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主体介绍华南师范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是由华南师范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简称“华南师大”或“华师”,校本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始建于1933年,前身是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5年更名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教育学院,1938年独立办学,定名广东省立教育学院。1939年更名为广东省立文理学院。1950年更名为广东省文理学院。1951年,其与中山大学师范学院、私立华南联合大学教育系联合组建华南师范学院。1952—1953年间,岭南大学教育系、南方大学俄文系、海南师范学院、海南师范专科学校等调整并入华南师范学院,迁至广州石牌现址。1970年,学校改称为广东师范学院,1977年复名为华南师范学院,1982年定名为华南师范大学。1996年,该校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截至2025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有“三校区四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设4个学部、35个学院、9个研究院(中心),97个本科专业,3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50000余人。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华南师范大学办学史可溯源至1888年创建的格致书院、1905年创建的两广师范学堂和1921年创建的广州市立师范学校。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民族内忧外患、危机深重。国民政府搞学制改革,国内高师院校纷纷改为普通大学,独立高师教育濒临边缘化。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认识到,“新的国民,首在教育昌明;教育根基,首在师范教育”,于1931年毅然南下,1932年就任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校长,同时筹办勷勤大学师范学院。1933年8月,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改组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林砺儒担任院长。
建校之初,学校大学部仅设有文史学、数理化学、博物地理学3系,第一年正式入学的新生仅有75人 。1935年3月,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奉令更名为勷勤大学教育学院,林砺儒仍为院长,院址仍在永汉路(今北京路)粤秀书院前广州市立师范学校旧址。1936年9月,勷勤大学教育学院与工学院一起,同时迁入石榴岗新校址,并于10月5日上课。
抗战时期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设有4个学部、35个学院、9个研究院(中心),共有97个本科专业,覆盖13个学科门类。
华南师范大学院系专业一览表校区 | 学院 | 专业名称 |
---|
广州校区石牌校园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教育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特殊教育(师范) |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 美术学(师范)、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 |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 英语(师范)、英语、翻译、日语、俄语 |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金融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 |
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师范)、生物技术、生物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地理科学(师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 教育技术学(师范)、教育技术学、新闻学、传播学 |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 心理学(师范)、应用心理学、心理学基地班 |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 哲学、社会工作 |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历史学(师范) |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马克思主义理论 |
广州校区大学城校园 |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 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会计学、物流管理、财务管理 |
华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 | 物理学(师范) |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 化学(师范)、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材料化学 |
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音乐学(师范)、舞蹈学(师范)、音乐表演 |
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 | 法学 |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政治与行政学、行政管理、管理科学、公共事业管理 |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 体育教育(师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单招) |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 旅游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酒店管理 |
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佛山校区南海校园 | 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 |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中外联合培养) |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 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外联合培养)、财务管理(中外联合培养)、法学(中外联合培养) |
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 | 文化产业管理、网络与新媒体、网络与新媒体(中外联合培养) |
华南师范大学半导体科学与技术学院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华南师范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 |
华南师范大学阿伯丁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学院 | 人工智能(中外合作)、软件工程(中外合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中外合作) |
华南师范大学国际联合学院 | - |
汕尾校区滨海校园 | 华南师范大学材料与新能源学院 | 储能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科学教育(师范) |
华南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 |
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 小学教育(师范)(教师专项)、学前教育(师范)(教师专项) |
华南师范大学创意设计学院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华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 金融科技 |
华南师范大学行知书院 | - |
华南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 | 网络工程(师范,职教师资)、电子商务(职业教育师范)、英语(职业教育师范)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4年4月) |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有33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0个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其中物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等4个学科获评a类学科,其中心理学a+。14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5‰。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 物理学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4年3月) |
