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关东学刊公众号

关东学刊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吉林长春市
公众号ID:gh_8c7216a1b9dd
公众号分类:历史
关于公众号:

“关东学刊”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长春工业大学,属于历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关东学刊》是由长春工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学术期刊。《关东学刊》本着既彰显东北历史文化特色,又关注人文社科研究前沿的宗旨,开放办刊,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学术稿件,努力把刊物打造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

开发/运营主体:长春工业大学

关于主体:长春工业大学是中国吉林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关东学刊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关东学刊百科

《关东学刊》杂志创刊于2016年,是由吉林省教育厅主管、长春工业大学主办的面向全中国公开发行的人文社科期刊。

据2020年6月《关东学刊》官网显示,《关东学刊》编辑部有主编1人,副主编1人,编辑5人,学术顾问7人,编委36人。

据2020年6月20日中国知网显示,《关东学刊》出版文献787篇,总被下载58534次、总被引231次。据2020年6月20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关东学刊》载文量为744篇、基金论文量为232篇,被引量为148次、下载量为4387次。

历史沿革

1980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创刊。

1988年,《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刊期为双月刊。

2016年,《关东学刊》创刊(原《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与《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进行合并重组,并经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更名),刊期为月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报道内容

该刊刊发贴近研究前沿问题、重大现实理论问题、热点难点问题以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中问题的论文报告。

主要栏目

《关东学刊》主要设有学术视野、学者庄园、人文研究、社科探索、艺术评论、考据探微、学林述往、随笔散论、关东文史、乡土关东、关东旧影、学术书评等栏目。

人员编制

办刊成果

收录情况

《关东学刊》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收录。

出版发行

《关东学刊》的《学术视野》《名家讲坛》《学者庄园》等主要栏目,在学术话题的选择或是在作者群体的构成上,发表了来自全中国及中国海外高校学者的文章。同时,《关东学刊》常设《关东文史》栏目,刊发了《末代皇帝溥仪〈我的前半生〉成书始末》《乡邦·地域·国家——清代吉林文学现象研究省思与展望》等一系列研究东北地域性历史、文学、文化的学术文章。每期的封二、封三上常设《漫画关东》《吟咏关东》栏目,刊发东北主题的书法、绘画作品,以书画的形式呈现东北的地方生活、历史和文化特色。

文化传统

办刊理念

学术品位

策划有学术眼光的栏目,刊发有思想含量的文章。

办刊定位

立足东北、面向全中国、放眼世界。

办刊宗旨

展示社科研究创新成果,构建优质学术交流平台。以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己任。

投稿须知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主编谢小萌
副主编战弋

社会评价

一份由地方高校学报转型而来的学刊,能够吸引众多的学术名家为其撰稿,并在短时间内引起人文社科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充分肯定,与其办刊思路、学术定位、栏目策划等各方面的努力有着密切关系。(中国期刊年鉴杂志社常务副社长、主编段艳文)

公众号主体介绍长春工业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关东学刊是由长春工业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长春工业大学(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cut),简称“长春工大”,坐落于吉林省长春市。学校由吉林省人民政府举办,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轻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南湖、北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5·2万平方米;设有15个学院,56个本科专业,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4个,现有在籍学生24627人,现有教职工1642人。

历史沿革

长春汽车工业学校

1952年4月,在东北工业基地建设背景下,长春汽车技术训练班成立,郭力兼职校长。1952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将学校命名为长春汽车技术学校。

1953年 9月招收第四期学生,分车、钳、铣、刨、锻压和铸造 6个工种,于 1955 年 11 月毕业。12月,长春汽车工业学校更名为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长春汽车制造学校。

长春工业专科学校 吉林理工学院时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5月,长春工业大学设有15个学院,在招56个本科专业。

学院及专业一览表
学院名称所设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智能材料与结构
材料物理
金属材料工程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智能制造工程
工业设计
工业工程
车辆工程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
测控技术与仪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
信息安全
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会计学
工商管理
电子商务
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涂料工程
环境工程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化学
材料化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生物工程
数学与统计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经济统计学
统计学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外国语学院 英语
俄语
翻译
日语
艺术设计学院 动画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新闻与传播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
广播电视编导
广告学
数字媒体技术
数字媒体艺术
马克思主义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参考文献

