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公众号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广东
公众号ID:gdcmm2006
公众号分类:公益
关于公众号: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属于公益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直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

开发/运营主体: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关于主体: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直属综合类中医药学专题国家二级博物馆。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由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内。馆舍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附属室外药用植物园区面积达5·5万平方米,设有医史馆、 中药馆、 针灸馆、养生馆、 岭南医学馆、 岭南中药馆、 广州中医药大学校史馆和“中药水晶宫 ”岭南中草药液浸标本展区8个主题展馆(展区),是综合类中医药学专题国家二级博物馆。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馆。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2006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原“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物馆”基础上,正式成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正处级单位)。2008年,正式成立为独立法人,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内设机构变更为直属机构(正处级公益一类)。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的5931件文物收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药标本20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截至2022年底,馆有藏品数量8514件/套,年度观众总数为6577人。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等30余项基地称号。

历史沿革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前身为广州中医药大学于1956年建设的中药标本室、药圃及1996年建设的医馆。

2001年,整合为“中国传统医药文化博物馆”,原址于广州市机场路1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内。

2006年7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在原“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物馆”基础上,正式成立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正处级单位)。馆址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迁至大学城区博物馆大楼,建筑及展览面积大大增加。

场馆布局

综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舍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附属室外药用植物园区面积达5·5万平方米。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大楼1楼架空;2楼设临展展厅、办公区、服务区等;3楼设中国医学史展厅、广东中医药发展成就展厅、岭南医学展厅等;4楼设中药展厅、中成药展厅、岭南药材模拟生态区等;5楼设针灸养生展厅、科普园地、校史展厅及储藏室等。广东中医药博物馆

基本陈列

建筑特色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与大学正门、中心广场形成校区中轴线,外观立面设计采用岭南民居风格,平面布置为工字型,中间6层,两边翼楼为5层。

馆藏文物

综述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馆藏文物万余件,5931件文物收入国家文物数据库,中药标本2000多种、1万多瓶(份),室外药圃栽种中草药2200多种。

藏品来源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以收藏中医药文物、珍稀中药标本,突出岭南中医药文化为馆藏特色。馆藏医史文物主要来自广东籍著名医史专家宋大仁先生的毕生收藏捐赠其他人士捐赠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年搜集积累;中药标本主要源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历年收集采购和校友、社会各界捐赠。

文化活动

学术研究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有专业技术人员12名,其中研究员/教授1名,副研究员2名,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5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学位3人,学士学位1人。博物馆专业技术人员以馆藏资料为依托,开展了多项中医药文化研究课题,近3年来承担省市及部委的科研课题9项(共47万研究经费),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主编、参编、出版学术专著、从书8部。

所获荣誉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为中国首座中医药综合类国家二级博物馆,并先后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广东省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广州市科学技术普及基地、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示范点、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分基地、广州市科普经典游推荐景点、广州滨海金游廊示范景区、广佛肇同城旅游一卡通观光站、广东省首批国民旅游休闲示范单位,2010年广州地区首届"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基地"、2009—2010年度"十佳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30余项基地称号。

机构设置

单位性质:事业单位。

经费来源:经费主要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的拨款;省、市政府及省、市科技厅(局)下拨的建设和科研经费;社会资助等。

机构设置:办公室、展品部、科普宣教部、学术部。

人员编制、组成:现有科普专职工作人员16名,其中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6人;拥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8人。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位于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外环东路23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内。

交通指引

乘公交车大学城1、3线直达广中医站(大学城2线,86路直达广中医总站),或搭乘地铁4号线或7号线进入大学城,再转乘公交车到达广中医。自驾:南沙港快速路或官洲隧道大学城出口,至外环东路广州中医药大学。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