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民国12年(1923年)秋,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青年教师钟衍林等人在府城创办私立琼海中学,当年招收新生四个班共200多人,借用府城东门苏泉书院斋舍上课。
民国13年(1924年),学校搬迁至府城西门外大路街五贤祠为课室,并在府城西门外农家土地创建新校舍。
民国19年(1930年),学校设立附属小学。
…更多「历史沿革」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据2025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美伦校区占地面积350亩,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有教学班125个,在读学生5834人。师资力量
据2025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专任教师447人,其中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3名、特级教师19名、正高级教师16名、海南省省级骨干教师21名、海南省省级学科带头人11名、获得高级任职资质的教师200名,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称号多人。
…更多「办学条件」介绍请查阅全文…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截至2024年7月,近三年,学校学生在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共获一等奖17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其中获“科协主席奖”5项、入围国赛13项;在学科奥赛中,获国家银牌1项、国家铜牌49项、省一等奖260项。
学科竞赛
2022年6月,学校学生在第八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海南赛区)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同年8月,学校学生在第21届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cgmo)中,获金牌1人、银牌1人、铜牌2人;10月,学校学生在第39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海南赛区)比赛中,获一等奖29人;11月,学校学生在第34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1人。2023年1月,学校学生在第38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铜牌4人;同年4月,学校学生在2023年海南省中学生“水火箭”竞赛活动中,获一等奖4项;8月,学校学生在第35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同月,学校学生在第40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23)(决赛)中,获铜牌1人;同月,学校学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9月,学校学生在第40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海南赛区)中,获一等奖25人、二等奖47人、三等奖37人;11月,学校学生在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创新创业大赛(海南赛区)中,获金奖2项、铜奖1项、优秀奖1项。
…更多「办学成果」介绍请查阅全文…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3月,学校于2012年设立海南中学国际部,并于2013年取得剑桥国际考试中心资格,2021年取得act考试中心资格。2017年学校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系学校网络。据2025年4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于2017年接管三亚实验中学,并将其更名为海南中学三亚学校,2021年与定安中学缔结为友好学校,挂牌海南中学·定安中学友好学校,2022年白沙黎族自治县白沙中学以委托管理的方式交给海南中学进行教育教学管理,并逐步形成“一校两区两翼”的一体化集团办学模式,此外,学校还与海南省教育厅、澄迈县人民政府合作举办海南中学澄迈附属小学;学校与香港迦密圣道中学、东方市琼西中学、澳门教业中学等学校结为姊妹学校,是国防科技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的优质生源基地,海军大连潜艇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优秀生源基地。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图案的主体是学校标志性建筑校门,是学校从建国初期留存到2013年的两所老建筑之一,该校门建于1933年,保存完好。校徽设计成圆形,“圆”在中华文化传统中有“圆满”“和合”之象征。外沿加了一圈“海南省海南中学”的英文名称,以体现海中对外办学交流理念。校徽上的1923·9·21代表着海南中学的诞生日是1923年9月21日。校徽上的海南中学四个字是中国书法家商承祚先生书写。
精神文化
…更多「文化传统」介绍请查阅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