学科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5月,长春工业大学有国家级科研平台3个,国家级(科技部)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4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机构(部分收录)
级别科研平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先进结构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成树脂与特种纤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省级理工科科研平台吉林省智能制造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高等学校先进结构材料及加工成型技术高端科技创新平台
吉林省微纳与超精密制造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长白山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
机械加工智能测控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吉林省汽车零部件生产与质检装备产业公共技术研究中心
吉林省高校控制工程重点实验室吉林省高性能制造及检测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数据服务产业公共技术研究中心轨道交通先进材料加工及应用吉林省重点实验室
吉林省高分子材料中试中心吉林省工业节能技术与装备省级工程实验室
吉林省碳纤维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智能机器人与视觉测控技术工程实验室
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合成树脂与化学纤维科技创新中心
先进高分子功能膜材料重点实验室吉林省石化资源与生物质综合利用工程实验室
复合材料精密加工与检测实验室吉林省智能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应用研发中心
高性能强韧化工程材料实验室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材料成型与微纳粉体工程研究中心轨道客车车体先进制造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吉林省生产过程自动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d视觉引导智能分拣及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吉林省工业节能科技创新中心汽车零部件及其材料加工与检测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吉林省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决策重点实验室功能凝胶材料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凝胶材料与创新制备技术重点实验室高效分离过程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吉林省碳纤维产业创新中心双碳与新能源吉林省校企联合技术创新实验室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5月,长春工业大学是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吉林省“两所五校”成果转化基金试点单位。长春工业大学近五年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项,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及国家艺术基金16项。科研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吉林省专利金奖2项。
理工学科科技奖励(部分)
序号奖励名称年度成果名称团队负责人奖励级别获奖等级
1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高性能金属难加工材料切削机理与工艺应用研究郝兆朋省部级二等奖
2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生物、环境检测材料体系的构筑杨旭东省部级二等奖
3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面向节能目标的电动汽车轨迹优化与分层控制技术及应用张袅娜省部级二等奖
4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微型汽车行驶稳定性能提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崔高健省部级二等奖
5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轨道客车走行部可靠性与安全性研究及应用程超省部级二等奖
6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压电微位移驱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何丽鹏省部级三等奖
7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汽车塑料燃油箱耐火性能试验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李占国省部级三等奖
8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1复杂数据的自适应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秦喜文省部级三等奖
9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可重构机械臂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智能控制方法董博省部级二等奖
10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环境友好凝胶材料及其在柔性传感监测领域的应用贾菲省部级二等奖
11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非线性优化理论与最优控制方法研究孙中波省部级三等奖
12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云制造环境下可制造性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胡艳娟省部级三等奖
13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高性能橡塑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关键技术开发孙树林省部级二等奖
14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亚微米级聚合物水性抗氧剂制备技术及应用刘伯军省部级二等奖
15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汽车零部件冲压柔性自动线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王庆来省部级三等奖
16吉林省科学技术奖2022新型高性能、低噪声功率变换器开发与应用陈楠省部级三等奖
参考资料
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部分)
序号奖励名称获奖日期成果名称第一完成人获奖级别获奖等级
1第十四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3-04-01研究生导师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对策李元省级奖三等奖
2第十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3-01-31研究生导师做好立德树人工作的有效对策李元地市级三等奖
3第十三届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2-01-01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日韩的比较研究高春兰省级奖三等奖
4第九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12-31中西方“家文化”差异下的家庭社会工作实践路径探析陶宇地市级三等奖
5第九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12-31精微剖析马克思“自由个性”思想的概念内涵--从马克思关于‘自由个性’的五处文本直述展开孟婷地市级三等奖
6第九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12-31老年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中日韩的比较研究高春兰地市级三等奖
7第九届长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0-12-31产学研协调创新隐性知识共享机制胡刃锋地市级三等奖
参考资料