国家重点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 | 教育技术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光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培育)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3年3月) |
esi世界前1%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esi世界前1%学科 | 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数学、物理学、临床医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4年4月) |
esi世界前5‰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esi世界前5‰学科 | 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精神病学与心理学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4年4月) |
esi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esi学科 | 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物理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临床医学等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3年3月) |
广东省重点学科类别 | 级别 | 学科名称 |
---|
攀峰学科(6个) | 一级学科 | 数 学 |
物理学 |
教育学 |
心理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二级学科 | 植物学 |
优势学科(14个) | 一级学科 | 化 学 |
中国史 |
地理学 |
哲 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光学工程 |
世界史 |
政治学 |
生态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体育学 |
理论经济学 |
法 学 |
公共管理 |
特色学科(3个) | 二级学科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音乐学 |
美术教育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3年3月)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授权年份 |
---|
哲学 | 哲学 | 2011 |
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2015 |
法学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06 |
教育学 | 教育学 | 2003 |
心理学 | 2000 |
体育学 | 2006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2011 |
外国语言文学 | 2018 |
历史学 | 中国史 | 2011 |
世界史 | 2011 |
理学 | 数学 | 2011 |
物理学 | 2011 |
化学 | 2011 |
地理学 | 2011 |
生物学 | 2006 |
生态学 | 2011 |
工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18 |
软件工程 | 2018 |
管理学 | 公共管理学 | 2020 |
艺术学 | 艺术学 | 2023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4年3月)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授权年份 |
---|
哲学 | 哲学 | 2011 |
经济学 | 理论经济学 | 2006 |
应用经济学 | 2011 |
法学 | 法学 | 2011 |
政治学 | 2006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06 |
教育学 | 教育学 | 2003 |
心理学 | 2000 |
体育学 | 2006 |
文学 | 中国语言文学 | 2006 |
外国语言文学 | 2011 |
新闻传播学 | 2020 |
历史学 | 中国史 | 2011 |
世界史 | 2011 |
理学 | 数学 | 2006 |
物理学 | 2011 |
化学 | 2006 |
地理学 | 2006 |
生物学 | 2006 |
生态学 | 2011 |
工学 | 光学工程 | 2003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18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0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1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2011 |
软件工程 | 2011 |
农学 | 水产 | 2011 |
医学 | 药学 | 2020 |
管理学 | 工商管理学 | 2011 |
公共管理学 | 2011 |
信息资源管理 | 2011 |
艺术学 | 艺术学 | 2023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4年3月)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序号 | 流动站名称 | 设站时间 |
---|
1 | 生物学 | 1991年 |
2 | 教育学 | 2003年 |
3 | 心理学 | 2003年 |
4 | 理论经济学 | 2003年 |
5 | 体育学 | 2003年 |
6 | 中国语言文学 | 2007年 |
7 | 物理学 | 2007年 |
8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07年 |
9 | 数学 | 2009年 |
10 | 哲学 | 2009年 |
11 | 地理学 | 2009年 |
12 | 中国史 | 2009年 |
13 | 世界史 | 2012年 |
14 | 生态学 | 2012年 |
15 | 化学 | 2012年 |
16 | 应用经济学 | 2014年 |
17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2014年 |
18 | 软件工程 | 2019年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4年4月) |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有教职工5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00余人,正高级646人、副高级726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98人次、省级人才295人次。院士(含双聘和外籍)6人,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4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2人,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9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5人,广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7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5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人,省级劳动模范3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
院士姓名 | 院士类别 |
---|
刘颂豪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阿尔伯特·范登伯格 | 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
瑞德·库恩 | 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
苏尼·斯文伯格 | 瑞典皇家工程院、科学院院士 |
伯纳德·l·费林加 | 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
迪克·杨·波尔 | 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 |
教学名师(部分)类别 | 姓名 |
---|
国家教学名师 | 莫雷 |
省级教学名师 | 刘学兰、徐向龙、张松、林钰源、李玲、谢幼如、徐福荫、黄宽柔、李克东、徐颂军、吴先球、陈晓平、王海英、黄明喜、黄甫全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2年) |
