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资源学报百科
《果树资源学报》前身为1980年6月创刊的《山西果树》,2020年1月正式更名。该刊现由山西农业大学主管,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主办,聚焦果树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栽培技术创新及病虫害防治等领域。设有研究论文、经验技术、果业专论等核心栏目,被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十余个权威数据库收录。
历史沿革
期刊前身《山西果树》于1980年6月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创办,2020年1月经主管部门批准更名为《果树资源学报》。2022年后主管单位调整为山西农业大学,主办单位同步变更为该校果树研究所。
栏目设置
研究论文:刊登果树基因组学、种质资源评价等基础研究成果,例如2025年03期发表的梨野生种质花粉形态观察报告
经验技术:聚焦栽培管理实践,如阳光玫瑰葡萄栽培技术优化方案
果业专论: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包含2023年01期澳洲坚果种业发展研究
引选育种:报道新品种选育进展,2024年01期收录库尔勒香梨坐果率调控研究
学术影响
截至2025年,期刊累计发表文献963篇,总被引1617次。2025年03期数据显示影响因子达到0·67,收录范围覆盖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龙源、超星等数据库。2020年更名后,年平均下载量突破1·1万次。
出版运营
期刊采用双月出版模式,单月10日定期发行。2025年定价体系为全年订阅价160元(纸质版),同步提供1980年创刊至今的数字化全文回溯服务。2025年单期载文量保持在9篇左右,全年发文规模约54篇。
投稿规范
要求来稿查重率低于15%,研究性文章字数建议6000字左右。采用在线投稿系统处理稿件,审稿周期为2-3个月。2025年数据显示,录用的文章需缴纳版面费,审稿周期为2-3个月,录用通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
技术传播
期刊构建"纸质+数字"立体传播体系,2025年在中国知网平台实现单篇论文独立展示与数据分析。通过官方网站提供开放获取服务,2025年03期论文包含苹果病毒病防控技术可视化图表。2023年起新增果树育苗技术短视频解读模块。
公众号主体介绍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介绍
企事业单位信息来自互联网,当前信息最后更新时间截止于2025年7月。
果树资源学报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开发/运营的微信公众号。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是全国土地面积最大的果树科研机构,也是山西省的省级果树专业科研机构。
1958年10月,改建为山西省果树科学研究所;1975年,正式更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2019年,更名为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据2024年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拥有在职职工279人,其中科技人员168人,有高级职称59名、中级职称86名;下设9个研究室,16支科研创新团队,5个科技服务中心。
历史沿革
1956年4月,山西省果树试验场由原山西省农业厅筹备。
1958年10月,改建为山西省果树科学研究所,隶属山西省农业建设厅领导。
1959年2月,因山西省科研机构调整归口,更名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太谷果树研究所,后名称和隶属关系几经变化。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据2024年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拥有在职职工279人,其中科技人员168人,有高级职称59名、中级职称86名。拥有博士15名、硕士7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国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2名,国家产业体系试验站站长4名;山西省学术带头人2名;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4名,青年优秀人才1名。4个团队被授予“工人先锋号”。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据2024年1月研究所官网数据,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自建所60年来,先后审(认)定、鉴定各类科研成果160多项,获奖成果120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农业部、教育部科技进步奖10项、省科技进步奖85项。审(认)定、鉴定果树新品种111个,矮化砧木系列6个;示范推广各类果树新品种、新技术200多万亩,创经济效益20多亿元;编著出版了各类学术著作47部;在中国国内外和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2245篇。
在研项目课题名称 | 课题来源 |
---|
制汁葡萄品种农艺性状与加工性能研究 | 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重点科研资助项目 |
红枣酿酒品种的筛选及低醇枣酒酿造工艺优化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方面一般项目) |
榛子有机旱作提质增效栽培关键技术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方面一般项目) |
‘玉露香’梨树下蚯蚓养殖技术及对果园土壤、树体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方面一般项目) |
晋南优势水果有机旱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 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 |
发明专利专利名称 | 专利类型 | 专利号 |
---|
一株具有铬耐受和cr(ⅵ)去除能力的菌株及其在原位修复中轻度铬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 发明专利 | cn109182178b |
一种高效降解自毒物质对羟基苯甲酸的细菌及其应用 | 发明专利 | cn108753641b |
一种提高果树挂果率的栽培装置及其方法 | 发明专利 | cn108966704b |
一种柿子大苗栽培基质、基质的制备方法及基质制备装置 | 发明专利 | cn109076922b |
学术刊物
…更多「科研成就」介绍请查阅全文…
人才培养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农业部和山西省农业厅认定的11个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之一,是“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山西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山西省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培训基地、首批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主要培训平台。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拥有培训中心一处,占地5600m2,自2009年开始承担省、市、县各类培训任务以来,采取课堂讲授与研讨交流相结合,实践教学与基地参观学习相配合等方式,共计培训来自山西省67个市、县的农业从业人员9000余人,其中各县基层农技术推广人员6000余人,大学生村官、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场主3000余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山西农业大学果树研究所所徽核心部分包括苹果、葡萄藤,电子运动模型,山西农业大学中文名、时间构成。苹果和葡萄为研究所的优势果品;1958年代表着改建为山西省果树科学研究所的时间;电子运动模型代表着农科院追求科学的治学态度;葡萄藤下为土地。
现任领导
职务 | 名单 |
---|
党委书记、所长 | 赵旗峰 |
党委副书记 | 吕英忠 |
副所长 | 李全、王勇、杨凯 |