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东大信息学院公众号

东大信息学院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浙江
公众号ID:ddxxfy
公众号分类:资讯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东大信息学院”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属于资讯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信息学院团委学生会秉承“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合作型”的学生组织。及时了解学院动态,时刻关注学生生活,抢先获取便民资讯,一切精彩尽在@东大信息学…

开发/运营主体: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关于主体: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是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民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东大信息学院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东大信息学院百科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southeast university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是东南大学二级学院,为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是中国信息产业最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基地之一。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之前身为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其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的国立东南大学电机工程系。1962年,电真空器件专业从无线电工程系分出,单独成立了电子器件系(现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2006年,无线电工程系更名为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年4月,信息安全学科从学院分出,和相关学院组建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根据2021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本科专业1个,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涵盖4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专业学位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全院教职员工240人,其中专任教师203人,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500余人,博士研究生440余人,留学生20余人。

办学历史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原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23年国立东南大学建立的电机工程系。该系设有电机制造、荷电铁道、无线电三个组。

1928年,国立东南大学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1952年,以南京大学工学院为主体,并入了金陵大学和江南大学的工科系科,建立了南京工学院,并将电机工程系分设为电力工程系和电机工程系。电机工程系是无线电工程系的前身。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根据2021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全院教职员工240人,其中,专任教师203人,教授/研究员6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7人,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15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ieeefellow5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创新项目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7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国家青年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6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江苏省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跨世纪人才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0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23人、江苏省“333”人才20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7人、江苏省双创人才6人,崔铁军院士及其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2021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3个、国防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双创团队1个。。

合作交流

根据2021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东南大学—华为无线通信联合实验室、东南大学—华苏科技移动通信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联合研发中心12个,与中国电科电子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南京市中华中学、南京市宁海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共建“优质生源基地”。

文化传统

院徽

院徽共有上下组合、左右组合两款。较为具象的描绘出健雄院建筑形象,整体容易识别;饱满的视觉效果使得logo更显稳重;蓝色代表理性、科学、官方与权威。相比于其他颜色,蓝色更显稳重,适合于信息科学领域,而蓝色渐变更增加logo的层次感。上下组合最小使用范围为15mm,左右组合最小使用范围为25mm。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张在琛
院长王承祥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王婧菲
副院长蒋卫祥、蒋之浩、余超、安良、梁乐

知名校友

根据2021年5月学院官网信息显示,学院本科毕业生中有1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

类别名单
院士陈星弼、刘盛纲、张乃通、黄培康、李幼平、孙忠良、倪光南、韦钰、李德毅、黄如、吴柯、姚育东、王江舟、崔铁军、陈志宁、陈志璋、童文、陆军、李德毅、夏培肃、黄纬禄
学界陈章、何振亚、尤肖虎、洪伟、丁峙、李烨、刘陈、祝雷、高雨青、高西奇、邹采荣、章文勋
商界李正茂、赵大春、周全、施雪松

所获荣誉

2022年4月,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公众号主体介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东大信息学院是由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ongfang college),位于浙江省海宁市连杭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本科高校、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1999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是全省第一批被批准的八所民办二级学院之一。2001年10月,学校通过了省教育厅对二级学院的教学检查。2004年11月,被确认为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2007年2月,学校获颁办学许可证;3月,获颁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10年8月,学校整体搬迁至海宁市长安镇仰山路2号。2013年4月,浙江财经学院正式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同时更名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5年,获批浙江省首批十所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本科高校之一。2018年,学校通过独立学院规范设置省级验收。2020年,学校获批浙江省“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占地938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设置教学研究单位10个、行政教辅单位15个,有34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000余人,专任教师400余人,外聘教师150余人,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建有实验实训中心14个。截至2024年11月,学校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60·75万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学校纸质藏书129·2万册,中外文期刊997种,报纸61种。

历史沿革

1999年8月,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为民办二级学院;同年9月,学校招生。

2001年10月,学校通过浙江省教育厅对二级学院的教学检查。

2004年11月,学校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确认为浙江财经学院东方学院,为独立学院。

2005年1月,学校通过教育部对独立学院基本办学条件、招生情况和教学工作进行的专项检查。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置教学研究单位10个,开办本科专业34个。

院系专业
教学院部本科专业
金融与经贸学院金融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子商务、保险学
财税学院财政学、税收学、劳动与社会保障
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
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资产评估
信息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应用统计学、互联网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法政学院法学、社会工作、行政管理
文化传播与设计学院汉语言文学、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
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
体育部——
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参考资料: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外聘教师15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占比约32%,“双师双能型”师资占比约37%,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约占总数的98%。
师资力量
类别名单
全国模范教师黄董良
浙江省高校教学名师沃健、黄董良
浙江省行政立法专家库入选者邵培樟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海宁研究院、经济与信息化研究院、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社会法研究中心、公共经济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电子商务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区域金融与经济研究所、管理会计应用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
海宁研究院社会法研究中心电子商务与大数据应用研究所
经济与信息化研究院公共经济管理研究所区域金融与经济研究所
物流与供应链研究所区域经济与文化研究所管理会计应用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学校校徽为圆形构图,主要标识由蓝色所组成的图案构成,其中标识底图为浙江省地图剪影,标识上方标注学校英文名称“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dongfang college”,下方标注学校中文名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精神文化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申屠莉
院长童志锋
党委副书记胡国庭、汪风易
纪委书记方咏
副院长高贺、杨丽霞、张伟飚
学术副院长姚莉
参考资料:(数据截至2025年4月)

校园环境

景行湖

出自《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与仰山路之名相对。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比喻行为正大光明,经常“喻以崇高的品行”之意。后以“高山景行”比喻崇高的德行。

醉墨池

沿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老校区文华校区的池子名称,醉墨一词出自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於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中的“醉墨卷秋澜”。

书涧流

取自诗句“唯有书声杂涧流”——明胡奎 《顾况书台》,诗作写的是东山上顾况有关的古迹读书台。命名书涧流亦诗亦画亦韵,也有纪念海宁名人顾况的深意在其中。

日晶桥

取自北宋欧阳修《秋声赋》有云:其容清明,天高日晶。

慎思亭

校友情况

姓名简介
郑杰舟山市定海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二庭庭长
赵祺琪浙江天信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高贺浙江财经大学继续教育处副处长、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
施云鹏网络小说作家
沈超日本百川株式会社中国区部长
边江90后新锐悬疑作家
蒋经宇海邦沣华合伙人

所获荣誉

时间荣誉名称
2014年7月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2015年浙江省首批十所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本科高校之一
2019年2月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2020年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
2020年浙江省首批“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项目
2023年浙江省绿色学校(高等学校)
2024年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集体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