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道医是以《道德经》中的道和黄帝内经为基本理论及阴阳五行学说为形神兼治手段。道医,不是道教。是道教长生不死思想的理论实践促动下,由教内宫观道士学者、教外道家学者以医弘教、以医传道、以医济世为手段而自然演化出的一支医学流派。它介人于道教之中的文化思想,又有别于道教之外。道医包括中医。道医突出以神学思想,讲究形神兼治。而传统中医学是平衡医学,讲究标本兼治。道医既谈道教,又谈中医,自成门派,又自成体系。道医具有形神兼治、传流不离道、认为道是探索宇宙本源、道有善变性、万变性、及具备多种综合技能的特点。
…更多「解读」介绍请查阅全文…
应用领域
1、学术特点
(1)医道同源
所谓医道同源,是指传统医学与道学均源自上古原始宗教人文关爱(即对人类生、老、病、死、苦的自觉关注关爱)的诉求。当是,伏羲画卦,肇启《易经》。而黄帝祖述《内经》,神农撰用《本草》,从此开创中华民族“三坟”之学。三坟之学既是中华民族道的本源,亦是传统医学的本源。其时,伏羲、黄帝、神农,不仅是中华民族先祖部落的首领,更是部落宗教团队的首领,他们以“观乎天文,以察时变”的雄心,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悲心,以至极伟大的人文关爱情怀,口传心授了三坟之学,虽然文字不直接出自他们,但心传与口授源自他们。这中间,《本草》以脏腑气血培补先天,《内经》以内景经络(隧道)直追先天《周易》则以“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身心统一的哲学旨趣,以上提下委之法,昭示了法则天地修养生命与觉悟生命的通途,摄持了医道同源的历史渊源。此外,伏羲依于天、地、人三才之道及五音入五脏之理,制作了古琴,既以古琴调情志,又以音乐助教化,并感应自然的萧声,襄助仙道的修炼。
…更多「应用领域」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