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贵州大学公众号

贵州大学

平台属性:微信公众号
所属地区:贵州
公众号ID:gzuniversity
公众号分类:教育 - 学校
关于公众号:

“贵州大学”微信公众号的责任主体为贵州大学,属于教育类型;公众号主要(内容/服务)是讲好贵大故事,传播贵大好声音。

开发/运营主体:贵州大学

关于主体:贵州大学是中国贵州省公办高校。

最后更新:2025-7-5 关于更新时间TIPS:“更新时间”是指本页信息来源的截止时间,包括公众号的图片/文字介绍、公众号所属企事业单位的介绍等。
我要反馈:不良内容举报 » 公众号纠错(有误/注销)»
贵州大学公众号二维码公众号二维码,扫一扫马上关注

公众号主体介绍贵州大学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贵州大学是由贵州大学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贵州大学(guizhou university),简称“贵大(gzu)”,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作共建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5年9月,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2年9月,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2016年,被列为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11月,学校获首届“全国文明校园”;2018年,学校成为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

截至2025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4645·83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有40个学院,招生专业10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00余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740人;在校研究生17000余人。

历史沿革

清朝时期

1902年,在贵山书院(创建于1735年)的基础上,贵州巡抚邓华熙在奏章中正式奏请设立贵州大学堂,邓华熙任命候补道尹嘉诏为监督,聘请周恭寿、廖杭等为教习。1904年,贵州巡抚曹鸿勋将贵州大学堂改为贵州高等学堂。

1905年,学校分两批派出20名学生赴日留学,由学堂教习周恭寿带队。这些被寄予着美好期望的学生,归国后为学校的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成为早期办学的骨干力量;同年,贵州高等学堂改名为“贵州高等学堂预备科”。

1906年,贵州巡抚岑春又将该校改名为简易师范学堂,1年毕业,办了3期,第一学期毕业生中有邹国影、殷亮轩等人。1909年,改名为贵州官立矿业中学堂。

民国时期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5年3月,学校设有40个学院;学校招生本科专业106个。

贵州大学院系及专业名称
学院专业
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日语、翻译、商务英语、缅甸语
贵州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
贵州大学传媒学院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哲学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历史学
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学
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工程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农林经济管理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城市管理、土地资源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旅游管理、旅游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贵州大学物理学院物理学
贵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
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示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保密技术、网络工程(已停招)、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已停招)、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已停招)
贵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乡规划、建筑学
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
贵州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以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贵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道路工程、基础与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行星科学
贵州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方向和功能材料方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冶金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园艺、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贵州大学烟草学院烟草
贵州大学茶学院茶学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安全工程、测绘工程
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医学、动物科学、草业科学
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酿酒工程
贵州大学林学院林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森林保护
贵州大学药学院药学、制药工程
贵州大学医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贵州大学阳明学院
贵州大学音乐学院音乐表演、音乐学、表演、戏剧影视导演、舞蹈表演
贵州大学美术学院绘画、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休闲体育
贵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贵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贵州大学人民武装学院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专业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学科建设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11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10个;esi全球前1%学科9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
贵州大学重点学科
学科类型学科名称
国家重点学科农药学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
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植物保护
大数据科学与技术学科群
生态学
农林经济管理
生物学
化学
法学
林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区域一流建设学科土木工程
应用经济学
物理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冶金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公共管理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民族学
农药学
土木工程
畜牧学
材料学
矿业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物理学
食品、酿酒科学与工程
森林培育
地质学
生物工程学
机械工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
数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生物学
冶金工程
理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农林经济管理
省级重点学科化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造林学
采矿工程
基础数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结构工程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作物遗传育种
农业经济管理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汉语言文字学
化学工艺
材料学
果树学
理论物理
企业管理
民族学
农药学
作物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公共管理
哲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态学
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类别名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植物保护、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林学、地质学、数学、化学、畜牧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2个) 哲学、法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软件工程、作物学、植物保护、畜牧学、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 资源与环境、社会工作、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0个)法学、数学、化学、地质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哲学、植物保护、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应用经济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物理学、生态学、冶金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畜牧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林学、兽医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草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园艺学、政治学、药学、工商管理、社会学、城乡规划学、艺术学、设计学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农业、工商管理、法律、兽医、公共管理、社会工作、翻译、金融体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统计、新闻与传播、林业、工程管理、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风景园林、博物馆、音乐、戏剧与影视、美术与书法、设计、文物

师资力量

截至2025年3月,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8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61·77%。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顶尖人才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领军人才4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拔尖人才3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3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联系专家93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师资队伍
类别名单
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克俭、宋宝安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周少奇
国家级领军人才李建军、马建峰、周傲英、杨增明、洪名勇、杨松、陈卓、郝格非、池永贵、臧连生、赵全志、杨富裕、张柯、吴剑
国家级青年人才金道超、王一波、丁贵杰、王锦荣、李圣坤、李虎、金智超、田有亮、李向阳、杨达、伍星星
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宋宝安、李建军、向淑文、冷传莉、庄勇、谭德兴、秦礼康、张文娥、陈祥、韦小丽、金颖若、唐延林、崔海洋、张立云、刘敏、谢泉、林倩、张富贵、刘仁祥、郅军锐、吕世明、代应贵、洪名勇、尹健、冉龙彪
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宋宝安、李军旗、王锦荣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宋宝安、杨松、杨茂发、陈祥盛、洪名勇、李少波、江阳、陈卓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王锦荣
参考资料:(注:仅展示部分)

