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布局
综述
广州博物馆以镇海楼为主楼,旧址总建筑面积7600平方米,镇海楼总建筑面积4386平方米。广州博物馆展馆展区
广州博物馆经过不断发展,现除镇海楼展区外,同时仲元楼展区、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三个分展区 。
镇海楼展区
镇海楼展区位于风景秀丽的越秀公园,馆址为广州名楼镇海楼及其周边建筑群。镇海楼曾名望海楼,因楼高五层,俗称“五层楼”。它始建于明代洪武十三年(1380年),时守将朱亮祖为拓展城区,合宋代三城为一,修城墙横跨城北越秀山,并在最高处建此城楼。登楼眺望,羊城景色尽收眼底。数百年来,诗人墨客咏叹之篇不绝。清以来一直为“羊城八景”之一。
本展区镇海楼内长设有基本陈列《城标·城史》展览,展览分为六大部分。观众进入镇海楼,拾级而上,悠久、深厚的古代广州城市历史在眼前逐层展开: 一楼为序厅,主要展现广州城市变迁及人文精神。 二楼展示先秦至两汉的相关历史。三楼展示三国两晋至宋元的相关历史。 四楼展示明清时期的广州。五楼展示近现代的相关历史。
仲元楼展区
仲元楼展区位于镇海路东侧,展区主体建筑仲元图书馆,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将领邓仲元而建。建筑采用中西结合装饰风格,1929年奠基,次年建成。1957年广州美术馆建成,以该仲元图书馆为馆址,现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展区有两个专题展览:分别是《海贸遗珍——18-20世纪初广州外销艺术品》和《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仲元楼展出的是《海贸遗珍》展,该展向大家展示了18世纪清代中期至20世纪初,广州外销的牙雕、刺绣、丝织、广彩、外销瓷、外销画等传统的工艺品,再现了清代广州口岸对外贸易的盛况历史。自然科学馆展出的是《地球历史与生命演化》展,该展采用陨石、矿物和化石三大类罕见珍贵的实物形象地展现了地球的形成发展及生命诞生演化的全过程。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展区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位于广州市广园中路34号。馆址三元古庙原是一座北帝庙,建有山门、香亭、正殿、两廊和偏间,占地面积约1025平方米,建筑面积446平方米,青砖石脚,硬山顶,灰塑博古屋脊上饰以琉璃鳌鱼宝珠,前廊及庙内四壁上绘有“伏生传经”等壁画和图案花纹。
150年前,鸦片战争的炮火打破了三元里村宁静的乡村生活 。面对进村骚扰的英国侵略军,村民愤起反击,打死打伤若干英兵后,到三元古庙,商议抗英对策,以三元里为中心, 联络附近103乡, 随后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牛栏岗之役。从此,这座建于清初顺治年间的小庙名扬中外。现馆内陈列为《广州人民三元里抗英斗争史迹展》展览。
三·二九起义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展区
基本陈列
广州美术馆设有基本陈列3个,位于镇海楼展区和美术馆展区。1986年,以主办、承办、合办的方式举办了专题陈列。镇海楼东侧建有专题陈列厅,建筑面积约518平方米。镇海楼展区展示广州历代碑刻的碑廊和明末至清末广州地区铸造及购买的城防铁炮和洋炮。美术馆展区展示自晋至清历代名家书法刻帖及《海山仙馆藏真》《尺素遗芬》刻石的碑廊。
《广州历史陈列》:位于镇海楼展区,是中国地方博物馆中最早举办的地方历史陈列之一。该陈列始于1959年,经过调整趋于完善。通过文物史料,利用现代声、光、电、影等手段,展现了广州的历史文化、对外交通贸易、革命斗争历程以及改革开放的重大成就。该展览展品约600件/套。
《海贸遗珍》:位于美术馆展区,展出藏品约740件/套。展示了清代广州外销艺术品,如牙雕、刺绣、丝织、陶瓷、绘画等,再现了清代广州口岸对外贸易的盛况。
专题陈列
《中瑞陶瓷贸易遗珍》:2006年7月,为配合瑞典“哥德堡号”仿古船访穗,与瑞典驻广州总领事馆合办该陈列,展示了从“哥德堡号”沉船出水瓷器、哥德堡海事博物馆、瑞典西方古董公司及瑞典私人藏品中遴选出的99件/套陶瓷珍品。
《瀚海驼铃——甘肃绿洲文明展》:2007年4月30日,与甘肃省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出逾百件甘肃出土的历代文物。
《科学发展和谐广州——广州市民新生活图片展》:2007年10月,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广州博物馆选出近百张反映十六大以来广州城市面貌、经济建设、科技文化、市民生活的图片资料,用与举办该展,该展分为“家园新姿”、“和谐生活”、“多彩文化”、“憧憬未来”4个部分。
《歌舞升平——丝绸之路上的乐舞文物特展》:2010年8月,展览将世界上三条古老的丝绸之路上的部分文物汇聚在东方大港——广州,展出了丝路上的乐舞文物。其中有国宝级精品文物,诸如北周磨金银壶,是参加“九艺节”的特邀展品,绿釉浮雕扁壶、色北朝彩绘木版画奏乐图、北魏和盛唐彩陶乐舞组俑、元代高浮雕童子击鼓石像、岭南古琴、民族乐器,以及外销画等等,其中明代广东石湾窑整鱼是本次“九艺节”吉祥物“鳌鳌”的设计创作蓝本。
《德化之美——馆藏明清德化白瓷展》2022年3月2日,由广州博物馆主办的“德化之美——馆藏明清德化白瓷展”在镇海楼展区专题展厅正式开幕。
广州博物馆馆藏明清时期德化白瓷近300件,本次展览从中精选134件(套),分妙手生花·佛教塑像、博雅好古·陈设器用、茗香酒酣·饮食器皿、怡情翰墨·文房雅意四个部分,展现德化白瓷庄重恬静的独特魅力、极简主义美学和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生活掠影,呈现德化瓷匠成功塑造享誉世界的东方艺术珍品的勤劳与智慧。
本内容最后更新于2025年7月2日(截止时间),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