教学建设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6月,该校拥有“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高能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隔膜材料与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科技类科研平台68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应用研究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基地等人文社科国家部委和省级科研平台56个,与清远、肇庆、番禺、梅州等地政府共建4个异地科研机构,获批3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与中国国内企业共建42个产学研基地。
科研团队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环境理论化学团队 | 顾凤龙 |
理论与计算化学科研团队 | 顾凤龙 |
(截至2022年) |
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类别 | 实验室名称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激光生命科学实验室、环境理论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脑认知与教育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光信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 |
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 激光生命科学重点实验室、植物发育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心理健康与认知科学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子功能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量子调控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光信息材料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昆虫发育生物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化学品污染与环境安全重点实验室、核物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
|
|
|
广东省工程实验室 | 广东省高能动力与储能电池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工程实验室 |
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 | 电致光电器件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光子信息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激光生命科学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生态与环境科学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化学储能与发电技术广东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 |
|
|
|
|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0年4月) |
重点科研基地基地类别 | 科研基地名称 |
---|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绿色光电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
“111计划”引智基地 | 光信息创新引智基地 |
教育部示范基地 | 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发平台示范基地-基于网络环境的高性能共享计算平台 |
广东省国际合作基地 | 广东省红外反射液晶高分子材料与器件国际合作基地 |
广东省普通高校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 广东高校激光加工技术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广东高校储能与动力电池产学研结合示范(暨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广东高校高分子新型材料产学研结合示范(暨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 |
资料来源:华南师范大学(截至2020年4月) |
研究成果
…更多「学术研究」介绍请查阅全文…
校园文化
华南师范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徽志由三个“人”字徽标组成,寓意“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方为建校年份“1933”,学位帽前端为学校中文名称,下方绶带为学校英文名称。徽章为题有学校中文名称的长方形证章,学生徽章为白底红字,教职工徽章为红底白字。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6月,华南师范大学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
广州校区
石牌校园
华南师范大学石牌校园,是华南师范大学本部,位于广州天河五山科教区,截至2023年11月,占地面积1268·52亩,有教育科学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3个教学科研机构,36个本科专业,118个硕士专业,66个博士专业;在校生18809人,其中本科生10662人,硕士生7092人,博士生1055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华南师范大学现任领导职 务 | 姓 名 |
---|
党委书记 | 王恒胤 |
校长 | 杨中民 |
党委副书记 | 杨中民、钟成材、王岩、陈晓方 |
副校长 | 刘剑文、阳成伟、潘文庆、王春超 |
纪委书记 | 钟成材 |
领导信息截至2025年7月 |
历任领导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历任领导职 务 | 姓 名 | 简 介 |
---|
创校人 | 林砺儒 | 1933年参与筹办勷勤大学,并任教务长、师范学院院长 |
院 长 | 何杰 | 解放战争时期接任广东省立文理学院院长一职 |
院 长 | 罗香林 | - |
院 长 | 何爵三 | - |
院 长 | 杜国庠 | 1952年6月担任华南师范学院首任院长 |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 | 管林 | - |
华南师范大学校长 | 刘颂豪 | - |
校 长 | 陈唯实 | - |
校 长 | 王燕士 | - |
校 长 | 马肖云 | - |
截至2025年6月 |
校友情况
校友姓名 | 简介 |
---|
刘颂豪 | 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 |
殷文演 | 海南省军区政治部宣保处干事 |
翁齐浩 |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 |
陈开枝 | 原广州市副市长 |
侯建雄 | 广东世能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
邢诒川 | 海南现代科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
李文莉 | 泰国馆集团有限公司、中泰教育交流中心创始人 |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时间 | 荣誉名称 |
---|
2004年5月 | 广州市2003年无偿献血先进集体 |
2017年11月 | 高校后勤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
2017年12月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先进工作单位 |
2018年1月 | 广东省首届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典型 |
2018年3月 | 2017年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
2020年3月 | 2019年广东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 |
2021年12月 | 广东省2021度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 |
2022年2月 | 广东省绿色学校 |
2022年5月 | 2021年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 |
2023年6月 | 入选首批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名单 |
2025年5月 | 2022—2023年度广州市无偿献血和临床用血先进单位 |
(截至2025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