架借阅。
巫山路校区
库室名称地点藏书或功能
书库一二楼东5-201收藏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文学等社会科学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书库二三楼东5-302收藏文化教育、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总论、数理化科学和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等自然类科学图书以及综合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艺术书库二楼北5-222收藏艺术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工具书阅览室二楼北5-226收藏各学科大型工具参考书,还收藏有《四库全书》,该室藏书原则上不予外借,仅供在本室查阅,实行开架阅览。本室同时提供还书服务,可以在此归还在本馆(包括辽河路校区图书馆)任何库室所借的图书。
报刊阅览室二楼南5-219收藏图书馆订购当年的各学科纸质期刊和报纸,实行开架阅览。
语言文字书库二楼南5-318收藏语言、文字类图书,实行开架借阅。
电子阅览室三楼南5-322提供上网学习计算机,读者利用本室计算机可查阅、下载图书馆订购的各种电子资源,并进行各种应用软件的学习和计算机操作。
过刊阅览室三楼北5-324收藏巫山路校区图书馆历年过期期刊纸质合订本,实行开架借阅。

读者服务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为科研团队以及国家级、省级基金项目组等配备固定联系人,提供文献资料和科技信息全方位服务。此外,图书馆还设有专门的电子阅览室,通过馆藏的光盘数据库、在线数据库、镜像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电子图书等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网上信息查询、浏览、下载等服务,同时配有公共检索终端,为读者提供书目查询、读者信息查询以及图书馆指南性信息服务。

图书馆还开设有常州地方名人库、钱听涛藏书室、屠岸藏书室、常州家谱馆等地方特色文献资源库,为全校师生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提供资源保障。

开放时间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开放时间
辽河路校区
库室(部门)地点周一至周五周六至周日
总服务台(咨询、借还等)二楼西8:30-22:00
报刊阅览区二楼北7:30-22:00
自科阅览区一三楼北
自科阅览区二三楼南
社科阅览区三四楼北
社科阅览区四四楼南
社科阅览区一五楼北
社科阅览区二五楼南
电子阅览室五楼东
工具书阅览区六楼南
外文书库六楼南
特藏图书阅览区六楼南预约登记内阅
过刊阅览区六楼北7:30-22:00
二线书库一楼南在服务台预约借书
科技查新中心信息咨询部701、7028:30-11:3013:30-17:00不开放
巫山路校区
库室(部门)地点周一至周日
总服务台二楼大厅8:30-22:00
书库一二楼东 5-2017:30-22:00
书库二三楼东 5-302
艺术书库二楼北 5-222
工具书阅览室二楼北 5-226
报刊阅览室二楼南 5-219
语言文字书库三楼南 5-318
电子阅览室三楼南 5-322
过刊阅览室三楼北 5-324

公众号主体介绍常州工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常州工学院图书馆是由常州工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常州工学院(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it),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是江苏省主管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入选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培育院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试点高校,江苏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学校始于1978年创办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79年更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1982年,经教育部批准,常州市职业大学更名为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3月22日,教育部批准由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常州工学院。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辽河路校区、会馆浜路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500亩,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设有20个教学单位,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专业硕士点3个;有在职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7091人。

历史沿革

1978年4月,“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创建。

1979年11月,改名为“常州市职工大学”。

1980年11月,常州市政府报请江苏省政府批准,创建常州职业大学。

1982年3月,常州市政府明确,常州职业大学与常州市职工大学为两所学校一套编制。

1982年12月31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在常州职业大学的基础上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实行省市双重领导,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逐步过渡到以市为主)。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开设57个本科专业。
常州工学院院系专业一览表
学院(部)招生专业
常州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文)(师范类)、小学教育(理)(师范类)、音乐学(师范类)、学前教育
常州工学院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秘书学、广播电视编导(广编类)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商务英语
常州工学院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复合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常州工学院航空与机械工程学院/飞行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交通运输、飞行技术、飞行器制造工程、智能制造工程、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美术类)、环境设计(美术类)、产品设计(美术类)、数字媒体艺术(美术类)
常州工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新能源汽车工程
常州工学院光电工程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常州工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常州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
常州工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
常州工学院赫特福德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智能制造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常州工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软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商务英语(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数字媒体艺术(美术类)(高校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11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30人(专任教师博士比达5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0余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教学名师”、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190余人次,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优秀教学团队7个。
类别名称
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文虎(2014年)、李江蛟(2016年)
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汤正华、黄海燕、王传金、潘金林、金卫东、杨建生、周焕卿等
(注:名单不全)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4个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
类别名称
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4个)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获批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9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建有3个行业联合创新实验室。累计建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30个。拥有2个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州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以及数控技术应用及装备、软件、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校内产学研一体化中心。拥有23个社科研究智库平台。
类别名称
省级实验室/公共服务平台(3个)江苏省高校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高校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中小企业新能源产业公共服务平台
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含共建)(12个)江苏省通用航空器关键部件智能循环制造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家居智能化电工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昊邦)汽车座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精密花辊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天华)光伏智能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展览展示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重型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效节能温控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智能化检测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微电机制造高效自动化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高铁制动系统核心部件绿色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液压冷拔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个)空天地信息感知与无人及应用研究
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个)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
市级重点实验室(9个)常州市特种加工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实验室、常州市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常州市数字艺术重点实验室、常州市软件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州市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研究实验室、常州市无人机智能感知技术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常州市废弃物分析测试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市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4个)常州市创新创业与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社会科学院数据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会、常州市中华成语研究院
行业创新平台(2个)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化工危废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联合创新实验室

科研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为题有书法体校名全称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佩戴的是红底白字,学生佩戴的是白底红字。

释义:常州工学院标识是由两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分别是中英文校名,内圆中间是一个呈“c”字样的立体水晶,右边的“1978”为建校年份。“c”既代表自身——常州工学院,也代表地区——常州,这与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愿景相呼应。三块水晶立柱的造型组合相交融,既代表着学校现有的三大学科领域:一是理工类,二是教育人文类,三是经济管理类;也有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喻意,展现常州工学院不仅惟学无际、精育英才,更注重培养学生树立道德、格物致知,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

校区情况

辽河路校区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辽河路666号。

巫山路校区(2024年6月停用)

该校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巫山路1号,2024年6月学校辽河路校区二期建成投入使用,巫山路校区学院全部搬入辽河路校区,原巫山路校区将由常州市政府改造后另作他用。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常州工学院现任领导
姓名职务
汤正华党委书记
张兵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传金党委副书记
金向红、苍玉权、刘春节、干方群、韩建刚党委常委、副院长
孙荣明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萍霞、邹一琴党委常委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3月,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常州工学院历任领导
校长任职时间党委书记任职时间
马树杉2000年03月-2009年01月卢进南2000年03月-2008年07月
李文虎2009年01月-2018年10月张力航2008年07月-2014年04月
————王建明2014年04月-2018年03月

校园环境

图书馆

该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阅览座位数2千多个。共设15个藏书阅览区,实行藏、借、阅、检、管一体化开放式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及管理工作通过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实行全流程管理。

校园环境

所获荣誉

时间名称
-江苏省文明校园
-江苏省节水型高校
-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
-江苏省文明单位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常州市文明校园标兵
-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
2021年12月9日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被列入“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公示名单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