教学建设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5年3月,学校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1个,省级科研平台85个。

2022年,教育部公布了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其中包括以贵州大学宋宝安为带头人的农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
科研平台
级别科研平台
全国重点实验室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训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生物资源综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与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喀斯特地区优势矿产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西南药食两用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喀斯特山区植物资源利用与分子育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植物病理学科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国家级“111”引智基地高效低风险农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大学省部共建公共大数据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西南药用生物资源工程研究中心
半导体功率器件可靠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山地植物资源保护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高原山地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结构工程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精细化工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高性能计算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发酵工程与生物制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生化工程中心
贵州省农业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制造业信息化生产力促进中心
贵州省材料技术创新基地
贵州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cad应用工程技术中心
贵州省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微纳电子与软件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博弈、决策与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大环化学与超分子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药用植物繁育与种植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电力系统智能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生物质化学利用工程实验室
贵州省智能控制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省烟草品质研究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激光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贵州山地农业病虫害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材料结构与强度重点实验室
贵州省企业技术中心
省级人文社科基地中华传统文化和贵州地域文化研究中心
人口社会法制研究中心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与应用研究中心
喀斯特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中国西部能力研究中心
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贵州省先进材料与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贵州省节能建筑与钢结构协同创新中心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校徽

1· 标识将贵州大学的简称“贵大”两个字组合在一起,体现了现代感、融合感和贵大的特色;2· “贵大”两个字运用了篆书的表现形式,体现了贵州大学的历史积淀; 3· 标志包含的专用字体、英文以及“1902”的数字传递了贵州大学信息;4· 图形整体感强,醒目、易记。

校旗
校旗为长方形旗帜,长宽比例为3:2,红底黄字,旗面中央印有“贵州大学”校名标识。

精神文化

校区情况

截至2020年9月,贵州大学有西校区、东校区、南校区三个校区;截至2024年5月,学校占地面积4637·61亩,另有教学实验农场1181·26亩。

东校区

该校区位于贵州市花溪区,设有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等二级学院。

南校区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杨未
党委副书记、校长宋宝安
党委副书记 张洁、彭洁
纪委书记唐本文
副校长张大林、陈祥盛、 吴攀、李飞、 王锦荣、王旭、陈艳波、潘煜
党委常委杨未、宋宝安、张洁、唐本文、张大林、陈祥盛、吴攀、李飞、王锦荣、陈艳波
截至2025年7月,参考资料:

校园环境

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南校区(原贵州农学院校区)“校长办公楼”等六处近现代建筑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

校长办公室

“校长办公楼”(原南校区医务室),建于1941年,国立贵州大学首任校长曾在此办公。

抗战林

抗战林为占地约50亩的松林绿地,是抗战时期国立贵州大学师生集体种植,其中多处抗战遗迹。

七女坟

校友情况

知名校友
类别姓名职务
院士徐采栋著名冶金物理化学家、有色冶金专家,中科院院士,原贵州大学校长
肖序常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周卫健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会士
宋宝安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农药学专家,“农药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
郝小江中国科学院院士,天然产物化学与资源学家,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张克勤中国科学院院士,云南大学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原贵州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
殷跃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灾害研究分会主任、中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
学界石亚军中国政法大学党委书记 贵州大学哲学系毕业
陈祖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所长 贵州大学历史系毕业
蔡曙山清华大学认知科学基地主任、心理与认知科学中心主任,国际符号研究会理事、国际符号交际学院院士 贵州大学哲学系毕业
姜澄清贵州大学图书馆原馆长、中文系教授
党政军界雍文涛原国家林业部部长、党组书记,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28年7月至1929年4月在贵州大学专修科学习
王正福贵州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1965年至1969年在贵州农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学习
陈世炬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中央文明办副主任(正部长级)贵州大学哲学系毕业
叶小文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第一副院长(正部长级),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贵州大学哲学系79届毕业
辛维光 云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1977年至1980年在贵州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学习
龙永图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主席
段敦厚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 哲学系82届毕业
龙超云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1978年至1982年,在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黄伟贵州省遵义市委副书记,遵义市人民政府党组书记、市长;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2009届毕业
杜富国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一级上士,2022年“八一勋章”获得者;贵州大学成人教育行政管理专业2022届毕业
工商界袁仁国茅台集团董事长 原贵州工学院工业企业管理专修科毕业
鲁石世纪中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原贵州工学院土建系毕业
司法界蒋庆因公牺牲的“全国模范法官” 贵州大学法律系毕业
文艺界何士光作家 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
余未人诗人 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
宁静著名影视演员 原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表演系毕业
聂远著名影视演员 原贵州艺术高等专科学校戏剧系毕业

所获荣誉

日期荣誉名称
2017年11月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2021年1月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
2022年10月贵州大学申报的“国家云贵高原特色作物种质资源圃(贵阳)”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圃

©wxnum.cn 公众号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