学术资源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长春工业大学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两部分。徽志是双圆相套的圆形徽标,中间图案源于学校英文缩写“ccut”,上方是“1952”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外环上方是校名英译大写,下方是学校中文校名。徽章是师生员工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校名

校区情况

截至2025年5月,学校有南湖、北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5·2万平方米。

南湖校区

该校区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湖西街道宽平大路社区延安大街2055号。包含学院有机电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等教学单位。

北湖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陈权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明耀
党委副书记李东玲、吴成章、赵明家(兼)
副校长林洁琼、金光勇、胡刃锋、赵洲洋、陈厚(挂职)
纪委书记、纪检监察组组长赵明家
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

历任领导

历届党组织书记
党组织名称姓名任职时间
中共长春汽车技术训练班总支委员会魏琪(兼)1952·9—1952·10
中共长春汽车技术学校总支委员会魏琪(兼)1952·10—1953·5
中共长春汽车工业学校总支委员会魏琪(兼)1953·5—1953·11
宋英民1953·11—1954·11
中共长春汽车制造学校总支委员会宋英民1954·11—1958·8
中共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委员会牟政(兼)、宋英民(主持工作)1959·1—1959·10
中共吉林理工学院委员会宋英民(主持工作)1961·8—1962·8
中共吉林工学院委员会吕东圃(兼)1962·8—1963·8
吕东圃(兼)1963·8—1965·2
靳锡九1965·2—1970·8
1970·8—1978·10 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
徐志谦(主持工作)1979·2—1979·6
徐志谦1979·6—1983·12
李鸣岐1983·12—1985·7
张国学1985·7—1989·7
高远志(主持工作)1989·7—1990·5
杜立政1990·5—2002·1
陈海英2002·1—2002·3
中共长春工业大学委员会陈海英2002·3—2005·7
董玉辉2005·7—2013·7
万春明2013·7—2019·3
王忠2019·3—2021·7
孙长智2021·9-
参考资料
历任校(院)长
校名姓名任职时间
长春汽车技术训练班郭力(兼)1952·4—1952·10
长春汽车技术学校宋敏之(兼)1952·10—1953·5
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宋敏之(兼)1953·5—1953·12
长春汽车制造学校宋敏之(兼)1953·12—1954·8
李仲祥(兼)1954·8—1955·8
牟政(兼)1955·8—1958·8
长春工业专科学院牟政、吕明、蒋建荣(主持工作)1958·12—1961·8
吉林理工学院牟政(主持工作)1961·8—1962·8
吉林工学院黎靖
郭常夫
何克
肖宗智
1970·8—1978·10 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
徐志谦、樊万清(主持工作)1978·10—1981·2
王雒文1981·2—1983·12
刘云旭1983·12—1992·10
程士瑛1992·10—1995·12
杜立政(兼)1995·12—2000·8
张德江2000·8—2002·3
长春工业大学张德江2002·3—2014·4
张会轩2014·4—2021·9
张明耀2021·9—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部分)
时间奖项名称
--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曾连续两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
学校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党组织标兵”“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
2009年学校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1年学校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
2012年学校党委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称号
2020年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
2023年长春工业大学获批第十一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
2025年入选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名单
资料来源:

校园环境

长春工业大学校园环境优雅。

校门,宏伟大气。

教研环境,优雅。智慧互动研讨室、微格教室、录播教室和现代化的教研环境,给热爱科研、学习的师生

提供更完善的条件。

标准化运动场,主要有羽毛球馆、篮球场、室内健身馆等,满足师生对运动的所有要求。

校友情况

知名校友一览表(部分)
姓名职务/荣誉
李成日广州梦都美集团董事长
朱延生吉林省科英激光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玮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李丰茂东北亚铁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大勇吉林省白城市委副书记、市长
梁彦君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副盟长
高志国吉林省长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
蔡延斌原长春市政协秘书长
王立军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安全副总监兼质量安全环保部主任(正局级)
刘振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石化分公司研究院合成橡胶研发中心二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先后荣获吉林市劳动模范、中石油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
赵永吉原公安部副部长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