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学校。学校现有6个年级,37个教学班,1717名学生;在编教师76人,师生比25/1;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研究生4人,双学士学位3人。学校占地面积4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830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齐全,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要求。
办学思想
学校发展目标:培养有责任心、同理心和自信心的凤翔师生。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师资队伍素质高、教育质量优、学生全面发展、家长满意的素质教育现代学校。
办学理念:让每个孩子在爱的晴空下健康成长。
学校的愿景 :重思考的学校,好学习的公民。
校训:明德尚行,做最好的自己!
特色成果
构建完善凤文化
对学校现有“八境文化”(静、净、敬、竞、镜、晶、精、菁)育“三心学子”(责任心、同理心、自信心)进行完善和深化,形成了以凤文化为灵魂,以凤课程为纽带打造凤团队,培育凤学子的办学理念。
打造新型教育共同体
学校充分利用家长、社区、社会资源,推进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教育,逐步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合作伙伴型教育共同体。学校积极开展法治、消防、禁毒、交通、安监“五校长”的联动机制,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学校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成立了由家长代表、社会人士、律师、社区书记、教师代表组成的共进发展委员会,成立了由各班家长代表组成的家委会、“家长义工服务队。” 各年级召开家长会,参与“故事爸妈进课堂”达一百多人次,“经典背诵爸妈做考官”达四百人次,家长参与小舞台表演。
建构凤课程体系
学校依据四年发展规划,以建设凤文化为切入点,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国家基础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建构以“凤鸣+凤舞”的凤课程体系,编写《戏剧》《凤翔足球》《蚂蚁世界》《咸水歌》校本教材。
学校继续与凤城少年宫联合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开设爵士鼓、街舞霹雳、街舞嘻哈、爱尔兰风笛、书法、魔方、象棋、篮球、数学乐高、武术、戏剧、最强大脑(速记)、拉丁舞、创意美术等28类课程,不断丰富学生生活,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开展国学课题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韵流香,源远绵长。特别是《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经典名著,经过历史的沉淀,留下的都是一些熠熠生辉的珍珠,对人的成长,对修身养性,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通过让孩子们接受等经典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薰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童蒙养正”,在孩子的人生记忆黄金阶段,通过诵读中华文化经典,用代表中华民族基本精神的经典之说滋养孩子纯净的心灵,渐次熏染成性,形成健康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为未来修身立世打下深厚基础。
环境文化 彰显特色
“校园无空地,处处皆育人”,学校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管理,突出凤文化的氛围。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让教室成为体现学校和年级文化,学生表现自我、优化个性的场所。每班有显个性的班名、班级口号和班级目标,如“冰心班”“同心班”等;每班的班级公约和激励评分表张贴在班级最显眼的地方等;每学期美化班级内的杂物房和图书角;教室黑板报每月根据学校主题更换一次,做到图文并茂,并进行检查与评比。如今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在说话,走廊年级板报、大堂展板、楼梯、洗手间都张贴着学生作品和学生活动照片,尤其是每班教室外墙塑料袋,每个星期轮流张贴学生作品。
学校成绩
——2005年晋升为佛山市一级学校;
——2006年、2007年大良街道先进学校;
——2007年该校两名学生代表佛山市外来工子弟参加广东省首届儿童论坛,与雷于蓝副省长、各厅厅长精彩对话;
——2007年广东省督导室、佛山市督导室到该校考察,充分肯定该校办学成绩;
——2006年佛山市课题《人之初教育研究》、顺德区课题《富裕地区外来工子弟教育研究》成功立项;
——近两年,教师在国家省市区刊物发表文章20余篇,,教师荣获国家省市区级奖励共66项;
——学生在国家省市区级比赛捷报频传,获国家省市区级奖项61项;
——省市区多家媒体先后20多次报道了我们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
仅08学年第一学期,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本学年学校教育教学获得可喜成绩,教师论文获国家级一二等奖7篇,师生参加区、街道教学各类比赛获一二等奖16人次,其中学校语文、数学、音乐老师参加大良街道的教师基本功比赛全部均获一等奖。学校内部也开展了如火如荼的教学比学赶帮活动,在各类竞赛评比活动中超过50人次获得一等奖,学校田径队在竞争激烈的大良街道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上努力拼搏,荣获团体总分第八名的优异成绩。由于学校办学效益的迅速提高,再上台阶,学校再次被评为顺德区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