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属大庸县北镇乡;
1950年3月,撤乡并区,属夏庄坪区;
1956年8月,撤区并乡,属三坪乡;
1958年8月,属红星人民公社(不久属城郊人民公社);
1984年6月,改公社为乡,属白龙泉乡;
1985年5月,县改县级市,从白龙泉乡分出设置独立的大庸桥街道;
1998年10月,仍保持原行政区划不变。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大庸桥街道辖大庸桥、月亮岛、且住岗、热水坑、大栗坡共5个社区居民委员会,下设47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大庸桥街道下辖10个社区、1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西城区三角坪望城坡。
大庸桥社区 | 月亮岛社区 | 小河坎社区 | 郝坪村 | 宋家岗村 | 龚家垴村 | 青鱼潭村 |
热水坑社区 | 名流园社区 | 立功桥社区 | 板坪村 | 泗坪村 | 高铁新村 | 玉泉山村 |
且住岗社区 | 玉皇洞社区 | 沙堤新村 | 朝阳村 | 龙盘岗村 | 氽水溪村 | 金山村 |
大栗坡社区 | 枫香岗社区 | 沙田村 | 黄茅溪村 | 石牌村 | 大溶溪村 | /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大庸街道位于东经110°27’42·90"—110°28,43·91"北纬29°08'12·85〃一29°09‘12·96〃,地处张家界市城区西部,东与永定街道接壤,南与南庄坪街道隔澧水河相望,西抵尹家溪镇,北与沙堤乡交界。辖区东西最大距离3·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66千米,总面积11·33平方千米。大庸桥街道自然资源
2011年,大庸桥街道境内有耕地面积2709亩,人均0·09亩,林地面积7309亩。
人口
截至2010年末,大庸桥常住人口23774人。
2011年末,大庸桥街道辖区总人口275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600人,城镇化率45·8%。另有流动人口10700人。总人口中,男性15500人,占56·4%;女性12000人,占43·6%;14岁以下4126人,占15%;15—64岁15097人,占54·9%;65岁以上8277人,占30·62%o人口以土家族为主,达14500人,占52·73%;汉族5980人,占21·75%;其他7018人,占25·52%。2011年人口出生率7·14‰,人口死亡率1·63‰,人口自然增长率5·5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426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大庸桥街道财政总收入4789·84万元,比上年增长5·7%。完成税收1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5·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000元,比上年增长11%。农业
2011年,大庸桥街道农业总产值7401万元。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604·18吨,人均21·97千克,其中水稻240·9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柑桔、油料、蔬菜等,2011年柑桔种植1315亩,产量545吨;油料作物种植270亩,产量28·55吨,其中油菜14·18吨;蔬菜种植965亩,产量723·75吨,主要品种有白菜、萝卜、南瓜、冬瓜、四季豆。畜牧业以生猪、山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1000头,年末存栏5200头;山羊饲养量1000只,年末存栏200只;家禽饲养量25000羽,上市家禽20800羽。2011年生产肉类944·1吨,其中猪肉901·44吨,羊肉1·6吨,禽肉41·06吨。畜牧业总产值479·2万元,占农业总产量的35%。工业
大庸桥街道工业主要以小型加工、建筑材料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0·27亿元,比上年增长3%。工业企业实交税金66万元,比上年增长3%。拥有工业企业11家,职工1031人。商业
2011年,大庸桥街道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357万元,比上年增长7·5%·共有商业网点235个,从业人员3222人。金融业
2011年,大庸桥街道有金融机构1个,各项存款余额5156万元,同比增长29·9%;各项贷款余额912万元,同比增长31·2%。
社会事业
文体事业
2011年末,大庸桥街道有街道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3个,社区文化服务中心5个,图书室5个,藏书5万余册。有花灯、渔鼓、三棒鼓等民间艺术。
2011年末学校体育场地5个,居民小区和学校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
教育事业
2011年,大庸桥街道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1288人,专任教师62人;小学2所,在校生1886人,专任教师11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为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508·8万元,比上年增长14·3%。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31·5%,比上年增长11·2%。科技事业
2011年末,大庸桥街道有专业技术人员198人,实用技术人员201人,经营管理人员12人。医疗卫生
2011年末,大庸桥街道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卫生院1所;病床120张。专业卫生人员80人,其中执业医师15人,执业助理医师30人,注册护士35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300人次。2011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5个社区居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合)率91·5%。社会保障
2011年,大庸桥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5户,人数502人,支出113·31万元(包括一次性生活补贴、价格临时补贴、低保金),比上年增长18·6%,月人均188·1元,比上年增长19·8%城市医疗救助85人次,支出8·925万元。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63人次,支出49000元,比上年增长19%。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5户,人数167人,支出15·45万元(包括一次性生活补贴、价格临时补贴、低保金),比上年增长0·04%,月人均77·1元,比上年增长0·07%;农村五保分散供养8人,支出15000元,比上年增长0·9%;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人次,共支出650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临时救助17人次,支出20100元,比上年增长18%。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50人,紧急转移安置2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5亩,受损房屋20间,直接经济损失24·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41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55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新型农村养老保险2014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491人,60岁以上享受国家养老保险补贴908人,城镇居民医疗参保人数2070人。
历史文化
名称来历
大庸桥街道地名因境内有座“大庸桥”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